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训

2017-12-21李彦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李彦

【摘 要】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在发展小学生的思维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和乐于思考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思维;培养培训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的教学案例都是为了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奋斗。数学是以课堂思维为主的,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探索,进行有意义的思维训练。为了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应该拥有一种稚化思维。稚化思维就是教师注重“思维位移”,以学生的眼光和思维审视要学习的新内容,把自己的思维降格到与学生相仿的思维状态,设身处地揣摩学生的学习水平,有意识地产生一种陌生及新鲜感。运用稚化思维就是要“蹲下去”和“站起来”。“蹲下去”就是去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站起来”就是对学科知识和教学方法的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水平是逐步从思维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从“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再到新的直观形象思维至新的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这样的思维发展形成于学生的知识积累、迁移及运用。捕捉到学生这一思维发展规律,才能化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直观的学习内容,数学教学才会顺势学生的学习心理,顺应学生的学习方法。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利用直观形象手段,促进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操作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载体。数学操作应遵循学生的思维特性,以学生的思维特性为起点设计操作活动,才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真正达到发展数学思维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合理地组织和呈现数学操作材料,要不失时机地利用数学操作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不断地在操作中反思和内化认识。

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创新习惯的“主战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会创新思考。学生的学习活动其实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张扬个性才能最大限度的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展开创新思维的翅膀,自由翱翔。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让学生的思维更自由,更自然,更自信。课程专家斯腾豪斯曾说:“真正的教育要使其更加自由”。只有学生思维自由了,才有可能更富于创造性。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掌握儿童的认知规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一、联系新旧知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联系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旧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通向新知的桥梁。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每教一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35+25=60中得出:60-25=35;60-35=2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减去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加强对概念、法则、定律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从具体的感性材料入手,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对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由于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等原因,因而我们只是重视了“算”放弃了这样一个抽象思维训练的机会。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形象是数学抽象思维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信息来源。平时的日常教学时,我们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

三、设计开放性练习,推动学生数学思维发展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思维灵活性的突出表现是善于发现新的因素,在思维受阻时能及时改变原定策略,及时修正思考路线,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善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学生解题的思路广、方法多、解法好,就是思维灵活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鼓励联想,提倡一题多解。同时,设计开放性练习,促进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发展,提高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一辆摩托车上午3小时行驶了163.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下午又行驶2小时,这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第一种解法:先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然后求出下午行驶多少千米,最后求出这一天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2+163.5

=272.5(千米)。第二种方法:先求出一天共行驶了多少小时,再求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最后再求出一天共行驶多少千米。综合算式是:163.5÷3×(3+2)=272.5(千米)。以上两种方法都很普通,这里还有一种新的解法,算式为:163.5×2-163.5÷3=272.5(千米)。其中,163.5×2,表示行驶6小时的千米数,163.5÷3,表示平均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最后用6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减去1小时行驶的千米数,就是这一天5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了。这便是一种创新的思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创新思维是获取和发现新知识活动中应具备的一种重要思维,它表现为不循常规、不拘常法、不落俗套、寻求变异、勇于创新。在教学中要提倡标新立异,鼓励学生探究求新,激发学生在头脑中对已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并加以调整、改组和充实,创造性地寻找独特简捷的解法,提出各种“别出心裁”的方法,这些都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形成。

总之,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础课程,教师应该不断地分析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周建國.《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8):225-225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小学数学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