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乐园与最后的梦乡
2017-12-20
宇宙运转不息,太阳再次到达黄经240°,小雪节气如期到来,古老的大地之上,寒风呼号,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
手握2017年最后一期杂志的样稿,在这个万物萧条的寒冷节点,我们欣喜于即将奉献的一个温暖而活力盎然的话题——社区保护地。
或许这个语词,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有些陌生和偏知识化。
“包括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和文化价值,通过习惯法或其它有效途径,由原住民和当地社区自愿保护的自然的或人工改造的生态系统。”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原住民和社区保护地的定义。
从字面上看,这个由社区基于传统习俗或习惯法自愿管理的社区保护地遍布全球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和文化形态,有点过于理性和冷冰的感觉。但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时时摩挲的故园山水,它可能是一个又一个富有乡土生命和神灵气息的熟悉语词,其实那就是一个个鲜活而实在的社区保护地:“他们与周遭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紧密相连,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生产、生活、传统知识、精神需求、文化习俗都与这些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交织在一起。”
社区保护地提供稳定的食物来源、清洁的水源,防止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或宗教信仰,抵御外界的威胁,保存自己的政治、文化、經济的自治,基于社区传统的风俗、文化、规则等习惯法来治理。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充分采纳了地方社区、妇女、原住民和脆弱群体的意见。
我们的祖先和邻里共同构建的星罗棋布的充满自然和社会智慧的人类乐园和庇护之所,恐怕是地球上最古老也最有生命活力的保护模式。
在现代化大潮裹挟下,资源开发、土地侵占、被强行并入保护区、气候变化、乡土知识破坏、文化传承断裂、内部治理机制丧失……社区保护地正面临着致命威胁。
199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UNDP GEF SGP)成立,致力于支持原住民和社区保护以及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在地行动。
UNDP GEF SGP中国项目自2009年以来,在云南、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地先后支持了21个社区保护地。这些社区保护地都处在中国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和生态最脆弱的地区,保护着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生物多样性。
让这种最古老的保护地在地球上焕发长久的青春,确保原住民和社区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权利,可以有效地对抗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期望《中国周刊》本期“社区保护地”专题报道,能够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微观借鉴,对宏观政策的制定有所影响,对社区民众提供具有保护价值的认同。
在我们绝望、欢欣、回忆和梦想的时空之中,社区保护地都是葱绿婆娑、富有活力的回望坐标,有如祖先温存的手掌,时刻呵护和抚慰着我们的梦乡,照耀我们回归故园的路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