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北薅草锣鼓探微

2017-12-20杨永平

艺术评鉴 2017年22期
关键词:川北锣鼓劳动

杨永平

摘要:川北薅草锣鼓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社会中孕育出的璀璨的文明成果之一,是应农事生产而产生的一种非常成熟且程序化了的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川北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它将民间文化与音乐融入艰苦的劳动中,其内容丰富,曲调简约明快,唱打方式真率、质朴,口头传唱歌词万余首,文化含金量极高,是川北山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历代先贤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被比作民间音乐文化的“七里香”。

关键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北薅草锣鼓

中图分类号:J63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018-02

川北薅草锣鼓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一种应农事生产而产生的民间锣鼓说唱艺术形式,是千百年来川北山区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孕育、发展、传承下来的古老的、具有浓厚生活情趣的民族民间艺术形式,其原生态民俗文化内涵与演唱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川北薅草锣鼓产生的历史渊源

川北薅草锣鼓起源何时,何人开创,从已知的文献查阅、田野调查、传承人走访均未得出明确的答案。与之相关的信息,是根据川北薅草锣鼓国家级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王绍兴从清末和民国时期保存下来的民间手抄本和老艺人口授心传唱本中的叙述:“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之乾坤,神农五帝尝百草,轩辕黄帝制衣襟,治公和尚植五谷,植下五谷养凡民,养下凡民他懒惰,种上庄稼不寻草,牛魔王一见生了怒,随带草籽下天庭,南天门上撒一把,普天之下草纷纷,那时才兴锣鼓会,秦朝起始到而今。”从此唱本中透露出的信息来看,川北薅草锣鼓似乎源于秦代;又根据包谷(川北薅草锣鼓是在薅包谷二道草与黄豆草时演唱)从原产地古巴传入中国,约在1511年前后,即明朝后期,据这些信息推论:“川北薅草锣鼓源于秦代,兴于元末明初”。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我国实行农村合作化,农业大集体劳动,使这种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1]。

二、川北薅草锣鼓产生的地理与生产背景

川北薅草锣鼓主要分布在四川省广元市四县三区境内,其中以青川县薅草锣鼓为典型代表。青川薅草锣鼓遍布全县37 个乡镇,其中以板桥乡、大坝乡、青溪镇、三锅乡、瓦砾乡、茅坝乡6个乡镇的薅草锣鼓最具特色[3]。青川县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川、陕、甘结合部,农户大都住在半山腰,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地广人稀。过去,只能以种植黄豆、包谷等杂粮为生。每逢薅草时节,满山遍岭的包谷与黄豆,为了保收成、抢季节与时令,解决独户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劳动人民创造了相互换工、协作进行集体劳动的形式。青川农村以玉米为主要大春粮食作物,玉米从春种到秋收需要锄草两次。每年7、8月份,在玉米长到半人高“出天花”之前,需要薅二道草,同时培根防倒伏。因为是伏天,天气酷热,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玉米叶子时常刮破脸、手、脖,疼痛无比,其痒难忍),川北劳动人民创造出了“薅草锣鼓”(薅黄豆草时也使用),老百姓又称“撵锣鼓草”“打锣鼓草”“薅锣鼓草”,以减轻肌肉疲乏,鼓舞劳动热忱,提高劳动效率。

