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爱育心 活动育人
2017-12-21周丽梅
周丽梅
摘 要
借助名人资源开展学校德育是一条有效路径。发掘蒋光鼐将军的精神内涵,践行善爱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与“爱”的品性,有助于学校卓越发展。
关 键 词
名人资源;蒋光鼐;善爱;文武之才
借助名人资源开展学校德育是一条卓有成效的路径。[1]近年来,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深挖蒋光鼐将军的精神内涵,并将“善”与“爱”作为致力追求的办学理念,引领师生不断自我完善,追寻品德的高峰大境,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以“善”与“爱”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培养志向高远、心怀善爱、文武兼备的人才为目标,养育了学生正直乐观、健康快乐的道德品性,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善爱教育理念概述
蒋光鼐纪念小学原名“宝华培正小学”,培养一身善正、仁爱厚德的学子一直是学校的办学追求。所谓“善”,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出的,“上善若水”,可见“善”在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中具有独特地位。而孟子则谓“人性本善”,将“善”作为道德本源。王阳明的学说更直言:“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可见,“善”在历代的文人士子中具有特殊的美德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善”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我们当下的教育理念中,“善”指的是善良;而“善”的教育,一方面是培育师生心怀善良、言行友善、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则是希望师生以“己善及彼善”,用“善的言行”感动身边的人,从而传播善。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善”的教育,培养师生“思善”“向善”“乐善”的品质和处事态度,让“善”成为师生处理问题的出发点。
“爱”是古老而永恒的教化主题。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張,提倡关爱他人。在今天的教育理念中,“爱”应是一种“大爱”,一种包容万物众生,既关爱社会、国家,也关爱他人、自我的高尚情感。其含义范围广阔。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爱”的教育,不但把学生培养成“仁者”,更希望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成就幸福人生。
2013年,借助蒋光鼐将军旧居在学校附近的地区资源优势,以及师生对蒋光鼐将军一贯的崇敬之情,学校更名为蒋光鼐纪念小学,以深化文化内涵,助力办学跨越发展。更名后,学校深入研究蒋光鼐先生思想精髓,进一步完善学校品牌内涵,对学校办学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此前,学校体育特色明显,其拉丁舞、跆拳道、足球和射箭等特色项目让学校颇富“武”味。同时,学校地处广州文明的发源地西关,所谓“西关处处有段古”,本身就是人文荟萃之地,经过多年的培育,学校科艺特色愈加显著,因此“文”的风格也日渐鲜明。由此出发,学校希望为社会培养文武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基于以上思考,学校将办学理念定位为“育善爱之心,培文武之才”。在品德培育上,不但学习蒋光鼐将军其“为祖国兴盛而发奋图存”的爱国精神,更努力培养关注家乡建设,关爱师长家人的情感,让“大德善爱”伴随一生。同时,通过大力推动“文武文化”的特色办学,助力学生通过“文(即文化学习、文学熏陶和科艺培养)”和“武(即体育学习、特色体育活动)”的修炼,将自己逐步培养为“能文能武”的优秀之才。
二、善爱教育的实践活动创新
对学生个体成长而言,学校善爱教育的关键是“精心培育善爱之心,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此,学校通过情操培养、习惯养成、感召转化和家庭共育这四条活动主线,科学实施善爱育人。
首先,培养爱国热情。爱国情感是一种大爱的情怀。作为“立校之魂”,蒋光鼐将军的爱国事迹感动了学校每一位师生,其爱国精神也成为了培养师生高尚情操的极好突破口。为此,学校努力用好用活这一校本资源优势,通过兴建蒋光鼐将军纪念馆、开发“蒋光鼐将军爱国主义校本课程”、组织师生在淞沪抗战纪念日当天到十九路军阵亡烈士陵园拜祭等,培育师生爱国热情,夯实“善爱”教育的根基。
其次,引导善爱行为。学校大力推进“将军之星”评选,据此引导学生行为,树立行动榜样。例如学校围绕办学理念,立足本校实际,建立了“善爱红丝带”义工服务队,积极参加了多项长期义工服务项目,如快乐社区邮递员服务、善爱社区送米活动等,精心开展“善爱暖人心”、肯德基志愿服务基地、善爱红丝带义工队、社区义工探访队等活动,为培养孩子们“感恩社会”的意识打下了良好基础。
再次,深化善爱情感。十个指头有长短,一所学校里总会有一些学困生。如何对待这些暂时落后的孩子?学校从“善爱”理念出发,一向极为重视对他们的感召和转化。一是为每位学困生建立了长效的跟踪档案,切实跟进他们的成长。二是建立了知心姐姐成长心理咨询谈话机制,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助力导航。三是开展“关爱帮助,结对共进”活动,帮助学困生逐步建立学习信心。四是加强分层教学,让学困生“学有目标,学有所得”。如此通过春风化雨般的教育,让学困孩子不断进步,逐步建立起对学习和生活的信心。
最后,迁移善爱技能。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善爱教育如只停留在学校范围内,效果必然有限。为此,学校不但“心怀善爱”地培育学生,也本着同一理念对待家长,使其真切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关心,继而热情主动地协助老师教育孩子,形成了家校德育统一战线。例如,多年来学校本着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原则,坚持每学期家访,并针对不同家庭给予不同的家教方法指导,有效提升了家访效果和家长们的家教技能。同时,随着善爱理念在学生家庭的传播,善爱教育的技能也“迁移”到家长们身上,给他们未来的家庭教育插上了科学的翅膀。
“善爱教育”理念的实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一大批心怀善爱、文武兼备、全面成长的孩子茁壮成长起来。同时,“善爱教育”理念的实施,也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涌现出众多教学能手和标兵。“善爱教育”让学校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1]刘卫华.注重校本管理 创建特色学校[J]. 人民教育, 2002(11):31-32.
(作者单位: 广州市荔湾区蒋光鼐纪念小学 广东广州 518610)
责任编辑 余志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