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前专业为依托 传承傣族剪纸艺术

2017-12-19胡维然陆勇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

胡维然+陆勇

【摘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丰富的傣族民间剪纸艺术为高职学前专业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目前,傣族剪纸在现代文化浪潮的冲击下,面临着现实传承困境。学前教育专业在文化启蒙的意义上,肩负着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本文以德宏职业学院为例,探讨以学前专业为依托,开展傣族剪纸艺术课程具有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实现傣族剪纸艺术的传承。

【关键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职学前专业;傣族剪纸;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52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190-02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指出:“注重发展教育的民族特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芒市傣族剪纸,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表现力,是人们探究、了解芒市傣族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物化载体。2017年1月,德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控专业,迈出了高职学前专业必须走“立足地方需要,发展民族特色”的征程,加强学前专业的内涵建设,将优秀、灿烂的地方民族文化---芒市傣族剪纸艺术融入学前专业美术课程,让其在文化启蒙的意义上得以更深入地传承和发展。

一、德宏丰富的傣族剪纸艺术资源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剪纸艺术教育的前提条件

傣族是德宏的世居五种少数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和积淀丰富的文化底蕴。作为“生于斯,长于斯”这块热土并流传已久的传统乡土艺术---芒市傣族剪纸,它不仅是一种扎根于乡间土壤的民间美术形式,更是傣族人民传达思念和意愿的活化石。在芒市,各个节庆及人的生老病死都能够形象地融合在剪纸之中,所以傣族剪纸在这里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着特殊而重要的位置,充分展示着它自身特殊的艺术魅力。

芒市傣族剪纸通常采用“剪”、“刻”与“凿”这三种工艺技术,对于剪纸得心应手的艺人,他们可以将剪刀和纸张装在随身的小竹篓里,劳动之余可以随时随地地制作,这种傣族剪纸不受固定纹案样式的限制,表达随意、古朴稚拙、粗犷浑厚、自然风趣,具有记录生活、展现民族风情的艺术效果。对于复杂的图案,则需要把图案先画到一张纸上并加以固定,然后用刻刀、凿子、锤子进行制作,将傣家人心中的所思、所盼,很形象地融会在一剪一刻一凿的各色纸之中。

傣族剪纸艺术在云南德宏广泛流传,深受许多少数民族喜爱,为德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文化基因、表现形式和艺术感染力等方面,较为贴近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活,适宜成为具有“乡土”气息的幼儿美术教育资源。

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剪纸艺术教育肩负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任

(一)職业理想教育

目前,我校高职学前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德宏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为力求高效、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从入校开始,学校就加强了入学教育,做到适时有效,方向明确。如:帮助学生分析学前专业的就业前景及市场需求;加强就业指导,形成正确的职业理念;加大对本校“优秀毕业生”的榜样示范宣传,重点对学生宣传幼儿教师的责任与使命感。

将来,他们回到各自的家乡从事幼儿教育,对于从小耳濡目染、根植于家乡热土的剪纸艺术,他们有一种别样的感情,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民族认同感、国家荣誉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们身上承担着教育公平的起点责任。将来,他们教给孩子们所不知道的知识,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把自己在校学到的剪纸艺术,通过美丽的彩纸、晶莹铮亮的剪刀,活灵活现地把傣乡的瓜果、飞禽、孔雀、大象以及傣族群众生产生活的情景通过自己的巧手一一展现,为孩子们插上理想的翅膀。幼儿教师精湛的剪纸技艺一方面会让孩子崇拜心理,纷纷拿起手中的小剪刀剪出自己心中的家乡。另一方面,剪纸艺术的熏陶和感染给孩子们从小埋下热爱家乡的种子。这种启蒙开端的影响,将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未来的幼儿教育实践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傣族剪纸艺术资源,传播传统文化的种子,培养具有地域特征的审美情趣,去教育孩子,塑造孩子,使孩子们把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剪纸艺术教育有利于傣族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和其它地域一样,傣族剪纸文化形态所根植的民族民间文化土壤正随着现代化生活浪潮的冲击而逐渐衰落,傣族剪纸艺术也面临着存亡与发展问题。

