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挫折教育的策略研究
2017-12-21吴玲
吴玲
【摘 要】挫折教育是指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的心理的教育。这类不良情感、情绪导致幼儿行为的偏差,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以王某的行为表现为例,通过相应的策略进行教育干预和疏导。
【关键词】挫折教育;策略研究
什么是挫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挫折是指个体从事有目地的活动时,障碍或干扰使其目地不能实现、需求欲望不能满足时的消极心理状态。挫折教育是指进行克服个体需求未满足时消极的心理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地在于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决心、信心、恒心,增强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应变力、克服力,培养其完善人格。挫折教育的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刻意行为。它需要学校、家庭共同关注。根据幼儿的心理特征及个性特征制定相应的策略,提高孩子抗挫折能力。本文以王某的行为表现为例,通过相应的策略进行教育干预和疏导。
一、营造环境,训练耐挫力
幼儿的活动范围有限,教师利用自然情景进行挫折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情景和机会,让幼儿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1.营造轻松、温馨、关爱的心理环境
针对幼儿自理能力弱,我在班里开展了自理能力比赛。在操作区投放带有绳子的鞋垫,让幼儿练习系鞋带,木珠和筷子练习使用筷子,在娃娃家投放大小不同的衣服:有抠纽扣、有拉链、有套衫,让幼儿练习穿、折衣服。开始时他站着旁观,看小朋友们玩的开心,他终于走进操作区拿了一个鞋样,我及时对他翘起大拇指,并指导他系鞋带。根据幼儿平时的表现,我设置了一份表格让幼儿选择,我会什么,不会什么,每个幼儿选择平时不够好有难度的项目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培养孩子直面自己的弱点。另一方面跟同水平的孩子在一起练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王某在游戏中学会使用筷子、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等。看这是他比赛夹珠子的情景。经过这次比赛我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
再如跳绳,男孩子比女孩学的慢,女孩子能连跳,男孩有的能跳一下,有的连绳子也甩不过头顶,男孩子练习兴趣明显低于女孩子。特别是王某,每天拿着绳子不敢到操场练习。针对这一情况,在班里进行大讨论,小组讨论后得出一对一互帮互学,自己找朋友两两结对,同伴主动找王某并教他练习。王某在同伴的帮助下三天学会跳绳,而且越跳越好,每分钟能跳165个呢。这样的方法即提高孩子们练习热情又克服怕困难的心理。孩子们都轻松学会,既锻炼孩子的意志又增进合作,还体会成功。
2.尊重幼儿、开放区域,保证足够的游戏时间
班级的区域活动是孩子盼望,根据孩子们的需要设有表演区、美工区、谈话区、科学去、阅览区、还有小超市。区域里设有进区的有求和人数,区域的规则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的。尊重幼儿,让他们自由选择。保证足够的时间尽情游戏。
在美工区让幼儿为小鸟造个家,在材料投放上,我始终坚持由简到难的原则。先投放花篮、松针、纸布头等,孩子们很轻松造好小鸟的家,把它挂在树枝上,王某也很快做好一个。孩子们还在讨论鸟窝的材料,他们觉得应给用不同的材料为小鸟造家,可以让鸟窝又漂亮又牢固。第二天在区域投放纸盒、木板、胶水、锤子、钉子等。孩子们一看到新材料都有自己的想法,王某也一样,他选了一个纸盒进行制作,先拿了一张白纸,画了一个鸟窝,然后对这个纸盒进行一星期改造,在不停的画、剪、粘贴过程中终于完成。当他拿着鸟窝站在讲台边介绍自己的杰作时,孩子们为他欢呼。他那红扑扑的小脸上充满自信和成功感。
二、在家父母进行有效疏导
著名教育家福绿贝尔说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所以家长对幼儿挫折能力培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1.适度期望,营造积极的家庭氛围
适度的期望会对孩子产生奇妙的罗森塔尔效应,有利于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促进孩子朝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但期望过高,就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现在孩子受挫能力普遍较差,他们害怕失败,这与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是有关系的。就拿王某的参加县幼儿小制作比赛来说,那天王某哭着走出赛场时他的爸爸对他破口大骂:哭什么哭?老子的脸都让你丢进啦!如果爸爸采取另外一种做法:轻轻地做过去,摸摸孩子的头,说你已经努力,能参加到县里比赛,已经很了不起。下次我们再来。效果一定会更好的。
2.不断鼓励孩子,帮孩子平衡心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该多注意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心理承受力。例如孩子在家帮你洗碗,洗碗水弄得到处都是,碗没有洗干净,大人自己还要洗碗加拖地,但你对孩子还是要伸出大拇指,轻轻地告诉他注意一些洗碗的细节。你保护孩子的劳动积极性,又让孩子掌握洗碗的技巧。如果你的孩子在小区里玩,与小朋友发生矛盾,结果小朋友不愿跟他好时。也就是孩子在交往失败,你可以说:“来,他不和你玩也没关系,我们可以想个更好的办法,玩的更开心。”我们应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去努力改善现实,帮孩子平衡心理使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经过一年的努力,王某小朋友已经是一个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孩子。遇到比赛活动时,有时会赢,有时会输,他都会坦然面对,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大哭。现在王某已经是小学生了,他经常跟我联系,告诉我他的学习情况。
通过对王某的研究,个人的几点心得体会:
1.个体的受挫感的表现和成因是多样的,本个案仅限于大班孩子好强、父母重视教育类孩子的教育干预。实践证明,游戏疗法、强化法和角色扮演法对纠正孩子心理问题是一付很好的调节剂,但对其他类型的孩子如孩子能力弱,父母教育技能缺乏或不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教育的干预需要另案研究。
2.科学有效的教育,需家园共同努力。成人的态度、教育要求必须一致。孩子的问题很多都可以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操之过急,适度的“忽视”其不良行为,及时奖励他们的良好行为,用好批評和表扬,帮助幼儿形成自我调节能力和基本的规则意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