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要点分析
2017-12-21马华涛
马华涛
摘 要:高中历史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过去展望未来,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教师更加注重在课堂上使用不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情境教学是新课改之后教师提出来的有效教学办法,将情境和历史知识相融合,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感受,同时加入情感教育,学生的内心情感也会被激发出来,由此提升历史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情境教学;情感教育;要点
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情境教学方式在教育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高中历史课堂上使用情境再现的方法能够让教学更加真实,更加立体化,减少只是以简单文字呈现知识的枯燥感。历史事件在情境加情感的共同烘托下形象展示出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让历史教学效率得到强化。
一、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情境设计欠缺
教学情境的设计需要使用多媒体,同时多媒体的存在也让教学设计更加简单、完善,可以说多媒体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历史学科教育的进步。但是其中也存在一定问题,主要是在历史教学中,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理解的不够透彻,简单的关注了历史教学情境的设计,对教学内容还有教学中情感的加入有所忽视。最后造成的后果是直接使用他人的多媒体设计成果,借用他人的教学方式教学,学生的学习体验不够强烈,对历史知识的感受也是非常平淡,由此导致学生思考力下降,行动力下降,对于学习效率的提升会有负面影响。
(二)历史教学缺乏情感教育
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受到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比较深重,因此更加关注历史知识的传输,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这样教学改革的三个维度就会不健全。学生在这种情况对历史知识只是简单的记忆和背诵,实际的理解非常浅显,最后考试之后全部忘记,由此对国家民族情感的淡薄性极大的影响了历史教学的真实性,若是学生对国家缺少爱国情怀,那么历史教学也就是去了本身的初衷。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与情感教育的结合要点分析
(一)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提升教学理念
当前学校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现象十分普遍,在此情况下要多组织教师学习多媒体的有效利用,不能盲目跟风,要让多媒体真正的起到情境创设加情感教育的作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历史事件的短片、视频、图片等等,仿佛学生置身其中,真实的感受声音和图像,展现出历史文化也能够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上集中注意力,了解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多媒体设计要有学生的参与,提升学生的动手动脑以及团结互助能力。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查找关于辛亥革命的图片,展现当时的社会情形,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这一事件的感受,由此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加入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的炙热情感。
(二)利用情境教学,促进情感教育
历史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较大的不同,情境教学能够让短暂的记忆被强化,最后成为学生的固有知识,因此教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要加入情感教育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进而让学生历史有真实的认识,帮助学生去记忆。
例如,在学习古代经济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演绎,情境为在一个闹市当中,人们交易使用的货币是圆形方孔的货币,度量衡被统一。由此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时期,在这个时期中都发生哪些重要历史事件。万里长城的修筑对后人产生怎样影响,是痛苦、灾难还是百姓安居乐业等等。在情境创设之后加入情感反思,能够让学生的思考更加广泛,识记知识也更为具体细致。
(三)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内心情感
情境创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是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做好办法,情境教学是现代化开放教学的典型,能够极大的培养出学生创新性思维,同时让学生的思维被发散。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鸦片战争》的过程中,就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陈列馆、博物馆,了解鸦片战争时期的真实生活。其中的图文信息、物品信息还有历史资料等等都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受,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事件。最后总结出对这些事件的内心体会,教师可以选择在博物馆进行实地讲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由此将学生的学习潜在情感也激发出来。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情境教学和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要点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其中提出当前教师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的盲目性,其次为历史教学中缺少情感教育。提出了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要结合历史课本运用多媒体,同时学生参与其中;使用情境教学提升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獻:
[1]韩盼.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思考[J].才智,2016,14(7):65-65.
[2]尹涛.呼唤高中历史课堂情境创设的本真回归[J].考试周刊,2015,22(58):131-131.
[3]刘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4(8):126-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