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打造食责险“宁波模式”
2017-12-20李莉王昉
文 / 李莉 王昉
宁波市积极探索,创新构建了食责险“宁波模式”。通过运用保险工具,开展区域食品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化解食品安全事件民事责任纠纷,并借助保险公司行业和人员优势开展风险巡查,作为监管部门的“第三只眼”,充实基层监管力量,提升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水平。目前,全市已实现食责险全覆盖,累计保费2833.84万元,保额52亿元,赔付335笔,金额21.7万元。
实施“三步走”战略 实现全覆盖
宁波市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分步实施、注重服务”的原则,分三个层次逐步推进。
第一步:构建公共领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服务体系,由政府出资,设立食品安全责任风险管理基金,以“保本经营”为原则,为城乡居民提供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2015年,首个全国区域性公共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落地宁波鄞州区,政府出资300万元为建筑工地食堂、各类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农村集体聚餐点、经营面积在15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场所、农贸市场、文化经贸活动及其他重大活动期间的集体就餐,以及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认定的或定性为输入性、区域性的群体性食品中毒事件等投保,用以保障辖区内的民生公共领域食品安全,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相关人员即可获得每人最高15万的经济补偿费用。截至目前,全市10个区县(市)及5个功能区全部实现公益险投保,涉及10余类生产经营主体,有效保障了800多万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第二步:构建“1+X”食品安全商业保险体系,通过为企业“量身定做”保障方案,引导和鼓励企业自愿选择、自主投保商业性保险。其中,鄞州区、海曙区、奉化区等地政府每年出资100万~150万元,给予商业险投保企业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加大商业险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全市有388家知名食品加工、餐饮企业投保了商业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8亿。
第三步:突出民生重要领域和食品安全风险高危行业,拓展食责险覆盖维度,提高相关行业的准入门槛。如奉化区尝试旅游食责险,引导溪口雪窦寺的45家大中型餐饮企业购买食责险,明确因不安全因素导致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均在保单之内,为游客的食品安全增添了一份保障。
首创运营中心 参与社会治理
宁波食责险还在服务模式及事前防范上进行创新,特别是在事前防范上,切实体现了保险公司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全国首创“宁波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运营服务中心”,该中心是经民政局注册的从事公益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是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运营中心由宁波市食责险共保体配备专职人员11名,具体负责全市食品安全责任险推进、业务指导和相关服务工作。同时组建近500名保险公司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业队伍和协管员队伍,与属地网格员绑定,协助监管部门开展联动巡查,并研发使用“宁波市食责险风控系统”,搭建监管部门与保险运营中心之间的信息渠道,通过协管员移动端数据上传、系统自动生成检查结果统计表,第一时间将发现的风险隐患、问题线索反馈至监管部门,实现数据及时对接、信息充分共享,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甄别及防控水平。截至目前,该团队已累计开展现场巡查6820次,上报232份风险巡查建议书。
推广商业险 强化社会责任
在公益险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宁波市继续加大商业险推进力度,预计通过三年的时间,使商业险覆盖宁波20%的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1+X”的商业险也因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受到了肯定,如为大梁山啤酒、欧文蛋糕量身定制了杂质投诉附加险,为啤酒企业提供玻璃酒瓶爆炸保险等。
目前,商业险的保费主要按照面积测算,例如面积在500到3000平方米的餐馆只需要缴纳3000元/年的保费。以海曙区南塘老街闻宝阁为例,该店年交保费3000元,因同时享受海曙区给予年保费40%的政策补贴,商户仅需支付1800元/年的保费。闻宝阁的老总表示:顾客来自天南地北,甚至还有很多外国人,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必须要做到位,购买食责险也是加强食品安全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