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更待明天
2017-12-21孔祥立
【摘要】MTI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从2007年创办至今已历十年,在此期间,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广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论文总结、反思MTI十年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旨在给业界人士提供一些启示与建议。
【关键词】MTI 十年 成就 问题
十年,在历史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在人的一生中则算是一段较长的时间,足以使人登天入地,“旧貌换新颜”,而对于一门学科的发展而言,则不长不短,是值得回顾和总结的节点。2007-2017年,正是MTI(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即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飞速发展的十年,是成績斐然,硕果累累的十年,但毋庸讳言,当前的MTI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在此做一回顾与反思,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给业内及相关人士提供启示与建议,求得今后更大更快发展。
一
在世界范围内,翻译学作为一个独立专业或学科的历史都不久远,在我国更是长期被看作是外国语言学旗下的某一二级学科(如英语语言文学)中的众多研究方向之一,后来经历了长久的争议、讨论、酝酿与筹备之后,翻译学终于自立门户,登堂入室,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并于2006年正式创办翻译学(本科)专业,令业内人士感慨万千,兴奋莫名,一时成为学界佳话。2007年MTI应运而生,其标志是以北大、上外、复旦为代表的15所高校作为首批MTI试点教学单位开始招收首届MTI硕士研究生。其后,MTI的建设走上了快速道,一路直奔,不可阻挡:2010年,MTI教学单位数量已达40所,2011年,其数量更是跃升到159所,到2017年达到215所。从招生规模和数量看,在我国当前所设置的40类专业学位中(截止到2017年),MTI俨然已列入 “明星”级别,一些著名高校、尤其是外语类院校的MTI专业(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翻学院的MTI专业)更是让众多学子趋之若鹜、孜孜以求,其中个别学校已呈现MTI碾压传统MA(文学硕士)之势。在规模数量及实力不断增大变强之时,MTI领导与管理机构也得以创立,相关制度与措施在不断制定、更新与完善。2009年11月,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简称翻译教指委)宣告成立,成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的最高直接领导机构,为MTI的发展制定方针与政策,规划发展方向与路线,组织教学大纲、教材、教案的编写、质量评估、及师资培训,沟通培养单位与实际部门的联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纵观翻译教指委成立以来的近8年工作,可总结为八个字:全面有力,效果显著。MTI十年来的快速、良性发展与教指委的指导与管理密不可分。
在MTI的发展史上,有几项重要变革和措施颇值得关注与讨论:其一、2010年前,MTI在招生模式上属于联考入学,分为在职硕士和全日制硕士,仅发学位证而无毕业证,由该年起全部改为统考招生,取消在职硕士,只招收全日制学生,认证上也改为毕业证、学位证双证兼有。七年之后回头审视这一变革之举,更感其作用、意义之重大,这也是MTI在过去几年得以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试想,一个仅有单证的“硕士”在含金量上是大打折扣的,也是没有足够吸引力的,尤其跟双证齐全的MA相比,其劣势更为明显。其二、推动校企合作,强调实习基地建设。MTI跟MA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应用型、实践性及专业性,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学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不能局限在校园这一象牙塔内,必须跟市场、跟企事业单位建立密切联系。教指委已出台多项规定与措施,要求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兼职教师及实践基地认证工作,MTI各个教学培养单位都比较重视校企合作与实习基地建设,如对外经贸大学仅2013一年就聘任了20位翻译硕士实践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跟联合国以及欧盟同时保持着“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该校高翻学院的会议口译专业的MTI研究生可以到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单位实习,这种高标准的训练与实习对于“高层次、应用性、专业性”的翻译人才培养无疑是极有价值的。其三、加强学位点评估,切实提高办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对于任何教学单位都不陌生,甚至可以说是常规行为,但跟常见的无关痛痒、流于形式的一般评估不同,翻译教指委开展的评估是全面深入、真实有力的。2012年评估中就对一些学校包括某些著名高校发出了警告,2017年有两所学校被取消MTI学位授予资格,十几所学校被要求停改整顿,其力度之大、影响之广在中国教育界确属罕见,但毫无疑问,此类举措对于MTI的健康发展是有益无害的。显然,过去几年里MTI之所以发展迅速,成绩斐然并非偶然。
二
十年来MTI发展迅猛,取得了全面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时至今日有些仍然存在,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学位点增多、招生人数增加是好事,但也会带来种种问题:1.多达两百余家的学位点,大规模的招生(不少学位点的招生人数每年已达到50人以上),是否超过了市场及社会需求量。诚然,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尤其在“文化走出去”及“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对高层次、高质量的翻译人才需求量不断加大,但市场总讲究一个“供需平衡”,如果供大于求的矛盾过于突出,不仅造成人才浪费,还会造成教育资源的过渡消耗,这到底存在一个比例问题,具体数据如何需要做更多的调查及统计工作,教指委应该成立专门的机构并组织相关人员展开该项调研,用真实的数据和材料说话,对MTI的发展进行宏观但精准的指导与管理;2.