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案例与反思
2017-12-21黄多花
黄多花
【摘 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它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基础上进行的,本文重点就是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及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 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达到我的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愉快地度过这节课,我的教学活动过程是: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让学生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2.给学生看正方体模型:(有实物能使教学直观形象化)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積。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分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此时我借机让学生总结归纳出最好的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6×a×a)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是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这样算。这个时候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做“做一做”。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正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学生独立完成
4.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点评: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我们的教育不是培养会考试的书呆子,而是要培养真正会学习,会运用,会创新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三、练习
教科书练习六的第4—6题。
(点评:要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关键是要知道如何计算长方体每一个面的面积,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巩固,而且通过指名学生口答练习,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以后教学的实施)
本节课,由于我精心的准备,以及课堂的灵活驾驭,因此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反思这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有:
1.让学生积极行动起来
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一课的教学中,我首先帮助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应的问题进行复习巩固,同时提出新问题——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如何求解的?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猜测,并且举例证明观点是否正确,最后由我来归纳总结。设计探究问题:1.你能根据表面积的概念说一下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吗?2.如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还进行全班讨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和长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这种研究性的探讨以及对比的方式,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表面积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使得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体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
2.让学生联系实际,活学活用
在制作鱼缸的问题中,首先帮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实物,然后出示简易模型进行教学。先问学生鱼缸有么有盖子,接着启发学生猜想如何计算制作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从而引出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求解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的问题上来,这就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探索欲望。通过教学引导发现问题后,利用事实为依据,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讨研究过程,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对数学的学习保持一种新鲜感和神秘感。
3.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归纳
改变题目的要求,发现新问题,全班讨论。经过多位同学叙述,题目便发现某些同学的认识是片面的所叙述的内容是不完整的,所以结论不完全正确。要想得到全面正确的结论,就要用充分的事实来说话,这样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针对某些典型的错误观点可以进行讨论,推翻,说出问题的结果和原来预测的不同点(区别),然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加深印象。新课程强调: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我遵循这些理念开展以引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探究气氛也更活跃,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总之,教学是一门无止境的艺术,为让自己的教学更让学生受益,我还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