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2017-12-21柏艳

神州·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感课文语言

柏艳

培养学生语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一,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吕叔湘先生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语感是以语言习得为基础经长期的语言学习而形成的一种对语言的全方位的感受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语感训练。

一、加强阅读教学的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主体

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并不等同于语感。前者是知识,后者是能力,中间需要一个转化的环节。一个能把一篇文章背的滚瓜烂熟的人未必能理解语言。每一部具体的作品都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就像世上不存在没有形貌的人一样,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章。丰富的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越来越熟练,使语言教育变得具体。同时语感能力的培养也防止了一种偏向,即将阅读教学课上成讲解、说明课,过分强调知识因素而忽略了言语材料的的本身。语文知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来学习语言,体会语感。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到自觉地学习,也就谈不到语感能力的培养。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与英雄交谈……从而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恶丑的憎恨,悟道人生的真谛,插上理想的翅膀,获取奋斗的力量。阅读是语感的应用和体现,没有阅读也就谈不上语感,学生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读,犹如蜜蜂采蜜。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

三、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可以深化学生语感能力

良好的语感能力得之于良好的思维品质,良好的思维品质就是思考能力。有思考能力的人才是真正力量无穷的人。学生阶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养成优良的思维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思维品质存在不少缺陷:不善于全面看问题,以偏概全;不善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浅尝辄止;不善于联系地看问题,孤立思考;不善于创造性地分析问题,生搬硬套。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深化语感能力层次的必由之路,从具体课文的语言本质特征和基本要素入手,努力将自己精湛的思维品质在语感能力中加以变现和运用,这样就会逐渐感受语言在各种环境中的不同意境,并最终自如地甚至创造性地驾驭形形色色的各种语言,使语感能力达到一个新的层次。

我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具體叙述:

1、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能力,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

(1)增加读的机会

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把“以读为本”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地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的读书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又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

(2)丰富读的形式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情感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2、揣摩推敲,析中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章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章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练敏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的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引导想象培养语感,语文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培养语感。

(3)品尝中训练,体验语句的情感。应该说,语感的训练方式、手段很多,语感的培养室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叶圣陶先生说过;“训练语感,就是要通过训练自己能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接近作者的旨趣”的确,语感的培养需要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诵读时入情入景,才能逐步培养良好的语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感课文语言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
我有我语言
语言与言语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