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刍议
2020-10-30吴义民
吴义民
摘 要:该文介绍了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黄山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关健词:自然保护地;建设与发展;黄山区
中图分类号 S759.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9-0086-03
自然保护地是指通过法律及其它有效方式用以保护和维护生物多样性、自然及文化资源的土地或海洋。我国自然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等。自然保护地是当地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是生态建设的核心载体,建设和发展好自然保护地是贯彻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和建设美丽家园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1 基本情况
黄山区共计8个自然保护地,其中国家级2个,为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省级4个,为九龙峰、十里山自然保护区、黄山樵山森林公园、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县级2个,为黄山天湖山、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按类型分,自然保护区4个,森林公园2个,湿地公园1个,风景名胜区1个。全区8个自然保护地总计面积为63401.65hm2,其中重叠面积达19284.92hm2,即实际面积为44116.73hm2,占黄山区国土面积1775km2的25%。近十几年来,黄山区加强自然保护地建设与管理,自然保护地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护全区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以及建设黄山区美丽中国先行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1.1 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形成 各自然保护地基本设立了管理机构,确保“事有人管,事有人做”。太平湖风景名胜区设立了太平湖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编制人员达25人;黄山国家森林公园设立了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编制人员15名;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设立了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编制人员5名;九龙峰、十里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均设立保护区管理站,编制人员各为5名;黄山樵山森林公园设立了黄山樵山森林公园办公室,编制人数7名;黄山天湖山、西溪县级自然保护区因其四至范围均分别位于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内,日常管理工作分别由上述国家级保护地管理机构代为管理。所有自然保护地均配备了专门管理人员,实现了管理有机构,工作有人抓。
1.2 管理制度逐步完善 《黄山市太平湖风景区条例》2018年经黄山市第七次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通过;安徽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完成“一区一法(管理办法)”立项、审查等工作,报区政府批准实施;各自然保护地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进一步明确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和工作程序,使自然保护地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1.3 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九龙峰等自然保护区运用生态定位监测、移动网络、视频监控、红外线相机等现代科技,基本实现资源监管智能化,管护效果倍增。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以一系列严格保护和管理措施,自然保护地已成为野生动植物最主要的栖息地、生长繁衍地。
1.4 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以自然恢复为主,辅以必要的人工措施,通过实施封山育林、补植补造、退耕还湿等,开展自然保护地内脆弱地、受损地、重要功能区的生态修复,使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恢复。
1.5 关注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社会氛围逐步形成 各自然保护地经多年深入开展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普法和宣传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认识到保护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支持和参与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事业,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 存在主要问题及原因
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在建设和管理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保护生态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管理和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面积交叉重叠情况严重 全区自然保护地重叠面积达19284.92hm2,占各自然保护地总计相加面积的30%。除九龙峰保护区、十里山保护区不与其它保护区范围重叠外,其它6个自然保护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面积重叠现象,其中太平湖区域有4个自然保护地基本交叉重叠,即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基本包含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黄山西溪湿地自然保护区包含大部分樵山森林公园;黄山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包含黄山天湖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区域面积的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的重复设立,使同一区域功能定位交叉与矛盾,造成多头管理,功能不清,权责不明,给自然保护地管理徒增矛盾,给自然保护地建设带来较多不利因素。
