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

2017-12-19吴苑灵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园家长

吴苑灵

【摘要】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家园合作;幼儿园;教师;家长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90-02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所谓‘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做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虽然在家园合作中,幼儿园是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然而许多家长都认为我的孩子缴了钱上幼儿园,幼儿园就应该为他们提供一切方便,实施一切教育。而他们只管提要求,因此也出现少数家长向幼儿园或班上老师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向老师提出要照顾他的孩子,吃饭要喂,站队要在前面,上课要多给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表演时要当主角等等,这就是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理解。

一、过去家园合作的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幼儿教师与家长均为教育者,都是对幼儿实施教育的主体,只有家园双方进行合作,才能有利于幼儿的成长。但是,目前我们的幼教实践中,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还不十分理想,仍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幼儿园与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内涵理解不够

表现在:一方面,幼儿园扮演着居高临下指挥者的身份,在缺乏对家长教育需求的考虑情况下,或多或少改变了原有“本着平等的原则,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初衷,给人一种幼儿园“要对家长进行教育”的感觉。而另一方面,家长也没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幼儿园共同合作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对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只是被动参与。在对“家园平等合作,家园教育同步”理念的认识上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幼儿家长把幼儿教育等同于幼儿园教育;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长身体,上小学才是教育的开始;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師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有的幼儿家长从未专门学习过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家园共育的观念薄弱。

另外,教育方法不当。有的家长一味追求智力开发,不懂得非智力因素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对孩子或过分溺爱与保护,或过分严厉经常打骂;也有部分家庭因三代同堂等原因,造成了教养孩子的不一致等等。上述家教误区的存在,使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产生了矛盾,出现家教效果抵消幼儿园教育效果等现象。

(三)实际开展的家园合作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

家园合作的教育效果有限,家园合作不够深入,多停留在表面,很少深入到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之中;家园合作不够密切,两者常常脱节;家园活动很少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

(四)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新《纲要》指出:“幼儿教师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教师在家园合作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教师的表现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教师视自己为绝对权威,仅让家长配合幼儿园完成教学计划,而较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而有的教师则忘记了自己作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角色,迁就家长溺爱、粗暴管教等不科学的教育方式。

二、当前家园合作的探索与收获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1.家园合作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上的优势互补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存在着各自的优势,这都是双方所不能互相替代的。就幼儿园教育说,它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幼儿教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她们经过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

家庭与儿童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它在儿童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他们与孩子之间存在血缘关系,亲情关系,经济关系使得这种教育具有强烈的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合力促进儿童发展。而现在我们通过新《纲要》相关精神的学习,摆正家长的地位,在家长会中采取”教师抛出一个问题,家长分组讨论"的形式。家长就教师的问题结合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与其它家长讨论,这样家长不仅可以在老师这里得到一些比较专业的育儿意见,而且也能分享到其他家长一些好的育儿经验。同时,教师也能及时从家长那里得到反馈,了解每个孩子在家的情况,针对不同发展。

2.家园互动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幼儿发展

家园互动不应局限于摆正双方的位置和开展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减少阻力,加强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幼儿。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苗、宝贝,所以父母一般都为幼儿做好了一切事情,就连基本的生活自理也由家长代劳,如穿衣服、吃饭等。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孩子存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问题。幼儿园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这方面放在相对重要的位置,所以只有教师与家长取得沟通,两者形成互动,从幼儿园和家庭两方面对孩子进行该方面的教育、培养,才能使得孩子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取得进步和提高。

(二)当前家园合作所开展的探索

新《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到家长工作的方向,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我园建立了家长学校和家委会,利用家长会、家访、家园联系手册、家园直通车、家长开放日和幼儿教育的相关讲座等形式,有效的保持了良好的家园合作教育。

