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形势和对策探讨

2017-12-20王朝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7年7期
关键词:食品药品案件监管

文 / 王朝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党中央、国务院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重大的基本民生问题、重大的经济问题、重大的政治问题进行统筹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必须坚守的三条底线之一进行安排部署,各级各级党委、政府,坚持对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综合治理、不断发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是,影响和制约食品药品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的仍未得到根本解决,贯彻落实中央“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任重道远。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的食品药品安全面临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六个方面。

一是制假掺假、欺诈经营案件频发。近年全国查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案件数量一致处于高位,2015、2016年案件数均超过两万件。全国范围不是爆出大案,如2015年南京“7.21”特大生产假冒保健食品案;2016年爆发的山东疫苗非法经营案、合肥瑞成医药公司生产销售假疫苗案;2017年初爆出的天津独流镇调味品“造假产业”案等;2017年6月浙江东阳破获亿元假化妆品案件,均引起社会巨大震动。

二是源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从近年四川省抽检数据看,大米中镉、蔬菜中铅、茶叶中铜超标等时有检出;蔬菜水果中检出滴滴涕、多菌灵、毒死蜱、克百威等农药;水产品中检出氯霉素、孔雀石绿、结晶紫、硝基呋喃、喹乙醇等禁用物质;畜禽肉中恩诺沙星超标,并检出沙丁胺醇、氯霉素等禁用物质;豆芽零星检出吲哚乙酸及4-苯氧乙酸等禁用物质。

三是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时有发生。2014年,四川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7万件,移送司法机关358件,配合司法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03人。2015年,立案查处违法案件2万余件,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19件,配合抓获犯罪嫌疑人95人。2016年,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案件2万件,移交司法机关264件,配合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78人。可以看出,尽管我们保持了严打的高压态势,但涉及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仍时有发生。

四是各种虚假信息加重了公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担忧。“钩虫猪肉”“速成鸡” “塑料紫菜”“塑化剂面条”“棉花肉松”等食品谣言充斥网络,严重损害食品药品公信力;食品添加剂被严重妖魔化。

五是社会共治格局尚未完全形成。从国际食品药品安全发展史看,要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最重要的途径在于动员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治理,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巨大差距,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失信惩戒制度还不完善,社会力量没有广泛动员起来,行业组织自律约束作用发挥不够等等。

六是监管体制需进一步完善。这些年,部分省市深入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初步构建起从省到市、县、乡、村的五级监管体系,但离中央建立统一、权威的监管体制的要求还有差距。

对策与建议

治理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创新的思路、务实的举措和坚强的保障。

首先,全国一盘棋,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理。一是健全法律体系。制定《食品储存运输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范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工作,推进食品药品国家标准制定,并与国际食品药品标准接轨,以适应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二是加快立法修法进程。《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工作应尽快完成,督促还未完成“三小”监管立法的省级人民政府尽快出台《三小监管条例》;尽快修订《药品管理法》,以适应新的监管形势;尽快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解决与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不配套的问题。三是狠抓执法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公安部门要针对病死肉、地沟油、食品药品造假、欺诈经营等行为,加大行刑衔接力度,严惩公布一批重案,形成巨大震慑。

第二,推动责任落实。落实“地方政府负总责”要求。充分发挥食安办牵头抓总和考核评价指挥棒作用,对地方政府在经费保障、队伍建设、能力建设、治理效果方面加大考核力度,倒逼各级地方政府要把食品安全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健全问责追责机制、约谈机制和挂牌督办机制,促使地方政府摈弃地方保护主义,凡是食品药品企业产品经常出问题的,或者出现严重问题的,要约谈地方政府负责人。将食品药品安全状况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班子任期政绩考核范畴,为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建立制度保障。

第三,持续改革创新,提升治理能力。一是着力提升技术支撑能力。大力实施信息化工程,实现智慧监管。打造全国监管信息大平台,整合政府部门、企业间海量数据,实现部门之间、部门内部、上下层级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运用大数据、云计算、追溯体系、在线查询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第三方检测机构,作为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监督力量。第三方检测机构不仅可以承接政府委托任务,而且可以面向社会开展检测服务或开展监督检测。二是建设诚信体系,要由政府牵头,明确主体主责部门,按照中央深改组顶层设计要求,尽快制订诚信约束具体操作办法,让诚信机制建设落地,结合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基础性工程统筹实施。建立更加务实可行的激励措施,动员社会公众参与食品药品安全治理,重点在优化投诉举报制度,建立完善企业吹哨人制度,重视网络投诉。运用好媒体曝光和教育功能。继续强化信息公开,建立舆论监督和曝光机制,坚持把违法案件、违规产品在媒体公开,让违法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强化正面宣传、科普宣传、法治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三是助推食品医药产业发展。抓实“放管服”改革要求,助推产业发展。合理划分省市县大事权,提升精准监管、精准服务水平,营造良好发展氛围,减少企业制度性成本。

第四,强化组织保障。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的具体成效取信于民,以担当诠释忠诚。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在干部。要培育一支专业化的检验检测技术人才队伍。要实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人才战略,改革职称评聘、工资待遇、绩效考核机制,职业荣誉等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加强奖惩激励,根治“庸懒散浮拖”顽疾。容错纠错与督察问责并重,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猜你喜欢

食品药品案件监管
一起放火案件的调查:火灾案件中的“神秘来电”
2019—2020年晋中市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分析及建议
“左脚丢鞋”案件
2017食品药品监管大事记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征订启事
HD Monitor在泉厦高速抛洒物案件中的应用
监管
3起案件 引发罪与非罪之争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