APP下载

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17-12-21尤海佩

神州·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学院文学课程

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分成三类:学术型高等教育、专业型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型高等教育。①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独立学院以民营机制运作为基础,在推动高校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对学生的质量进行了补缺。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由于和传统院校先天上的关系纽带,普遍存在学生培养定位不明确、培养方式落后刻板、专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这些弊端在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对于中国高等院校文学专业独立学院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一系列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加强学生对现代汉语言文学的掌握和运用,增进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化的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现代文化品位和现代审美情趣,训练学生分析、鉴赏、评论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现代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

和传统本科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传统教学与研究模式有所不同,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所具备的最独特的特质就是其“当代性”和“实用性”。从内容上讲,这种未定论的“当代性”特质是针对其研究对象的无限开放性和在场性而言的,研究的当下性与参与性,是当代文学无明确时间下限的学科属性,也应该是“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的基本教学原则之一。从教学形式上来讲,这种“当代性”特质也需要院系在研究方法和授课方法上与时俱进,巧妙融合当代的多媒体技术与全方位展示方法来体现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当代性和现代化。从学生的培养上讲,独立学院的生源特点和设置理念决定了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因此,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与传统的本科院校有着区分,并要致力于“当代性”“实用性”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相对较少的课时量

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需融会贯通各类学术精华,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课时的不断缩减使得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实际授课课时不足以详细讲述繁杂的文学史内容。而在这种尴尬的情况下,应试就成了大部分老师和学生追求的目标。目前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大多把课堂内容与各种考试和评测挂钩,为了弥补整体授课时长的不足。课堂中只有教师的讲解,缺乏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老师一般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机械式地介绍作家生平思想、作品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等几个板块,这其实是剥离了文学感性的空洞言辞,会造成文学想象力和感悟性缺失,难以企及文学审美的境界。学生则习惯了在老师的指挥棒下完成一切学习任务,过于依赖教师,缺乏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教学内容过于局限

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来说,系统全面的整合写作背景和创作目的是学习作品的关键,而古典文學、外国文学等等课程都与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存在或多或少的关系。如果学生学习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就会造成知识面狭窄,学习目标模糊,难以理解文学的真意等问题。

由于目前大学的学术评价机制的局限性,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都较为疲软,创新性不足。本来应该是陶冶情操的文学教育变成刻板的知识记忆,不仅学生欣赏作品难以达到心灵的契合,就连任教老师也逐渐丧失了感受文学审美的意识。真正的文学感悟是需要博取中文各学科的知识甚至历史、地理、宗教、科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营养的,而目前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内容设置过于狭隘,只集中在应试基础上的那几门入门级科目,显得枯燥又局限。确实,如果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无法彰显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特性和美感,那又何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呢?

3.教学形式过于死板

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还是教学方法较陈旧,多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授课中往往只有教师的讲解,教师告知式讲授,学生接受式学习。另外,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教育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浸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然而,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设置中大部分都缺失了阅读互动的部分,虽然有些独立学院会为学生提供书单,但书目列表往往冗长乏味,缺乏可读性。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流行,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或兴趣去仔细阅读整本的经典著作,造成的结果是教师和学生难以达成默契。教师只不过是一个知识的传声筒,学生也只是获取文学资料而已,决非真正参透了文学的内涵和领悟了文学的奥妙。

再次,缺乏互动性的课堂也极大地限制了课堂效果和学术氛围,老师们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只能是填鸭式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固定的上课内容无法给予更多的新鲜素材和研究热情;对于学生来讲,枯燥的学术理论知识没有办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钻研兴趣。

4.人才类型过于单一

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作岗位的激烈竞争,传统的文学院校已经不再是学生单纯追求学术的象牙塔。由于传统院校的课程设置过于死板教条,学生培养又多注重科研学术而非实践应用,因此传统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毕业生经常面临着尴尬的就业形势,就业之后也往往会陷入用非所学的困境。而独立学院自办学之初就依靠母体院校的师资,参照其教学模式,很多独立学院都套用甚至照搬了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而缺乏对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定位的理性思考。

因此,根据目前社会对独立大学的期望与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与学生的就业需求,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该关注市场动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科学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彰显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人才培养的本位与特色。

二.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新设想endprint

1.打破原有教学常规,丰富课程内容

目前,我们的学生集中在90后这个群体上,学生整体比较活泼,思辨,自由。而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设置应该改变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与教学模式单一、滞后的缺陷,有效对接正在发展的文学生态、体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特质。

在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设置上,“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讲授内容往往按照文学史的分期,将中国现当代文学划分为政治一体化年代的文学和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文学两部分。总的来说对新时期文学的讲解基本是以20世纪八九年代为主的。这与文学在新世纪日新月异的新发展与学术界在此领域中的丰沛研究成果并不相平衡,比如目前流行的新世纪文学、网络文学等的内容,在大部分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都被置于选修课或者边边角角的位置,没有列入大纲或者考试内容中去。这和我们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目的是极其不匹配的。

