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探究与使用

2017-12-21吴乐明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数学教师

吴乐明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每个人的学习状况各不相同,学习能力也各有强弱,加之农村学校生源较差,多数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关心重视不够,数学教师大多带双班精力有限,后进生的教育与转化就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了。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堂上优生“吃不饱”,感觉没有挑战性,后进生不懂也不敢有所表现,致使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而分层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阐述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初中数学教学实施分层教学的缘由

新修订的2011版《初中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做学习型的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教师应该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从“教”到“引”;转变学习方式,从“书山题海”到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经历、探究中体会、理解、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转变情感体验方式,注重亲身体验;转变教材使用方式,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教材成为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工具;转变评价方式,从“以分取人”到個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只是为部分学生服务,其他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要求不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产生厌学,甚至辍学,所以,在学生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农村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势在必行。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目标确定、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布置、教学评价中都应该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该分析学生,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帮助他们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他们提出适合当前学习能力的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以求达到不同学生都能有提高和收获的教学目标,这就是分层教学的初衷。这里的不同层次,是指教师要兼顾后进生、中等生、优生的学习需求(下面称为C、B、A类学生),利用分层教学树立并提高C类学生的学习信心,开掘B类学生的学习潜力,拓展A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对分层教学法理论依据的寻求和探究

我国古代教育中就有“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的说法,这说明分层教育教学在我国有着很深的渊源。国外学者也有类似观点,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他主张“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同时使他们获得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应该都可以掌握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法去教,不同的学生对应不同的教学方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这个理论的核心是:教师应该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选择一种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并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案。

实施分层教学要求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因环境因素、学习基础、个人智力因素、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适应程度等存在差异,他们接受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就会产生“A类学生吃不饱,B类学生吃不好,C类学生吃不了”的不良后果,A类学生会逐渐对教师失去信任,觉得在课堂上老师不能给他们想要的知识,从而自己去扩充知识,但终因缺乏合理的指导而收效甚微;B类学生有疑问和难题不愿去问教师;而C类学生则害怕学习,也缺乏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使他的学习陷入恶性循环,越来越差。分层教学应需而生,在新课程环境下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1.实施分层教学,一定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做好学生摸底工作,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分层。

在2012年我任教的七年级(1)、(2)班的教学中,我首先在(2)班进行了分层教学的试点工作,一年后,该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全市质量监测中,同是我任教的(1)、(2)班在教学成绩方面差距较大,(2)班均分高出(1)班16分多。我认真分析了(1)班的成绩,最好的接近满分99分,最差成绩仅7分。我决定在(1)班也实行分层教学,为了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我首先深入地了解学生情况,通过与学生谈心,与班主任、课任教师、学生家长交流,尽可能多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家庭背景、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层,学期中根据学生学习状况随时调整,动态分层,而且将三层学生交叉编成学习互助小组,在每天的教学中,从教学设计开始,在教学目标要求、课堂练习、作业布置、课外辅导、学生评价等方面都依据所分层次进行教学。

2.从实际出发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合理的学习目标,编制不同的练习是分层教学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每堂课和不同的教学阶段都制定出符合各层次学生特点的学习目标,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每层次的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真正品尝到学习的甜蜜和快乐。

例如我在教学探究勾股定理时,我要求C类学生能够熟记勾股定理和默写勾股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如: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C=90°,若a=3,b=4,求c的值。要求B类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综合计算;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两腰长为5cm,底边长为6cm,求等腰三角形的面积。要求A类学生能够做一些有扩展性的综合运用题,如:折叠长方形ABCD的一边AD,点D落在对边的点F处,折痕交CD于E,连接EF,并且AB=8,BC=10,求EC的长。

通过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逐渐出现了C类学生易学,B类学生乐学,A类学生好学的良好局面。对作业分层布置,运用的是阶梯原理,是实施分层教学的重要步骤,只有分层布置作业才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前面已取得的学习成果。如:“2.3绝对值”教学中,我布置了以下作业:

①化简:|-21|= |0|= |1.5|=

②计算:|-8|-|-5| (-3)+|-3|

③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求这个数是多少?

④在数轴上,距原点2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⑤已知|a-1|+|b-2|=0,求a,b的值。

⑥若|a-3|=2,求a的值。

C类学生做①、②题;B类学生做①—④题;A类学生做①—⑥题,③、④题可以作为C类学生选做的题;⑤、⑥题也可以作为B类学生选做的题;A类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再加练习拓展,课外学习。

3.在教学和辅导中实施分层教学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需”,各层次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教学和辅导的机会解决自己头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和学习的特点是前后知识之间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和掌握好,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就会有很大的障碍。在分层教学中对于C层学生,一定要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教师要一方面帮助学生巩固以前的知识,另一方面还要促使学生理解运用新知识。对于B层学生,重点强调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练习的方式来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对于A层学生,在帮助他们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强化他们对新知识和其他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建立与后续知识之间的联系。总之,对学生的分层教学和辅导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打牢旧知识基础”(C类)—“巩固新知识”(B类)—“新旧知识的综合应用、与后续知识的联系”(A类)。分层教学和辅导如果做得好,就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教学方法总是在与老方法的斗争与碰撞中经历剧痛,作为先行者和探索者,在感受分层教学法带来的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必将经历变革的阵痛。但只要我们坚持“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追求,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把学生的终身发展放在首位,那就一定能克服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实施中遇到的一切困难,让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猜你喜欢

分层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雨林的分层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