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于丹效应看创建高效课堂

2017-12-21张婧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百家讲坛教学风格文化底蕴

张婧

百家讲坛的名家我最佩服者便是于丹。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讲《论语》,一时红遍大江南北,粉丝遍布。其语犀利舒畅,其意深厚绵醇,令四座动容而同感,虽课毕且余味悠远。于丹凭借其醇厚素养创造了影响斐然的授课艺术!由此我得到的最大启发便是怎样构建和谐和高效的课堂。

一、广博深厚的文化积累

广博深厚的文化积累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的基础。当我们看站在“百家讲坛”前的于丹,她用那闪烁着智慧的眼神和抑扬顿挫、珠圆玉润的语言以及张弛有度、挥洒自如的手势诠释她的见解的时候,我们几乎没有谁不佩服她的文化底蕴。她用情境再现的方式,用口语化的表达方法,化难为易,深入浅出,把千古圣贤思想的精髓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观众;化枯燥为鲜活,将佶屈聱牙的《论语》变得理趣交融,使观众喜闻乐听。可见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课堂高效的根本。

师者,所以传道解惑者也!这就是要求教师就必须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了丰厚的文化底蕴,课堂教学才能驾轻就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至于照本宣科、捉襟见肘;教育学生才能晓之以理、動之以情诙谐幽默、启迪心智;课堂语言才能饱含深情、形象生动、优美动听,出现循循善诱、娓娓动听、回味无穷的美学效应。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岁寒三友”单元《墨竹图题诗》时,为了深化中国百姓对竹子的独特情感,我谈到了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再到春秋时期的介子推背着老母隐居竹山,因不肯为官被晋文公烧山致死而留下“寒食节”;最后谈到连观世音菩萨身后也是一片紫竹林。这些内容紧紧地吸引了孩子,更重要的是升华了学生们对竹子的认识和情感。

二、强烈鲜明的教学风格

于丹讲论语,不是简单解析原意,而是在解释原意的基础上,融合并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些见解能贴切现实,与时俱进,由此让听众从中获取新意,获取符合当今社会发展中一些规律一些警示,从而达到共鸣。这不仅是有丰厚文化底蕴所能达到的效果,这是教学风格或者说是教学艺术。其目的是通过运用自己所学所知,抓住每一个听众的心神,让他们随着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维去感受去体会由此引出的自己或鲜明或独特的见解。

就像所有的事物一样,教育是需要不断的改革来促进发展,从洋思经验到杜郎口教学模式,再到韩兴娥课内海量阅读等等。都无非是怎么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的兴趣。而要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对别处的教学经验的盲从,而是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多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琢磨名师的课堂,博采众长。更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创造性地教学,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上公开课就有自己鲜明的特点:抓住关键词,逐步深入理解课文。执教《毽子里的铜钱》时抓住(黑漆漆)的手、(笑呵呵)地说、(亮晶晶)的铜钱、(香喷喷)的烤山薯、(空落落)的心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卖山薯老人的不易和“我”对老人的情感;执教《荷塘旧事》时,紧紧围绕( )的荷塘和( )的旧事让学生很快理清课文条理,感受了荷塘的光彩、形状、色彩之美和旧事的印象之深,也明白了“景美人更美”。

三、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于丹讲课,为了表述自己的见解,她旁征博引,灵活穿插,妙趣天成,最后水到渠成,让听众认可和共鸣自己的观点。而达到这种效果,是必须精心构思教授的每一环节,在每一个时间每一阶段举什么例子表述什么意思都能做到收发自如,运筹帷幄,掌大局兼顾小节,引导听众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观点直到最后产生共鸣。

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我们也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使用不同的方法。如:教学郑振铎《劳动的开端》一课时,因为学生对当时社会认识不够,教师就要讲解时代背景促使学生感受劳动的艰难,再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认识劳动的意义;教学方纪的《三峡之秋》一课时,初读课文,学生就能感受到课文的描写顺序,余下的就是一遍遍美美的诵读,来感受三峡之秋令人叹为观止的美。这时无需太多的讲解,所有的讲解也不能替代孩子的体验。教课不是简单移植某一种的方法,而必须有自己的特质和技巧。要考虑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更要注重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体现,注重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和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他们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这样的课堂才会有生成,才会有真正的师生互动,有效的、成功的课堂教学才可能会产生。

四、掌控全局的组织能力

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进步,展现班级的整体实力,才是课堂高效的最好证明。所以即便有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灵活的授课技巧,并不能说明所教班级的学生都能达到那种共同进步的效果。所以我们看于丹的授课,不是一上来就高谈阔论,讲授晦涩难懂的见解,而是先简后繁,让在座的各位都能逐步深入逐渐渗透。最终得到大家的认可,完全是因为她有掌控全局的组织能力,能照顾到不同学识水平的听众,让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到一种无声的交流,情感的对撞,继而逐渐接受她的观点。这就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的,即使再困难的学生。所以教师要正视孩子的特性和差异性,根据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程度,引导他们共同进步。优秀老师的课堂是无限的,它让每个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感受。不仅点燃优等生思考的火花,更是留给潜能生足够的展示机会:开始时,在于树立信心;课堂进行中,在于鼓励;结束检测,在于肯定。教师要用一双美的眼睛看待每一个学生,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美,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我们教师也必须具有掌控全局的组织能力,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孩子,用有效的方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能动性,使全体学生能够自我超越,才有可能提高班级整体的学习成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高教学效率,对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考验,提高自己文化素养,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组织能力,细心周到地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能够融入自己的课堂氛围,提高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自己的人格、文化魅力影响到每个学生,纵然是不能成为像于丹那样的文化明星,但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也足以让我们欣喜。endprint

猜你喜欢

百家讲坛教学风格文化底蕴
“一壶春秋”壶的创意设计和文化底蕴
植文化底蕴 办特色学校
雒三桂:文化底蕴下的优雅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名师的教学风格与课堂文化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
语文也可以这样学——学生“百家讲坛”方案介绍
通过诗歌阅读提升初中生的文化底蕴
百家讲坛主讲蒙曼签售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