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化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思路

2017-12-19甘健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

甘健

【摘要】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威胁,面对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教学中加入环保内容、提升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很多教师的共识。化学元素是导致环境恶化的原因之一,因此绿色化学理念逐渐被提出并投入使用。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接受新鲜事物,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入绿色化学理念能够收获较好的效果,因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让高中学生对绿色化学理念有着足够的了解,可以在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中对其进行合理使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绿色化学理念;渗透思路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237-01

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带动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保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提升学生环保意识,增强学生环保能力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门也对各个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加入环保知识,保证学生对此类知识的了解与应用。绿色化学理念可以被理解为化学知识与环保理念的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并懂得将此类知识在学习与生活中进行合理的应用。

一、高中化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必要性

对于我国高中化学教师而言,绿色化学理念一直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教师只知晓大概含义,不了解其中详细内容,无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理念,导致高中学生对相关知识也是一知半解。探究物质的性质、构成、变化规律以及具体应用是我国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无法对与绿色化学相关的各类知识进行了解。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中化学教师注重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学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这就导致学生接触绿色化学理念的机会较少。

环境问题是当前困扰人类的主要问题,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环境污染的速度,我国面临着极为严峻的环境形势,与之相对应的是国民环保知识的匮乏与环保意识的欠缺。而高中学生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很快接受新鲜事物并且对其进行利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身边民众。因此,在高中化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十分必要的,在向高中学生教授绿色化学理念的同时提升绿色化学知识的普及程度,让民众的环保意识得到提升。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思路

(一)课堂教学方面

1.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进行结合。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高中学生接触最多、最为熟悉的化学知识,因此,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需要从教学内容开始进行。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告知学生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存在于生活中的各种污染,例如水污染、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食品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并且列举以上污染在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初步树立环保意识与危机意识,认识到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作用,乐于接受绿色化学理念的教学。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告知学生避免污染的方法,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降低污染在生活中出现的几率,保证自身教育的实际效果。

2.教师应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理念教学时,教师自身应该对绿色化学理念有着足够的了解,拥有绿色化学意识能够将绿色化学理念与实际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保证学生对这一理念的了解,能够在日常生活以及自身行为中体现这一理念。利用不同物质进行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环保物质所具有的实际效果。造纸厂的废水排放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因为这些废水中包含对人体有害的氯元素,造纸厂通常使用氯气对纸张进行漂白,但是研究表明,双氧水也具有同样的功效,教师可以使用双氧水与氯气共同进行漂白实验,让学生观察结果,让绿色化学理念贯彻自身教学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教学方面

1.进行微小实验。微小实验指的是以得出实验结果为前提,重新调整原有的实验步骤与实验器材,对较为精简的实验设备进行使用,降低化学药品的使用数量,减少实验过程中水体与有害气体的排出,将化学实验对周遭环境的不良影响降至最小,在实验过程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很多化学实验的进行都会生成有害气体,例如氯气性质的探究、氯化氢的提取、铝热反应、实验室制氨气等,因此,为了保证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让更多高中学生了解绿色化学理念的具体内容,高中化学教师需要注重微小实验的使用,利用微小实验污染较少、使用药品较少的特点,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体现。

2.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实验课程中,很多实验操作由学生自主进行完成,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学生操作出现失误,那么必然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教师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即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化学实验,准确的对实验药品使用剂量进行称量,在实验结束后对“三废”进行正确处理,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境污染。如果学生在实验过程操作存在问题,那么极有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威胁学生生命安全,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规范,不仅能够提升化学实验的安全性,也能够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理念。

3.谨慎选择实验材料。物质资源的错误使用是导致环境污染出现的原因,例如雾霾的形成是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应当谨慎的选择实验材料。高中化学教师需要了解化学药品的具体性质,考虑不同实验材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此作为自身选择化学材料的标准,尽可能的保护周围环境,贯彻绿色化学理念。

4.正确处理实验“三废”。实验“三废”即废料、废液、废渣,是化学实验结束后的残留物品,对实验“三废”进行正确处理是高中化学教学贯彻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表现。关于实验“三废”有多种处理方法,但是当前的环境形势与绿色化学理念要求对实验“三废”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的降低实验“三废”对环境的影响。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告知学生实验“三废”对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让学生初步树立无害化处理实验“三废”的意识;在实验进行之前,教师应教授学生对实验“三废”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5.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高中化学教学中,部分化学实验具有较高的危险系数,实验内容涉及到有害物质,强行进行实验会影响到教师与学生的安全,因此,为了保证实验正常进行的同时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渗透,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的进行,降低实验对环境以及人身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余雪松.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求知导刊,2016,(13):37.

[2]周柳玉.刍议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沙洋師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02):68-69+77.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理念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高中化学解题中守恒法的运用研究
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探讨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浅析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育中的实施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