德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未来将成为德宏州学龄前幼儿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在现有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肩上“任重道远”的责任将成为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因为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学科构成之中,学前阶段最为适宜进行傣族剪纸艺术教育的启蒙,能达到较好的普遍性教育效果。将傣族剪纸艺术融入到幼儿园美术教育中去,在幼年阶段即教育和引导孩子认知与体悟源自他们生活之中的民间美术艺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种植下启蒙种子,对他们未来的审美情趣的发展与保护意识的形成,将大有裨益。只有存在大众的普遍审美兴趣与文化偏好,才能从根本夯实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化发展的土壤。

结合德宏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文化传承和专业特色实际,在学前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体系中,增加系统化的与傣族剪纸艺术相关的内容,在文化启蒙的意义上,将对传承与发展芒市傣族剪纸艺术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剪纸艺术教育实践的实施

教育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记忆和文化基因,代表着当地民众普遍的心理认同和风俗传习,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收集、整理、研究,是造福一方学子、服务地方百姓、贡献社会的千秋伟业。

傣族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并在合作学习中获得美术教学经验和审美体验。endprint

(一)傣族剪纸艺术的校本课程编制

学前教育的美术专业教师团队可以立足于本地傣族文化资源,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研究作为切入点,利用大学自身的优势,对傣族剪纸目前的分布状况、民俗环境、宗教习惯、保护现状等问题展开调查和信息收集,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民间剪纸成果等各種方式,对傣族剪纸及其所属的民俗文化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资料记录。将所有资料整合并融入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学前教育理念,运用科学的方法将傣族剪纸艺术编制成适合高职学前专业学生适用的校本教材,在实际运用中深入与提高科研及学术,科研的深入也将带动教学方式和内容进一步改革。

(二)结合大学生健康文化艺术月、美术手工技能竞赛促发展

结合大学生健康文化艺术月、美术手工技能竞赛给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平台,通过现场手工剪纸制作大比拼营造积极、奋发向上、和谐共融、绿色健康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学比拼的动手能力。

(三)傣族民间剪纸艺人进校园

学术上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傣族民间剪纸艺人”---邵梅罕等优秀艺术家走进课堂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剪纸技巧,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艺术人才,使傣族民间剪纸艺术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发扬。

(四)田园采风体验,促进创作灵感

组织学生参加傣族地区的节日活动,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安居节等,因为在这些重大傣族活动中会有活跃在民间的剪纸艺术品的大量展示,在这里可以看到形象生动、内涵丰富、材料多样的作品。同时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家乡的田间地头、参与田间劳作、野外写生等方式,发现大自然的美,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刺激剪纸艺术的源泉和创作灵感,把对生活的热爱用手中的剪刀和彩纸描绘下来。

(五)幼儿剪纸艺术教育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的美术教育需要教育学生以幼儿为中心进行设计,通过观察、模仿、鉴赏民间剪纸作品,在较为宽松自由的环境氛围中,发挥幼儿美术活动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通过自主性创作的丰富变化,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创造出既富有乡土气息、又天真活泼的剪纸作品。

在云南德宏,傣族剪纸艺术是许多少数民族喜爱和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我们要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打造成具有“立足地方需要,发展民族特色”的专业,实现“以学前专业为依托,传承傣族剪纸艺术”的功能,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未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时将民间丰富的傣族剪纸艺术资源充分运用于学前美术教育中去,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的动态保护,又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让芒市傣族剪纸艺术产生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周灿,萧素红.云南德宏傣族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J].经济研究导刊,2013.19.

[2]杜艳.陕西民间美术资源在高师院校学前美术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美术教育,2016.03.

[3]李曼丽.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J].学术论坛,201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
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民间舞蹈的教学
浅谈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
高校音乐教学在地方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研究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谈微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的几点启示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