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实践

2017-12-20张为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初中地理问题

张为华

【摘要】初中地理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要求下,要求初中地理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能性,才能更好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实现高效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始末,以问题为导向,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就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作了相关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问题;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73-01

就我国当前初中地理课教学来看,依然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以老师为主,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这种教学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下,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而要想实现地理课高效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善于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思考,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

一、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作用的必要性

初中地理作为我国素质教育一部分,在育人育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来看,初中地理教学中还是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学生得不到发展,时间久了还会失去学习兴趣[1]。新课改下,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而要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必须借助有效的方法。对于初中地理这门科学而言,问题贯穿于地理教学的始末,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学生在问题探究、分析过程中提升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2]。

二、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发展学生主体性的策略

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初中地理课教学的重要任务,而要想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能力。

1.观念的转念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在这种教学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展,能力得不到提升,教学质量不高。以问题为导向,要想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教学过程中就必须积极转变观念,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高效教学。

2.课前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激发学习兴趣是关键。地理课理论性知识较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吃力、费劲,从而会失去学习兴趣。而要想更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必须做好课前引导,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而更好地方便学生学习[3]。如,在教学《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这一章节知识时,课前,教师可以选出两地区比较典型的城市,让学生对南北方城市地区的气候、河流分布等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这一章节知识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

3.合理提问

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问,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方式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4]。如,在教学《天气与气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采取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如首都北京是什么样的气候?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查阅资料,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从提问到解决问题,学生都处于主导地位,在这种教学下,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的提升能力。

4.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下,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重视,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初中地理课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5]。如,在教学《自然灾害》这一课时,教师可先提出一些自然灾害,让学生去探究这些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危害。然后让学生来讲解自己的探究成果,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点评。在这种探究式教学下,可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5.開展小组合作

所谓小组合作就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6]。如,在《地形和地势》这一章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有组长负责发言。根据每一小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任务,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可以使学生置身于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当中自我表现、自我发挥,让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必须确保小组分组的合理性,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信息有效的完成小组分配,从而发挥出小组合作的最大功效,让学生在不断的研究中学习成长,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初中地理教学在育人育才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主,围绕学生来开展教学,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地理课教学中,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分析问题、探讨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在在问题探究过程中星形成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伍晔凌.浅探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1):23.

[2]瞿伟芳.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03):48.

[3]顾燕萍.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J].考试与评价,2016,(01):134-135.

[4]任春兰.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华少年,2015,(27):63.

[5]张清华.初中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的途径[J].考试周刊,2015,(18):132.

[6]张民越.探究初中地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式与策略[J].中学时代,2014,(20):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初中地理问题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