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词“短”“断”考源
2017-12-20李静
摘 要:用“短”来表示“拦截”义在很多方言中都有体现,但“短”何以有“拦截”之义却少有人论及;除此之外,一些地区方言中还有表示“追赶”义的“断”,其本字亦未可知。通过文献论证,考证出表示“拦截”义的“短”本字当为“断”,其“拦截”义源于“断”之“截断”义;而方言中表示“追赶”义的“断”当是“追”的记音字。
关键词:短 断 方言词 本字
山东方言乃至很多方言中都存在“短”表示“拦截”义、“断”表示“追赶”义的说法,但究竟何以有“短”之“拦截”义、“断”之“追赶”义却少有人论及。本文通过文献考证,对“短”“断”方言义之来源略有所得,希望对方言词语的考释工作有所贡献。
一、“短”之“拦截”义考源
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日]《汉语方言大词典》的资料,“短”表示“拦截”义在很多方言中都有体现。
短:①拦截。江淮官话;西南官话。
②拦路抢劫。冀鲁官话;中原官话。
③截断(话语)。西南官话,四川成都。[1](P6167)
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昭人呼人逐贼曰短着。”[2](P47)筆者家乡山东沂源方言中也用“短”来表示“拦截”义。由上可见,“短”在官话方言中表示“拦截”这一义项很普遍,“短”能表示拦截义必有其历史渊源。但是查找古代字书,并未发现“短”有“拦截”义的解释。《说文解字·矢部》:“短,有所长短,以矢为正。从矢豆声。”《广韵》:“促也,不长也。都管切。”姜亮夫认为,“短”表示“拦截”之义乃“堵拦”之急言。“昭人呼人逐贼曰短着,当即堵拦之急言也。又当(挡)字亦有遮拦之意,音与堵通。”[2](P47)此说法缺乏证据,我们认为,“短”当为“断”之同音替代字。
《说文·斤部》:“断,截也。从斤。,古文绝。”“断”的本义是把条状物截开分成段。
(1)“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豳风·七月》)
(2)“断木为杵,掘地为臼。”(《周易·系辞下》)
(3)“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左传·昭公三十年》)
(4)“霜严衣带断,指直不能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以上“断”都是“把物体截开分段”之义,此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如“铅笔断了”“剪断绳子”等。物体被截开分成段则会导致物体断裂、不连贯,所以,“断”由本义又引申为“(使……)不连贯、断绝”之义。
(5)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尚书·盘庚上》)
(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8)“东南富饶之区的乡下人生命线的蚕丝,现在是整个儿断了!”(茅盾《故乡杂记》)
以上“断”都可以理解为“断绝、不连贯”之义。行人的旅途可视作抽象的条状物,旅途被断开则是受到了拦截、阻拦,所以,“断”又引申为拦截、阻拦之义。《汉语大字典》中“断”字条下有“拦截”的义项[3](P2175),《汉语大词典·斤部》“断”字条下也有“拦截;拦劫”的义项,并于“断道”一词下注“截断道路,阻塞道路”[4](卷6.P1084)。除此之外,还有“断路”的说法。可见,“断”确实有“拦截”之义。如:
(9)“便欲送玺,会曹操断道。”(三国·魏·曹操《上言破袁绍》)
(10)“周嵩嫁女,门生断道解庐,斫伤二人,建康左尉赴变,又被斫。”(《晋书·刘隗传》)
(11)“及虏引退,而洲上余兵万人,求输五百匹马假道,慧景欲断路攻之。”(《南史·卷二十五》)
(12)苦奈半夜雨天,又早遇强徒断路,诚所谓祸不单行也。”(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七回》)
(13)“无量佛,胆大强徒,敢断道劫人!”(清《大八义·第一回》)
以上用例中,“断道”和“断路”同义,均是“拦截道路”的意思。“断”有“拦截、阻拦”义也可从“截”的引申轨迹中得到佐证。杨琳在《训诂方法新探》中提出了词例求义法,即“利用一组词共有的发展演变模式来考求或证明词义的方法”“词例存在的对象最常见的是同义词,这是因为同义词具有相同的核心义素,往往也会有相同的语义组配关系,因而易于引申出相同的词义。”[5](P75)许慎《说文·斤部》:“截,断也。从戈雀声。”本义为割断。如:
(14)“截彼淮浦,王师之所。”郑玄笺:“就王师而断之。”(《诗经·大雅·常武》)
(15)“你截断天下人舌头,争奈无舌人解语何?”(《祖堂集·落浦和尚》)
以上“截”均用本义。可见,“截”与“断”为同义词。后来,“截”引申有“阻拦”之义,还有“截路”的说法。
(16)“逃去第三日,在京口地界五更天已被截路人打闷棍的打死了。”(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17)质急勒马回走,后面山僻窄狭处,亦有车仗截路,火光迸起。(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回》)
(18)“窃盗偷人没饭吃,截路强徒因着急。”(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
《汉语大字典》中,“截”下有“拦阻;阻挡”的义项[3](P1513);普通话中“截”还可以组成“截住”“截获”“截路”等词。如:
(19)一转念:我还得截道,如今和尤俊达闹崩了,我不截道拿什么去上寿呢?(单田芳《瓦岗英雄·第三十五回》)