三、川北薅草锣鼓的演唱内容与程序

川北薅草锣演唱内容极其丰富,包罗万象,喜闻乐道,口头传唱的歌词万余首,歌词讲究押韵,中间按需加入衬词。通常每乐句2小节,上下句之间8小节锣鼓连接,每曲曲首大都有一个自由、短小的引子,节拍以2/4为主,音域多在6度以内,也有八度的。从演唱内容的角度划分,属于民歌中的劳动歌曲,唱词字数主要有五字谱(主要用于说白)、七字谱(主要曲谱)和十字谱。演唱过程有固定的程序,按照一天劳动的过程包括七个部分。1.牵线子:清早出工时,歌手敲响锣,众人闻声集合,紧随其后,在山间小道形成一线,所以称为牵线子。牵线子过程中一般无唱词与说白,最多加几声“出工了呦——”的吆喝声。2.扎盖子:又称“起歌头”或“排歌头”,相当于“引子”或“開场白”,无固定曲调,一般使用诵唱,歌词五字句和七字句居多,也使用其他字数的唱词,但是必须押韵。3.安五方:又称“拜五方”或“请神歌”,祈求神灵保佑,劳动顺利,庄稼丰收,所请的主神为太阳神,核心神是土地神,必请的是五方神(即东、西、南、北、中五方,取所有神灵之意)。将五方、五神、五行、五色、五味、十天综合在一起编成唱本,拜敬祈福,有时直接拜天、地、人,祈求天时、地利、人和。4.说正文:又叫“唱正文”,指“唱书”或“唱本”是川北薅草锣鼓的主体部分,占用大部分时间,可以拿着唱本边看边唱,不识字这就只能靠背唱。正文内容极其复杂有:①叙述薅草锣鼓相关物件(如唱本、锣鼓、出锄头等)来历的内容;②知识性(天文、地理、历史、起居等)、故事性的唱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劝世警言、劝人向善、孝敬父母、劝人莫赌、树立榜样等),完全成书的唱本;③民间口头流传的固定格式的七字或十字文,大都是山歌,爱情为主要题材,也有毛泽东的七律七绝,郭沫若的七言诗等为内容的。5.耍歌:又称“取笑堂歌”“耍歌子”,一般在下午演唱,演唱内容部分是世代口传心授下来的,大多则是即兴演唱的,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山歌子、拆字歌、情歌、劝孝歌、怀胎歌、训字歌、盘歌、扯白等,其目的是搞笑逗乐以分散注意力,使繁重的体力劳动在歌声笑声中得以继续进行。在“歇二道气”之后,耍歌子进入了高潮部分,“客们”参与其中,演唱形式主要有“盘歌”(歌郎与联手一问一答,高潮时一领众合)、搭飞火(接唱或是对唱)、猜梦影儿(猜谜语)、展言子(歇后语或是顺口溜)、说四言八句等。有的“耍歌子”内容是漫无目的的调侃乱扯,又被称之为“扯白”。6.尾歌:又称“收工歌”,主要内容是“送神”(早上请来的诸神一一恭送回去,留下山神土地守护庄稼)、收工号子、安排明天的工作。7.办交接:贯穿在整个薅草锣鼓演唱与劳动过程之中,起提醒、警示、鼓励、安排作用,“歌郎”用风趣幽默、和谐自然的唱词穿插在各个需要的位置,“办交接”能够真正体现出“歌郎”的水平与演唱功夫。

四、川北薅草锣鼓的曲式结构

川北薅草锣鼓的曲式结构整体由歌头、正歌、耍歌、尾歌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是由上下句组成的单曲体分节歌结构,上句羽调式为主,下句徵调式居多,每唱完一个上下句就用一排方正锣鼓点子连接,起到伴奏与烘托气氛的作用,多个独立的单曲体构成联套体结构。1.歌头:包括扎盖子和安五方两个部分,特点是旋律优美舒畅,唱腔委婉动听;2.正歌(唱正文),篇幅虽长,但仍是上下句结构,节奏近似劳动律动,旋律舒展平稳,唱腔古朴悠远;3.耍歌,以说白和山歌为主,节奏自由,诙谐幽默;4.尾歌,包括送神歌和尾声,节奏自由舒展,绵绵悠长。

五、川北薅草锣鼓的表演形式

川北薅草锣鼓表现形式有两种:一人击鼓,一人敲锣,称为单锣鼓;单锣鼓中加入一人敲马锣叫做夹锣鼓。敲锣者被称为“歌手”“唱歌郎”“歌郎”,演唱中自称为“学生”“笨嘴”,多为本地方有知识、有威望的老者。“歌郎”在数十人的薅草队伍中起指挥作用;鼓者多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被称为“联手”“同路”或“老师”,锣手和鼓手角色可以互换,但是其他人甚至连鼓和锣都不能摸一下。参加薅草的人被唱作“客们”,锣手和鼓手头戴草帽、肩搭汗巾,组织、指挥、检查、督促整个一天的劳动,唱歌与锣鼓交替进行,有固定的调式打法和唱法,从早到晚不唱重歌。

六、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

川北薅草锣鼓一直用口傳心授的方式传承,曲调别具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被比作川北民俗文化中最为醇香扑鼻的“七里香”。为挖掘、传承、保护川北薅草锣鼓,解放后,几代文化艺术工作者不辞辛苦,踏遍青川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亲自参与薅草锣鼓的劳动中,向老一辈 “歌郎”“联手”虚心请教,整理了一大批老艺人们口传心授的珍贵音视频、文字、曲谱、唱本资料。青川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川北薅草锣鼓艺术团,在广元市、四川省,杭州、嘉兴、绍兴、宁波等地演出,深受欢迎与喜爱。2006年6月2日,川北薅草锣鼓被国务院正式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川北薅草锣鼓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川北薅草锣鼓在已很少使用,老歌手相继去世,年轻一代对此兴趣不大,后继人缺乏,使这一川北人民创造的罕见的,具有极高文化含金量与学术研究价值的艺术形式频临灭绝的危险。期盼政府、社会团体、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高校、学者关注川北薅草锣鼓,使这一川北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历代先贤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敬远清.川北薅草锣鼓[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

[2]王姝.川北薅草锣鼓让劳动更快乐[N].广元日报,2006-07-25:(05).

[3]周萱.“川北菇草锣鼓”上榜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N].广元日报,2006-06-07:(01).

猜你喜欢

川北锣鼓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近四十年川北大木偶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热爱劳动
川北皮影艺术的新媒体传播路径思考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薅草锣鼓,田间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