因此,我们应该将网络文学和青春文学纳入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实践中来。据《中国文化报》报道,自2000年以来,我国图书市场年产值500亿元左右,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约占5亿元市场份额,且每年以5%的幅度增长已成为文学类畅销书的主流。而这一新兴文学代表性作家郭敬明的一系列数据更是值得我们的重视:“据统计,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过100万,是中国最畅销纯文学期刊的10倍”②;“2008—2009年度中国出版机构另一本老牌文学期刊《人民文学》位列第七”③;《小时代》、《爵迹》更是连续多年在文学类图书中畅销。

在此情形下,独立学院应该重视这种新兴文学对于90后学生群体的吸引力,并利用这种特殊的吸引力来调动学生在课堂和学术中的积极性,鼓励老师和学生们对新兴的文学形式进行研究和教授。因此,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应该以精品课程建设和教改实验项目为依托,大胆改革教学计划,增设青春文学和网络文学的教学内容,既活跃学生的思想和课堂,又可以让老师在课题研究中获益。

2.新媒体环境下授课方式的创新和多元化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手机、电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各种媒体平台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公众所熟知。新媒体的出现渗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教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通过现代多媒体、信息网络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知道下掌握相关的知识技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国外成熟的独立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课程模式是:文字教材自学+网络教学+网络答疑+必要的面授辅导+小组合作学习+作业练习+课程考核。通过国外成熟的独立学院的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课程模式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将课堂与网络媒体平台相结合,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将教学要求内容以及评测等事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网络进行传送和播放。在笔者研究生时代就读的香港城市大学,汉语言文学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设置就依托新媒体,将课程内容和课程大纲利用App软件blackboard上传至公共账号,文图声像并茂,包括课程导学、学习目的、学习方法、课程内容全程教学、作业讲评、期末复习等,每学期还会针对不同学习者、考核要求,录制新的导学和考核指导等。

因此,为了解决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我们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成熟的独立学院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学需顺应时代的潮流,将课堂与新兴媒介相接轨。利用新兴媒体丰富授课内容、拓展学生视野,传统的课堂都是照本宣科,在讲到某一位现当代作家的时候,教师往往遵循着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的传统教学模式,如此机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变的死气沉沉,教师的满堂灌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新兴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前,老师利用网络查找相关的教学信息,通过剪辑、编排制成声光色一体的多媒体课件。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例如,在讲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放一段《天龙八部》的片段,然后让同学们通过多媒体了解金庸的生平、创作以及金庸的作品。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同学们花很少的时间了解了金庸。学生利用有限的課堂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堂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能够有效缓和师生关系。

另外,针对每周新的研讨话题,教授会发起不同小组的课程讨论环节,在每个小组的思想碰撞中讨论出不同话题的可能性,这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样化和创新化有效进行契合,在头脑风暴和观点碰撞的过程中点燃了师生的学术热情和学术氛围。

3.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要旨在体现学生们在就业市场的“应用型”特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另外,根据目前行业的要求和发展,尤其是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学科间的交叉更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就业适应能力和发展竞争能力,以适应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相比于传统学院,独立学院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更扎实的基础训练,从而表现出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并且具有构建理论知识进行创新和应用的能力,而非完全局限在僵化的理论框架内。

要想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独立学院应该有勇气适时对专业进行调整,全面收集社会信息,做好人才需求预测。避免像传统院校那样,专业设置太过一成不变,亦或一窝蜂地追随社会热门专业,从而导致人才技能的落后以及供过于求,毕业生的就业将成难题。

最后,要把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位置进行设置与安排,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格。独立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该合理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习、实验、社会调查、毕业论文(设计)、课堂讨论和习题课等实践环节课程,根据需要适当增设应用性,操作性强的新型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目标的不同,安排学生到政府或公司宣传部门、报社、广告公司,甚至是网络文学社进行实践。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职业目标,又可以检测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

注释:

①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7.

②《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 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771 18/12161093.html.

③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www.gjart.cn/htm/viewnews55619.html.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敏,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67.

[2]张焕庭.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87.

[3]温儒敏.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如何适应时代变革[J].北京大学学报,2003,(5):20.

[4]青春文学杂志:市场热捧难掩价值观缺失[N].中国 文化报,2011-04-21.

[5]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76-78.

[6]《最小说》每期发行量超100万,消费主义神话[EB/OL].http://culture.people.com.cn/GB/22226/71855/77118/12161093.html.

[7]2009年度“中国文学期刊十强”《最小说》赢了《收获》[EB/OL].http://www.gjart.cn/htm/viewnews55619.html.

[8]徐绪卿.教学服务型大学:民办高等学校的新定位[J].中国高教研究,2011(10):59-62.

[9]陈新民.教学服务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的重要发展趋势[J].教育发展研 究,2011(17):29-33.

[10]杨小明.独立学院互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现代大学教育,2003.

作者简介:尤海佩(1988.11)男,江苏,河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院文学课程
初等教育学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需要文学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学院掠影
我与文学三十年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