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
2017-12-20梁琼珍高燕萍
梁琼珍 高燕萍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效果
梁琼珍 高燕萍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简化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可加快康复进程,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理想方式之一。
急性期脑出血;程序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3.017
急性期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突发性破裂出血而引起的综合征,临床以保守治疗为主,但保守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1]。但由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危险因素均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本研究将程序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04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45~73岁,平均(67.2±3.5)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34例,其他16例。观察组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44~72岁,平均(68.1±3.4)岁;出血位置:基底节区36例,其他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出血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以降低颅内压、控制血压、防治并发症为主,嘱咐患者配合治疗,按时按量用药,加强病情监测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组建程序化护理干预小组。由急诊科、心内科、消化内科等医护人员组成,并进行培训、考核。(2)建立程序化护理干预表。根据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程序化护理干预表的内容,由责任护士负责记录。(3)程序化护理干预表实施。在家属同意对患者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后,签署知情同意书,开出关于程序化护理干预表,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勾选相应的项目,及时记录执行情况,做好交接工作;由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治疗、检查的预约时间,及时接患者至治疗室、检查室,在治疗过程中,责任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配合治疗,并对执行项目打钩;在治疗或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自主呼吸功能恢复情况,由观察室护士负责看护,在患者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后,将患者送回病室,由责任护士负责日常护理;定期由程序化护理干预小组组长负责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存在的护理问题,征求护士、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制定解决方案,并加强指导、培训、考核等。(4)综合评价护理效果。在程序化护理干预过程中,由程序化护理干预小组成员分析患者的护理效果。(5)总结反馈。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分析程序化护理干预方案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程序化护理干预方案进行调整,进一步满足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护理需求,具体流程见图1。
图1 急性期脑出血的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流程图
1.3 观察指标 以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FMA评分、BI评分;其中FMA量表的评分内容包括上肢坐位或仰卧位、下肢仰卧位、坐位、站位、仰卧的运动功能,分为完全不能进行、部分完成、无停顿地充分完成3个等级,分别评分为0,1,2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运动功能越好;BI指数的评分内容包括大便、小便、修饰、用厕、进食、转移、活动、穿衣、上下楼梯、洗澡,分为不能、需帮助或自理2个或3个等级,分别评为0,5,10分,得分越高,表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越好[2-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住院时间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注:1)位u值,2)为t’值,3)为t值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和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且进展快,若未能采取有效治疗,预后较差,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制定标准化、整体化的护理干预计划,在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程度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护理服务[5]。与常规护理干预相比,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更注重护理实践,为患者提供了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且具有规范化、连续性和主动性等优点。表1显示,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例数、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与马欣[6]的研究结果相类似。
在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中,通过建立程序化护理干预小组,由责任护士、陪检护士、观察室护士等分别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工作,且制定程序化护理干预表,保证各个护理环节均得到执行,对于减少护理安全盲点具有积极作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具有严格的护理流程,除加强常规护理外,可进一步明确分工、合作,保证各项护理工作有序开展、落实,促使护士加强学习,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更加注重实践,避免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根据患者的护理需求和程序化护理干预表内容,有目的、有预见地给予护理干预,进而提高护理质量[7]。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FMA评分、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这充分说明了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应用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可加快其康复,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发生,可作为提高护理质量的理想方式之一。
[1] 陈若扬.程序化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和意义[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8):981-982.
[2] 徐留庄,赵 华.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5):165-168.
[3] 陈 卓.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8-159.
[4] 王 静.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4):241-242.
[5] 康菊华.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7):14-16.
[6] 马 欣.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28-229.
[7] 李月琴,蒋丹凤,宫 晔.程序化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师,2014,52(5):92-94+97.
528400 中山市 广东中山市人民医院
梁琼珍: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8-02)
(本文编辑 肖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