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与火交织的高原梦

2017-12-20尔玛梅吉

草地 2017年6期
关键词:黄河口语小说

尔玛梅吉

最初读到《巴颜喀拉的黄河》是在都江堰文学网上,当时因为是连载读得断断续续,这样的断续有点牵肠挂肚,让人越发产生想一读为快的冲动。今年春节后的一天,我接到马寿宇老师打来的电话说,《巴颜喀拉的黄河》正式出版了,当我拿着散发着油墨香的新书时,就一口气读了下来,《巴颜喀拉的黄河》所描写的地方,也正是我岀生并成长的地方,这样的阅读仿佛带着我重新回到了家乡。

读《巴颜喀拉的黄河》,就我个人来说,有三个非常鲜明的感受。

一是诗意化的语言,小说的开篇这样写道:“川西北的高原,野阔天高。黄河悄无声息地躺在草滩上,弯得磅礴,像大书的龙蛇,像一匹巨绢款款从天而降,”这样的开篇引人入胜。整部作品这样的描寫无处不在,语言简朴,优美,有些地方甚至有音乐的韵律。

还有一个语言特色,作者非常巧妙地使用了民间口语与俗语,这些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语言,一下子把读者带到了特定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将故事情节表现得更加灵动,更加真实。我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在藏区经常使用的一句口语:“窝呀”,意思是:是、对、好的意思,当我读《巴颜喀拉的黄河》时,这些口语第一次以书面的形式出现在我面前,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与自然,这就是语言的使用带给读者的冲击力吧。

很多人在读这部小说时也感受到了独特的语言魅力,可见,不同民族的写作对语言有不同的、别样的领悟。

二是人物形象的刻画。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来反映生活。这部小说中塑造的一个典型的人物就是阿英,这个麻风病人的女儿,在学校,在生活中处处受到冷落与歧视。人物来源于生活,通过作者的整理、提炼、呈现出来的时候,就比现实生活的人物更完整,更集中,更具代表性,更具有感染力。记得马老师说过,读了《巴颜喀拉的黄河》后,曾经有人问过他,而且是追问他,阿英到底是他的什么人,马老师幽默的说,你们去猜吧。从这样的反馈可以看出来,阿英这个人物的塑造无疑是成功的。

三是我感受最深,也最想说的一点是:作品中散发出来的浓浓的悲悯的情怀。这部小说是作者在当乡村教师时一段真实生活的记录与回忆,在物质匮乏,气候恶劣,生活动荡的年代,作者将他经历的苦难,还有与他同时代的人经历的苦难,以平视对等眼光来描写。对阿英,作者没有以老师自居,而是把自己放在与阿英同等的位置,去感同身受。作品中对人的生存际遇和社会的动荡变迁,表现出旷达而慈悲的胸怀,这也是这部作品最打动我的一点。无论身何在地,当你用悲悯之心去善待周围的人与事时,苦寒之地就变成了高阔之境。

高原的梦一半是冰,一半是火,冰与火在作者的内心融为一体,成为他流泪记下的欢笑,或是含笑记下的悲伤。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欢乐和悲伤似乎越来越少,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

过去,带给我欢乐与悲伤的是我家乡的明月和家乡的白雪,今天,带给我欢乐与悲伤的是《巴颜喀拉黄河》。

谢谢马寿宇老师,谢谢《巴颜喀拉黄河》。

猜你喜欢

黄河口语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倾斜(小说)
黄河
文学小说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
不在小说中陷落
看影视学口语
练习口语的一些小提示
渡过黄河看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