2.2 历史遗留问题比较突出 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有乡镇建成区3个;其它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村民居住,保护地中有村庄、茶园、菜园以及耕地等,村民以获取生活所需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给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带来较大压力。多个自然保护地存在产权、经营权、林木采伐权等历史遗留问题,如九龙峰保护区内有流转到户人工商品林650hm2;十里山保护区商品人工林120hm2;太平湖风景名胜区有人工商品林1707hm2。人工商品林是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矛盾比较尖锐,亟待争取国家政策和结合实际统筹协调予以解决。
2.3 自然保护地承载自然资源保护的压力加大 自然保护地为资源丰富、生态区域重要之地,也是环境优美、景观最佳之处,是投资旅游、房地产、休闲康养、农家乐等的良好兴业之地,常受到投资商的青睐。部分乡镇、村为发展当地经济,常将保护地作为投资开发的首选,过度开发利用必将对自然保护地造成污染和破壞。近几年来国家环保政策力度加大,各级政府对自然保护地的保护也日趋重视,保护地范围的开发利用有所缓解,但保护地原有开发项目的运营及维护,以及保护地邻近周边项目开发建设的增多,使得保护地承载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越来越大。
2.4 基础设施较为簿弱 黄山区各自然保护地普遍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和簿弱的情况,主要为大部分自然保护地未建立专门的管理哨所,也未健全检查(巡护)岗哨;受经费等因素影响,大部分自然保护地巡护人员不足,监测监控、巡护装备和技术手段落后,不能及时有效发现情况和避免问题的发生。部分自然保护地受经费、规划、范围调整等各种因素影响,勘界立标工作还没有很好完成;规划到期未能及时继编和修编。管理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未配齐配全,部分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人员为地方政府兼任,技术工作大多由当地林业站人员临时解决和完成,保护地的管理、保护和标准化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
3 对策及建议
3.1 整合优化全区自然保護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重叠等问题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自然保护地的相关政策,整合优化全区各类自然保护地,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面积重叠和机构重复设立等问题。以国家自然保护地相关政策为导向,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在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下,按照同级别保护强度优先、不同级别低级别服从高级别的原则进行整合,解决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面积重叠、机构重设等问题,做到1个保护地、1套机构、1块牌子。根据黄山区自然保护地实际,全区8个自然保护地可优化整合为4个,即太平湖区域的太平湖风景名胜区、太平湖湿地公园、黄山西溪湿地及黄山樵山森林公园整合为1个自然保护地,黄山国家森林公园、黄山天湖山县级自然保护区整合为1个自然保护地,加以九龙峰、十里山自然保护区,共计4个自然保护地。
3.2 推进各自然保护地历史和现实性问题的解决 在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同时,在“尽划尽划、尽保尽保”的原则下,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生态廊道连通性的前题下,将自然保护地内城镇建成区、成片集体人工商品林、集中较大面积村庄建设用地、以及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调出,将自然保护地周边生态功能强的成片天然林、公益林划入,以解决历史遗留和现实矛盾等问题。对确实一时无法解决问题,一是加大宣传和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宣传自然保护地重要意义和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当地居民保护的意识,取得他们谅解和支持;二是积极对上争取国家相关补偿政策,给予当地居民相应的生态补偿,提高居民自觉保护的积极性。
3.3 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委托管理自然保护地的有效模式 九龙峰自然保护区委托社会公益组织-桃花源基金会,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保护区投入和建设明显加大,不仅有效解决了保护地建设经费不足等问题,保护区管理也逐步走上规范化轨道:建立了保护区智能巡护系统,自然生态资源得到更好保护;开展了环境教育、生态体验、生态科学等生态实践活动,丰富了自然保护地的保护理念,扩大了自然保护地社会影响力。九龙峰保护区委托管理的实例说明,社会公益组织委托管理保护地是可行的。在保护优先、有效监管、严守法规的原则下,可积极探索和推进社会公益组织委托管理自然保护地的可行模式,促进自然保护地更好建设与发展。
3.4 加大对自然保护地投入力度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自然保护地管理和建设投入。当前应积极对上争取国家相关政策,着重加大对自然保护地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力度:完善整合优化后自然保护地的勘界立标工作,确保各自然保护地四至范围明确、界线清楚;及时开展保护地的资源本底调查、总体规划的继编和修编工作,规范自然保护地管理和建设;建立健全各自然保护地管理哨所和检查岗哨,加强对自然保护地监测监控、巡护装备的投入与建设,逐步建立起自然保护地内流动人员的实时监控、自然资源的红外监测、巡护人员的全境监护的全覆盖监测监控和巡护网络系统;完善保护地管理机构设立,配齐配全机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适当增加巡护人员,保障经费供给。
3.5 积极探索建立保护地互利互惠的社区共建共管机制 编制社区共管规划,通过合法合规的运作,改变保护地原住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让村民承担起保护地“生态护林员”“劳务输出员”“共建共管员”等角色;积极探索开展“共建共管”项目,生态反哺社区,逐步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化解社会矛盾。在自然保护地和当地社区可持续发展合作模式下,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实现生态资源共建、生态成果共享。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