(20)“因为你四叔奶宁愿相信你四叔爷是为去龙口接她而死的,你四叔爷那天是为了接她在路上碰上了截路的胡子。”(王鸿达《父亲的入党申请》)
(21)“怎么还没见着涂家村的正主儿,就已经叫几个截道的土匪弄得人仰马翻?”(周建良《抗命》第三十五章)endprint
由“截”有“拦截、阻拦”义,我们可以确定“断”的“拦截、阻拦”义就是由本义引申而来。只是随着语言的发展,“截”之“拦截”义渐占上风,而“断”之“拦截”义仅存于方言中。
表示“拦截”义的“断”在文献中也作“短”,只是文献用例相对较晚。
(22)“端的是甚妖精,他敢如此短路!”(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
(23)“你不过短路营生,为什么做这许多恶事?”(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
(24)“你既有胆子短路,你自然还有些武艺。”(同上)
“短路”与“断道”“断路”同义,均为“拦截道路”之义。
表示“截断、断绝”义的“断”在《广韵》中有“都管切”和“徒管切”两种读音,可知“断”本音为上声,根据古音“全浊上变去”的一般演变规律,“断”字在后代逐渐读为去声,今普通话即是如此。但是在有些方言中,“断”的语音没有完全符合演变规律,而是延续了“都管切”的讀音。在这些方言中,表示“拦截”义的“断”仍读本音上声,沂源方言和昭通方言就是如此,而沂源方言中上声调类的调值一般为44,所以,沂源方言中表示“拦截”义的“断”读为[tuan44]。如:说“走到一半就叫人家断住了”,即说在半路上被别人截住了,说“在这里断某人”即在这里等着拦截某人。由于年代久远,口耳相传的普通民众已不知表示“拦截”义的本字为“断”,于是借用现代汉语中读为上声的“短”来表示。
根据许宝华、宫田一郎(日)(1999)的资料:
断:拦截;堵截。①中原官话;②江淮官话;③西南官话;④湘语;⑤赣语;⑥客话。[1](5790)
这条资料表明现在很多方言中仍然存在“断”表示“拦截、阻拦”的用法,同时进一步印证了方言中表示“拦截”义的“[tuan214]”本字为“断”的可信性。
二、“追赶”义“断”之本字
除表示“拦截”义的“断”之外,很多方言中还有一个读为去声,义为“追赶”的“断”[tuan??]。这种说法在笔者家乡沂源方言中也存在。如:
(18)“你先走着,我等会儿去~你。”
(19)“他拿着巴棍子把他儿子~出来了。”
上例中“断”都相当于普通话里的“追赶”。安忠义《陇右方言词语疏证》:“打断,驱赶、轰出,也作‘断。”[6](P71)景尔强《关中方言词语汇释》:“断,驱逐、逼走、赶走。”[7](P81)许宝华,宫田一郎[日]《汉语方言大词典》“断”下有“追赶”和“驱逐、赶走”之义[1](P5790)。在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和晋语中都有分布。但是,“断”的“追赶”义“在‘断的固有词义系统中是找不到来源的,那么“断”之追赶义到底从何而来?杨琳《训诂方法新探》中根据上古微部元部发生语音交替现象(如《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嵬”“萎”“怨”通押),结合临夏方言中“凡是-n韵尾的叠音词,其第二个音节的韵母一般要发生音变,规律是-n尾脱落,韵腹变为一个舌位高的元音,声调变为轻声”的现象,认为“断”可能是‘追的音变记音字。[5](P121)杨文中对此观点论证翔实有据,我们深以为然。
三、结语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各种地域民俗文化。考证和阐释方言词语,对于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也多有裨益。通过文献考证分析,我们暂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方言中表示“拦截”义的[tuan214]的本字当为“断”,很多文献作品中写作“短”只是方言记音字;第二,方言中表示“追赶”义的“[tuan51]”,当是“追”的音变记音字,其本字应为“追”。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对了解方言词语的历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Z].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姜亮夫.昭通方言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6.
[4]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5]杨琳.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6]安忠义.陇右方言疏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景尔强.关中方言词语汇释[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8][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9][宋]陈彭年等.宋本广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10]王瑛.从元曲中几个“方言俗语”看元曲家所用语言[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9,(1):21-23.
(李静 天津 南开大学文学院 30007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