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下创新中学体育教学的反思

2017-12-20孙婷

魅力中国 2017年46期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新课程

孙婷

摘要:改革开放38年来,我国中学体育教学蓬勃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显著成就。中学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中学体育教学方法日臻完善,中学体育教学水平日渐提升,中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不断增强。但是,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大力创新中学体育教学,完善中学体育教学体系,促进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进而实现中学生全面发展,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教师综合素质

一、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历史演变

建国以来,中学的体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首先,在1956年,制定了我国第一部《中学教育教学大纲》,实行全国统一通用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借鉴苏联中学体育教材为主。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虽然我国照搬了苏联的中学体育教材,存在与我国学生不符的现象。但是那时中国在经济、科技以及教育方面都是刚起步,有很多地方亟待完善,相对而言,这一举措已经极大的促进了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那个时期,我国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要加强中学生竞技类体育教育,达到世界体育水平,全国人民以练好体育为荣。之后,我国在1961年、1978年以及1987年相继进行了三次改革,这三次改革中的课程结构内容都是采用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相结合。其中的共同点是逐步减少基本教材的比重,逐步加大选用教材的比重。而在1997年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修订其中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采用了新的课程结构:55%的必修内容、25%的限选内容以及20%的任选内容三者的有效结合。

新课标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方案,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新课标的概念和内涵,新课标中体育教学内容、方法的应用,新课标对中学体育教师能力提出的新要求等内容。新课标的实施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的挑战,要求体育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重新树立教学观、课程观,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根除现行课程体系的弊端,跟上时代步伐。

二、新课程下创新中学体育教育的反思

(一)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人才观认为将成绩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但是,越来越多的学生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导致“猝死”事件时有发生。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将学校体育教育也推向了风口浪尖。为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我们要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必须坚决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将“健康第一”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首先,要根据中学生身体发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研究适合学校实际教学工作的规律,要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过程。其次,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突破和创新,现有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应由过去的“重视讲授”向“重视学习”转变,通过联系学校自身实际情况,探索一条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培养学生树立终身锻炼为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教师需要进行角色转变,体育课堂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促进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

(二)推进区域间体育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升级

充足的资金支持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重要支撑。目前对于贫困地區而言,缺少经费是制约其体育教育工作的主要因素。就我市而言,一方面,要增加偏远地区学校的体育经费的投入,区、县政府要在财政预算和教育资金中划拨一定数目的资金作为中学体育教学的专项资金,并且实行专款专用,重点在于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保证。区县政府在财政预算和教育附加费中应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中学体育工作的专项资金,以保证学校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另外,学校要转变观念,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学校自身优势,采取多种渠道筹集体育经费,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另一方面,自主开发体育器材,加强学校体育硬件建设。由于地区实际情况不同,个别地区财政资金确实比较紧张,没有充分的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这就需要学校教师按照国家对体育设施的要求,进行自主制作,并开展特色体育项目。另外,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对学校体育硬件设施建设的监督和评比,达不到标准的学校需要进行整改,以此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发展。

(三)构建中学体育教师综合素质培育长效机制

目前,中学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完善发展自己,提升自身各项技能,以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一方面,从思想上重视体育教学,要加强体育学科的实验和研究,克服传统教学思维带来的负面影响,要充分领会新课改的精神,紧紧把握改革方向,勇于用实际行动践行课程标准。面对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时,要认清体育课程的性质、把握体育教学的基本目标和理念以及体育课程的实用与娱乐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课程改革不偏不倚,正确发展。

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教师入职以前和入职以后的职业技能训练,不断提升业务能力,适应新课改,推动新课改的发展。一是体育师范生在学校就读期间,要系统学习并了解课改的内容和精神,并且要持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为将来的教师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对于在职教师而言,每个地区和学校都要长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工作,可以通过研讨会、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帮助体育教师理解改革的内容,并且通过交流学习分享各类成功经验,不仅可以增强体育教师课改的信心,也可以为课改提供人才支持。

(四)大力改革创新中学体育教学、考试评价体系

创新体育教学模式,走出新道路。在进行现有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够服务于体育课改。体育老师应根据我市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改革,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体现《体育与健康》的课程精神,迎合学校教育的现实需求。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观念必然打破陈旧的体育教学模式,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实现社会和学生的双赢。

加快体育考试和评价方法的改革。针对在教学中出现考试什么练什么的“应试”现象,必须加快体育考试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试方案,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平时的体育锻炼,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重视学生体育课平时成绩的同时,须以“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为基本理念,有效的将学习过程、合作能力、进步幅度进行综合的评价,确保评价体系的科学和合理。

参考文献:

[1]孙亮.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转变[J].学周刊,2014,(5)

[2]储纯.浅谈新课程下的中学体育教学[J].学周刊,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学体育教学教学理念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思考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