学位点过多,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这并非对某些学位点持有偏见或歧视,但有些单位的实力与资源对于MTI人才培养来说确实勉为其难,即使在学位点申报时可以达到相关硬性要求,也存在一种可能情况,即该单位在申请时临时“整合”了一些资源,申请成功后,众资源各归其所、再无相干,上文提到的两所学校被取消资格、十几所被勒令停顿整改有可能就出于这种情况。3.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难以保证。生源质量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的最终质量与品级,生源不佳给招生单位和教师(包括导师)都带来了极大挑战,除非招生单位或教师确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但要在两年或两年半的时间里完成这一“壮举”实乃不易。有些培养单位为达到招生数量要求,往往录取到一些语言基本功较薄弱,翻译基础较差的应考者,诚然这些学生可以通过相关考试,但也仅此而已,而且有不少学生入学后并不能全力以赴地搞好专业学习,更不会努力提高双语及翻译能力,而是顶着“硕士生”的帽子以“实习”的名义去挣钱去潇洒,要把这些学生培养成“高层次、高质量”的翻译工作者几无可能。4.招生人数多了,就要求配备有更多的导师及任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及管理人员等,而一个单位的人员数量及构成总是相对稳定的,这就需要从内部“挖掘”力量,一些非翻译方向的导师于是纷纷充当了MTI导师,这对于翻译人才的培养无疑带来太多的问题。总之,人才的培养不是以数量取胜,而是要培养真正高质量、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复旦大学教授、全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蔡基刚先生曾在“中青在线”发表网文《“大办翻译专业”该刹车了》,虽然不是主流声音,但的确是有见地的文章,值得一读。endprint
其次,有些问题尚需廓清,有些分野需要明晰。1. MTI强调的是实践性和应用性,但学术性是否完全排斥?答案显然是否定的。MTI实践及操作能力的提高需要从多方面展开训练,但首当其冲的是双语能力的提高,否则进行再多的实践都无济于事,再多的翻译技巧学习也终归无用,而双语能力的提高及应用涉及到太多的知识领域,跟学术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做到泾渭分明。这里也有个大致比例的问题,比较符合实际的表述是,MTI的培养应该以实践應用为主,以学术性为辅。2.关于实践(实习)及专业学习的问题。教指委及各培养单位对MTI硕士生的实践包括实习都有具体的要求,如对翻译量的具体规定,对专业学习的要求一般由各培养单位确定,需要完成一定量的学分(包括学位课学分和非学位课学分),后者的考核和评定方式一般都较为明确、具体,但对前者的鉴定就不容易操作,如翻译的内容是否需要正式发表?平时的翻译作业及私下完成的翻译练笔可否包含在内?实习单位开具的实习证明(包括翻译数量)是否有效?如何验证及核实?如此等等,都不容易操作,具体方式方法也因单位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其实翻译实践主要考察的还是译者的翻译能力,数量是对能力达成的一种保证,对该问题应该进行明确规定,但不应有绝对统一的数字化要求,可以做到灵活多样的处理,比如若能在规定时期内(如论文答辩前夕)正式出版或发表有质量较高的翻译文字,则可以降低一定的文字数量。如果尚未正式出版或发表,但实习单位可以开具证明,则应要求单位出具正式函件,并责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确保证明函件的有效性、法律性和严肃性。另外,也可以跟一些权威的专业资格证书(如CATTI证书)或重要翻译比赛(如韩素音青年翻译比赛)挂钩,都不失为较好的衡量标准。3.关于实习基地、外聘导师及联合培养模式的问题。实习基地或单位是培养翻译人次的重要阵地,但并非每个培养单位都能为MTI硕士生找到适合的实习场所,也绝非在单位门口或墙壁上挂个牌子就意味着建立起了校企联合模式,派出的实习生能力和素质能否达到实习单位的预期,具体的实习岗位、时间、模式及待遇能否让培养单位和实习者满意,都存在太多的变数,而实习工作又是常规性的、周期性的,所以此类问题并非像说起来那样简单。另外,外聘导师也是MTI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培养单位的教师,包括导师,往往属于“学院派”,理论能力胜过实践能力,尤其在口译领域更为明显(当前同时具有同传工作经验及教学能力的口译教师少之又少),这就往往需要聘请校外导师,实行双导师培养机制,但外聘教师在授课时间及教学模式上跟校园专职教师有较大差异,并不容易处理好各项工作。这是当前MTI培养过程中一个比较普遍而棘手的问题,完全解决尚需一定时间。4.学生的专业培养与就业选择的矛盾问题。MTI一度是十大热门考研专业之一,迄今仍热度不减,MTI的快速发展与其良好的就业前景显然有着重要联系,但不可否认,MTI毕业生到底有多少人在毕业后从事了翻译相关工作,目前难以准确统计,但据笔者调研与观察,翻译硕士毕业生真正从事翻译类工作的人数并不可观,而从事行政、文秘、管理和技术类工作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一方面证实了翻译硕士良好而广阔的就业前景,但与此同时也说明真正需要翻译的岗位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乐观。这里就存在一个矛盾:长时期的高强度专业训练与学习只是给学习者带来了沉甸甸的双证,最终从事的工作却跟专业并不相关,这让广大的MTI培养者、教育者会产生一种复杂的情愫和心理,但也只能如此罢了。
三
筚路蓝缕,十年不易,但成绩斐然,让人欣慰,展望明天,一切终将更加美好。MTI作为一个新型的专业学位在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一路走来,虽仍有着较多的不完美,但其发出的熠熠光辉,已照亮了众多年轻学子的成才之路。作为业内人士、MTI的建设者之一,我们感到无限欣慰和自豪,决心为民族复兴、祖国建设培养更多、更优秀的翻译人才。
注释:
[1]参看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网站内容: http://cnti.gdufs.edu.cn/info/1002/1244.htm.
[2]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一般培养单位均不愿提供其毕业生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办翻译专业”该刹车了(2017).http://edu.cyol.com/content/2017-09/25/content_16530802.htm.
作者简介:孔祥立(1971.12-),男,山东人,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学博士,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语言教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