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高职语文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
2017-12-20刘兴吉
【摘要】高职语文素质教育中的美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生活趣味,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在思想、感情、身心等多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而美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审美想象和审美联想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表现能力。
【关键词】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美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6-0016-01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既是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也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又甚为重要的课题。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因其对象的特殊性而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越来越职业化的教育过程中,因其对职业技能的强调往往容易忽略学生健康成长所必备的素养,其中美育素养的缺失是一个方面,高职语文素质教育恰恰可以有效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是巨大的。从事高职语文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高职语文素质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实用性和综合性很强。能说能写、善言会道只是一个方面,且已为大家所公认,故不再赘述。本文拟就高职语文素质教育中美育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诸位共同商榷。
一、美育教育的依据
一是高职语文课程标准有“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的审美感受力”“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的明确规定。美育教育如何通过高职语文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的受教过程中,思想和情操得以陶冶、升华,如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高职学生在思想、感情、身心等多方面全面健康地成长,是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二是高职学生需要通过高职语文美育教育提高审美素质。现在校学生丰富的情感世界决定了他们对美的、感性的东西兴趣浓厚,乐于接受。因此高职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使学生在人情物境中去认识美,感受美,理解美的真、善本质,从而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三是高职语文素质教育具有审美素质教育的先天优势。现行的高职语文教材,在文章的选择上,古代的、现代的以及切合现实的当代作品皆大同小异,都极富含审美教育资源,可以通过高职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对美的人物、美的事物、美的景致调动审美活动,获得审美体验,享受审美愉悦,从而陶冶情操。
二、美育教育的途径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从根本上说,美育就是对感性地呈现着的自身本质力量的肯定和发扬。它作为一种教育活动,能帮助人们从审美的角度获得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高职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展示文学形象为手段,用一篇篇文章绘出的多种艺术形象所组成绚丽多彩的人生画卷来吸引、教育学生,从而提高其审美能力。
《中国大百科全书》“从语文心理角度说,阅读活动就是从看到的言语向说出的言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是机械地把原文说出来,而是通过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从而把原文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这段话阐述了学生阅读的心理过程,即感知——理解——想象——表述,也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审美的过程。
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从审美心理过程看,审美感知为其首要。没有敏锐的感知,就无从把各类事物包含的丰富的美输入大脑,就象无音乐细胞的耳朵无从享受音乐的美妙旋律一样。
美感是一个人在自己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直观自身的心理活动。美感的直觉是动情的,美感具有愉悦性。审美情感直接渗入对象,渗入感受的整个过程,使审美直觉同时变成一种情感体验。正因为如此,审美感知有别于政治说教,审美感知由情感的推动而进入想象、创造,而趋向于理解。它以情感为纽带,将感性的与理性的,个人的与社会的多种成分统一在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之中。美感就其心理功能而言,是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所产生的动情的积极的综合心理反应,它以对于对象的直接感受为起点,经由包含想象、理解在内的主动领悟,使审美主体获得全身心的感动。美感形成的过程,有时尽管时间相当短促,却涉及感觉、知觉、表象、记忆、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因素,它就是多种心理功能综合活动的过程和产物。概括地说,审美感受是从感知到想象,再到理解、创造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和丰富的。
四、培养学生审美想象、审美联想的能力
如前所述,美感的形成与感知、想象、联想密切相关。文学艺术之美常常蕴含在生动逼真的形象描绘之中,艺术美的力量又决定于它的本质的揭示,要让学生领悟艺术美的本质,仅停留在感知是不行的,必须依赖于学生调动情感进行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一种用形象进行积极思维的创作心理活动,源于生活,但又不受时空限制,带有生动形象与间接概括性认识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描述进行想象、联想,在他们头脑中把感性的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再现某一事物的新形象,事实上,这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审美表现能力
“理解万岁”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而且它同样适用于高职语文教学中对形象美的感受,理解了才能深刻地感受,不理解的就不足以动心。为了让学生动心去感受,语文教师还须帮助学生把理性因素溶入直觉中进行形象思维。这里,需要教师对教学文章中美的形象作出相应的理性判断,让学生融入理性判断,潜心阅读,细心品味,从感性的直观感受到理性的深层判断,进而形成美的观念,以及对美的基本审视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达到我们高职语文美育教育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表现力方面,侧重于学生对作品的审美感受与评价,可以通过说的形式,包括评论或演讲,也可以通过写的形式,完成拟订的目标测试题,还可以进行辩论、讨论等等。在这一阶段,染是具有学生通过学习形成了自己的思想、观念,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渐趋成熟。
如此看来,高职语文素质教育是我们高职语文教育工作者二十一世纪面临的必须解决的课题,尤其应该转变观念,强化理念,落到实处作为根本。可以借鉴“两课”建设的成功经验,将高职语文纳入高职学生公共基础课程普及,发挥高职语文课程作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主渠道功能与作用。那种既把高职语文素质教育“以美育人”作为宗旨,常被挂在口上,又常在教育實践中流于说教的滑稽戏不能再演下去了。
参考文献
[1]王旭晓.美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中国大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朱乔森.朱自清文集[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4]沈从文.沈从文别集[M].湖南:岳麓书社,1992.
作者简介:刘兴吉,女,1966年8月7日生,汉族,毕业于重庆西南大学,副教授。现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及研究工作至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