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创新创业中个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2017-12-21王薇薇

现代交际 2017年2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

王薇薇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十三五”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迫切需要创新和创业型人才的支撑和引领,高校承担着培养这一类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我国高校应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部署,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本文就如何培养高校创业创新型人才,构建个性化创新创业培训模式,培养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内涵和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3-0106-01

一、高校创新创业中个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

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首先承认每个人的个性差异,要鼓励学生具有鲜明的个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求学生有主见、有韧性、有活力;其次是承认学生所处家庭、学校、地区、国家等环境存在差异,这就要求灵活、独立地发挥各自优势、各自特色。因此,个性化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主体意识的确定、独立人格的培养、个性的发展等,其最基本的特征应该是尊重人与人的个性,提倡个性潜能的挖掘和良好个性优势的发挥。

二、我国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我国高校现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制约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基础,必须推动我国大学个性化教育培养模式改革,从根源上解决我国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后劲不足的问题。

(1)扩大教师规模,提高教师质量。师资队伍是实施个性化教育的根本保障。大学可以面向全球招聘高水平教师,不仅招聘学术卓越的优秀人才,还可以招聘具有丰富创新经验的企业高管、经理人等来校任教,真正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能够进行创新指导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加大力度全球延揽高端外籍教师,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同时,要加大培育校内教师力度,一方面要引导和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如教授和副教授,把重点放在教学上,另一方面推行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特别是要加快推进青年教师海外访学计划、名师名校联合培养博士计划等,不断提升已有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

(2)改革人才选拔机制。高考制度改革逐步由单一的考试模式向多种考试方式转变,迫使中学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发生了转变,真正构建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培养体系,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行个性化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特殊能力和潜能。一是发现和选拔具有特殊潜质、爱好和专长的学生,从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出发,打破现有的选拔方式,通过学生自荐、中学推荐、自主招生、高考表现等多种渠道。二是完善自主招生评价机制和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基于高中学业水平、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位一体的综合评价机制,重点选拔特长显著、综合素质较高、具有真才实学的创新人才。

(3)实行以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整合学科结构,不断拓宽专业口径,大量设置跨学科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多元化人才。二是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坚持文理互补、交叉学科融合的原则,真正构建起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化课程体系。三是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四是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灌输式课堂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启发式的教学形式,鼓励学生质疑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是开放成绩评定方式,按照规定性考核、主动性考核、竞赛性考核等不同比例综合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用课程研究论文代替书面考试,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展示知识学习情况。

(4)营造全方位的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文化氛围。华中科技大学的涂亮教授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即泡菜和萝卜的味道取决于泡菜汁的味道。学校教育的氛围和环境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配合,除了招生考试、人才培养、制度设计之外,还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相比于教学方式、课程设计等这些显性培养方式之外,作为隐形培养方式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也是重要的一环,如同一把无形之手对人才培养起到陶冶、启示、激励、塑造的巨大作用。大学在实施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把系统化的、全方位的个性培养谋划到位,更要将无形之中的文化氛围、优雅环境等“泡菜汁”运用得当,让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文化浸透到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等每一个可以挖掘个性潜质、培养学生兴趣的领域中。

三、结语

大学所有实施的改革、创新都是围绕学生而开展,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和发挥,这就需要我们的政府、高校、社会、家庭等每个层面以及在招生、培养、毕业等每个环节上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我们大胆“走出去”,充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创新创业个性化教育有益经验,为我所用,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都能找到展现自我个性的舞台。这样我们的大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創新人才,才能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

参考文献:

[1]刘碧强.英国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4(1):452-453.

[2]赵姝淳.对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13-14.

责任编辑:杨国栋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