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分析

2017-12-20黎丹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文本细读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黎丹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具体的教学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强制灌输的模式,改变成现在以提高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为主。特别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这方面,其特点表现的尤为突出。作为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基础教育方式,传统应试教育的阅读方式,只是小学生进行表面的朗读课文而已,学生无法真正达到理解课文内涵的目的。而在新课改的建议倡导下,语文课程教学逐渐把阅读目的重点放在了培养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具体内涵方面。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细读;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209-02

与实际生活相分离,独立存在的文学,在内容上不但不饱满、没有新意,而且在富丽堂皇表面的遮盖下,其实质破败不堪。所以说,生活不但成就了文学,而且也强化了文学。艺术在一定程度上真实的反映了生活,也是更高层次的生活体现。所以针对以上文学具有的特点,老师要在语文阅读中充分发挥其具备的特征,让文学的美好最大限度地被学生理解。本文针对如何能够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能力,进行详细分析讨论,为今后专业人士进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重要意义

1.改变我国目前教育模式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老师的主导地位一直是无法动摇的。语文文本阅讀的重点难点以及更深层的意义,都是通过老师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这样不但不能使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而且也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自主独立学习的能力严重制约[1]。随着我国教育改革逐渐完善,我国具体的教育模式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全面,而这些都是围绕以学生为主导地位的目标而进行改变的。

2.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培养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不仅能帮助他们横向的拓展知识面,纵向的储备知识点,而且还能潜移默化的形成他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小学生对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和更深层的含义能够深刻理解,通过想象力的自由发展,最终将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方面的能力全面提升。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不同的文学技巧和文化情感。由于各个方面的基础比较薄弱,小学生想要具体体会这些特征,只依靠老师的指导是无法达成的。所以,这需要小学生自己在语文阅读中逐渐积累经验才能体会感受到。而老师与学生不同,老师由于受过专业的培训,拥有对语言专业的敏锐程度,以及丰富牢固的文学功底,所以老师在长期的语文文章阅读中,对文章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更深层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得心应手。进而在实际的语文文章阅读中,才能不断地优化自身的优势,弥补自身的缺陷,将自身的能力最大化的提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

1.多角度解读,正视文本

第一,将自己的身份定性为普通读者,以这个身份角度去细读文章,将作者所描写的情景在自己的脑海中进行描绘,通过文章写作背景的介绍,设身处地的感受作者当时写作的心态,将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意吸收理解。第二,将自己的身份定性为小学生读者,以这个身份角度去细读文章,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在实际阅读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要模仿小学生的思维,将其在语文阅读中可能会出现问题的地方,重点展开详细讲解。根据以上,老师要在阅读语文文章的同时,要将作者写作时的情绪代入其中。这样不仅能够帮助老师提升专业能力,还能进一步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2]。

2.整体把握文本

对具体语文文章中作者所刻画的细节进行细读,要注意方法。细读并不是分解的读,而是在整体文章的基础之上,对某一片段进行详细解读。细读是无法脱离整篇文章,以单独的字、单独的词语存在的,要重视文章的整体性。细读其实就是在保证文章完整性的基础上对字、词、句的品味解读,是在将整体文章的内容通读并理解之后展开的。在语文文章的阅读中,将必要的阅读技术巧妙地融入其中,能够将文章的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更完整的体现出来,进而使文章所具有的感染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3.找准细读的关键

第一,老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语文文章时,将能够表现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字、词、句寻找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第二,很多作者在创作文章时,要表达的不仅是文章表面的意思,还有很多深层的意思,老师要指导学生对这些更深层的意义进行发掘。这样能够进一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能力。第三、在进行语文文章阅读的时候,小学生要学会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尽可能提出一些问题,然后自行或在其他人的帮助下,将问题解决。这样不仅会使小学生对文章细读的能力进一步塔高,而且对小学生发挥自身主导地位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三、巧用细读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纪偏小、对各个方面的经验都不足,因此其想象能力和好奇心都比成年人表现得更加突出。但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相比较于成年人,存在巨大的差距。比如在课堂学习中集中力较弱,学习时间无法保持太长等。因此,根据以上小学生的优势和不足之处,老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扬长避短,积极发挥小学生的优势,尽量弥补不足。将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丰富新颖,是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被吸引过来。老师在授课之前,将有关问题提前预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制造悬念,进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对于文章中的生字生词,老师要让学生提前查阅字典词典,进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深印象。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老师在讲授《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时,可以围绕“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展开细读。在学生进行整体阅读之前,老师将“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焚身时,表现出的神态、模样”以及“是什么样的精神,促使邱少云同志在烈火中,还能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这两个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之后老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提问,考察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再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讨,加上老师的讲解,最后学生突破疑难点和重点,深刻的体会到邱少云同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遵章守纪的精神。

四、关注细节进行探讨

小学生将文章所讲述的整体内容有明确的理解,这样在具体的语文课文阅读中,才能够将作者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弄清楚、弄明白,进而理解文章的更深层意义。在此过程中,通过对人物或景物细致入微的描写,将文章中所隐藏的深层内容进一步挖掘出来。比如在学习《武松打虎》这篇课文时,老师利用幻灯片将武松打虎的图片或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看完之后马上进行提问,用什么样的形容词,能够将武松的人物形象最贴切的表达出来?比如学生给的答案是“勇敢机智”,那么老师再提出问题,你是从哪几个地方看出武松的人物形象是“勇敢机智”呢?围绕这个问题,来时要展开5分钟的小组讨论,将讨论的结果分组作答。接着,老师再提问,你是如何理解“勇敢机智”这种(下转297页)

(上接209页)行为的?这时问题的难度提高了层次,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文章对老虎的凶猛形象描写入手,一点一点启发学生。武松通过抡、劈、揪、踢、按、打等一系列动作以及巨大的勇气,最终将老虎驯服。为了使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老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来阅读文章。比如描写老虎的句子、描写武松的句子、旁白,分别找三个学生来角色朗读。最后,老师要求学生自己从文章中找出几个和本文有关的词语,进行造句,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文章细读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加愿意自发的学习[3]。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学生对具体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方面,重点培养提高,是语文阅读教育课程中最重要的基础手段。所以,老师要在具体实施语文阅读教育课程时,将课本进行详细认真的分析和理解,使学生明白文章具体所讲述的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文本细读的能力,而且还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思考模式。

参考文献

[1]陈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4):194-194.

[2]韦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7(18):124.

[3]蒋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的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1):29.

猜你喜欢

文本细读应用策略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