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维统筹,推进学校现代化治理

2017-12-21张雅雄山西省孝义市第九中学校长

教育家 2017年44期
关键词:治校家长学校

文/张雅雄 山西省孝义市第九中学校长

四维统筹,推进学校现代化治理

文/张雅雄 山西省孝义市第九中学校长

山西省孝义市第九中学是一所公办城区初级中学,自2014年成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下简称《管理标准》)实验校以来,严格落实《管理标准》,深入分析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现状,深刻领会《管理标准》的内涵和外延,最终确立了“找准差距、扩面提质,课题推动、实践改进,总体规划、分步落实”的实验思路,形成了以依法治校为根本,以课程管理为核心,以家校合作为保障,以文化建设为动力的四维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强根固本,在依法治校上发力

我校以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为主抓手,按照《管理标准》要求,依据教育法律法规,从学校发展、学校及师生的权利与义务、学校治理三个维度制定了《学校章程》,以《学校章程》为“母法”,建立了具有系统性、层次性、发展性和权威性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为了真正把学校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我校严格依章管理,采取校长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校领导蹲年级督导,年级主任负责落实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依章治校、有制必依的高效管理格局。同时,积极推进学校内部民主治理,设立校长办公会、校务委员会、校党支部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决策机构,绩效考核、评模晋级、职称评定等涉及师生切身利益、学校重大事务都要通过相关组织程序、遵循议事规则实行民主协商,避免决策失误,提高了依法治校能力。此外,我校还加强校内外联合治理和办学监督,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社区代表参与学校治理,形成了家庭、学校、社区联合育人、联合治校机制。建立了《校务信息公开制度》《学校办学依法接受社会监督制度》《校长信箱制度》,主动接受学生、教师、家长、社区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监督。

突破核心,在课程管理上发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校课程越多,学生成长的机会越大;课程开发建设水平代表了一个学校的发展水平。为此,我校通过问卷调查、专题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发展需求,分析学校及社区的条件,系统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构建入学课程、毕业课程、励志课程、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四门必修类校本课程。励志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思想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的充满正能量的励志教育常态化。“社会综合实践活动12356”模式,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结合学生需求和地方实际,做到“课程设计、基地开发、多元联动、经费预算、展示交流”五保障。两年来,各班累计组织活动100余次,活动从浅层观摩走向综合探究。比如开展掰玉米劳动竞赛,美术老师组织学生用玉米秸秆等进行手工制作。这种具有鲜明跨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构建学科拓展类、艺体科技类两大类选修课程。学科拓展类主要有数学思维训练、英语口语交际、生活中的物理学三门。艺体科技类按照“社团活动课程化”的思路,开设了绿色讲坛、浪淘沙乐团、金钟合唱团、艺韵书法社、丝路舞社、篮球队、科技类等19个社团,形成了有固定时间、固定场所、专任教师、社团章程、社团计划、课程纲要的规范发展格局。“绿色讲坛”作为交流读书心得、培养演讲人才、激励向上修身的一门校本课程,三年来,共有55名学生登上讲坛,每年的“社团展演活动”更是精彩纷呈,获得全体师生的高度赞扬。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了学生全面、个性、生动活泼的发展。

协同共进,在家校合作上发力

构建和谐的学校、家庭关系是现代学校管理的重要标志之一。家庭教育是孩子成人成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优化家庭教育是基础。我校提出的“用家校合力打造九中发展的第一竞争力”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家长,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建立了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建立健全了家长学校组织机构,规范编制了家长学校教学班,建立了家长学校授课教师队伍并组织了培训,征订了教育部编写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系统制定了学员管理制度,进行多次集中授课,每年期末对家长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并评出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和经验交流。家委会成员每学期集中议事一次,家长建言献策,根据建议,学校为学生校服上添置了反光条,发展了三大体育赛事,增设了科技、雅韵诗社,PS设计等社团,落实了“三个目标、五条规定、一张表格”的作业设计监控机制。现在,各班每学期至少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都由家委会牵头组织,家长代表和班主任协商制定活动方案,充分发挥家长的行业优势,最大化地开发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各班还从不同角度建立各类家校联系群,发布班级信息,展示优秀作业,开展亲子阅读,共享成长时光。

积蓄动力,在培育文化上发力

我校以推进现代学校管理为载体,以建设学校文化力为追求,用积极向上的文化凝聚人、引领人、塑造人,使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

建设以“一训三风”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用精神文化塑造队伍。我校坚持落实以“一训三风”为核心的“六个十条标准”,用标准规范和塑造师生,培育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做最好的自己”的进取精神,“有岗必有责、有责必尽责”的责任精神,“尊重差异、博爱善教”的教师精神,“踏实善学、活泼自强”的学生精神等正在形成。

建设遵纪守规的制度文化,用制度文化引领队伍。我校坚持不懈地开展遵章守纪教育,校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制度真正成了规范和引领师生行为的力量,敬畏制度、自觉自律的文化正在形成,教师有问题找制度而不是找校长的新常态初见端倪。

建设团结和谐的团队文化,用团队文化凝聚队伍。我们坚持把思想沟通、集体讨论、情感交流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与班子成员、中层干部、教师、学生等各类人员单独谈心,统一思想;通过校领导集体研究、教代会讨论表决,决策校务;通过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凝聚人心……有付出就有回报,“同心同德、精诚团结、各司其职、紧密合作”的班子团队文化和“团结和谐、合作共赢、不甘人后、争创一流”教师团队文化已经形成。影响师生思想、行为的九中语录也逐步积淀形成。如教育的本质是激励人、唤醒人,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育的情怀是关注每个生命的成长,无论好坏优劣,无论贫富贵贱;教育的方法是以非常谨慎的态度,去仔细长期观察一个学生,针对病情小心开出药方,并长期跟踪及时调理……这些语录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全校师生,并在具体的学习工作中得到体现。

学校治理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校有效利用现有优势,逐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劣势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各项问题,标准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使我校真正成为有品质、现代化的学校。

猜你喜欢

治校家长学校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培育法治文化是依法治校的基础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刘伯承治校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