1.家园合作形式与内容

1)发挥家长资源参与班级环境布置

引导家长共同参与教育活动及班级环境布置,使家长真正成为班级环境布置的合作伙伴。每学期班级的主题活动、区域性的布置,教师都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为此,在创设班级环境布置时,我们邀请家长一起策划和准备。邀请家长为班级开展区域活动提供各种操作材料,例如:大班的开展“有趣竹制品”主题教学活动中,家长到处取材,为我们提供了各种竹制品,有竹筒,孩子们可以在竹筒上画画;有竹板,孩子们可以用竹板搭建各种建筑物造型;有竹帘,孩子们可以在竹帘上图色等等。家长们积极参与,搜集了很多活动材料,这不仅使我们的主题活动能有效开展,而且丰富了班级环境创设的内容。在“阅读区”,班级开展了图书漂流活动,各班设立了图书漂流分站,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响应幼儿园倡议,参与度也很高,他们将自己家里好书带到幼儿园,写好班级、姓名、还有读书的名言,小朋友将自己喜欢的各类书籍,在老师的指导下贴上图书漂流活动的专用书签,共同分享读书的快乐。幼儿园成了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将快乐与知识传递的同时,温暖与信任也将在孩子们的心中久久弥漫。

2)通过亲子活动,激发家长积极合作的态度

家园合作是一个双方全身心参与并有所收获的过程。在教育理念达成一定共识的基础上组织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可以引导家长在实践中获得正确的课程观念和教育方法,并将这些观念和方法融入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最终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

“家长开放日”活动,一直是我园所注重的一项家园合作的活动。本学期家长开放日活动,打破了以往开放日的固定模式,以家长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愉悦和成功。在开放日中,调动家长的兴趣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教师们在活动之前,就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动员家长和孩子们准备了大量的资源。而在活动中,教师还有意加入了家长共同参与的部分,有的让家长协助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有的让家长配合幼儿动手操作,还有的让家长共于同比赛……家长们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活动中的激情和欢乐,从而进一步了解了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还帮助家长树立了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在这些多姿多彩的家园互动亲子游戏中,家长一边看、一边玩,一边体验着孩子们的成长、一边品味着自己的成功……真可谓一举多得!难怪家长们很多都反映到以后还要经常组织这样的活动。

3)利用多媒体网络建立新型的家园合作方式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网络成为人类交往的常用的媒介,而且在经济发达的广东地区,多媒体网络在家庭中已经很普及我们也正在使用手机短信的校讯通片平台,建立了班级Q群,幼儿园网站等,开始筹建新亚加达幼儿园的独立网站,这样更有利于各类信息的快速获得,加强了家长与幼儿园的沟通了解,促进了家校合作。

幼儿园组织与班级各项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家园对对碰”版面向家长详细介绍活动的内容和意义,具体指导家长了解孩子的兴趣和已有经验,将自己关于活动的构想在“教师信箱”中留言。活动结束后,家长还可以对活动的延伸提出相关建议,以便教師了解家长的想法及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

4)家长委员的成立能够有力促进家园合作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的形式。分为园级委员会和班级委员会。主要任务是加强家园的信息交流,协调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协助幼儿园工作;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幼儿园组织交流家庭教育的经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决策和监督。

家长委员会的人选必须是一位热爱幼教事业,热心为他人服务的人;是一位有组织能力和群众基础的人;是一位公众无私的家长;此外,他还应有一定时间来组织家长委员会的一些工作。同时,家长育儿知识的讲座、家长会的定期召开对促进家园合作也起积极的作用。

2.家园合作的具体探索

随着家长对家园合作的了解认识,参与家园活动的家长也逐步增加,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热情也不断提高,下面结合一些具体案例谈谈当前家园合作的具体探索:

案例一:家园活动参与率逐年提升。

家长参与主题活动,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多了,当家长出现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经常会主动找老师沟通,请老师帮助解决问题。在2016学年上学期,通过我园对家长关注幼儿园各项活动及其家长参加专项活动的统计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对幼儿园家园互动的关注率有了明显的提高。

案例二、家园合作的信息化程度逐年提高

为了更好地加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全园各班级正式开通班级家长Q群,家长可以在Q群里直接向班上老师们了升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与老师们一起探讨孩子教育的问题,并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幼儿园管理、教育的看法、见解,及时向园方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让家长和教师沟通0距离。

(三)家园合作的建议及收获

1.教师收获了家园合作的经验

教师要做好家长工作,有效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首先要注重自我提高,善于总结与家长互动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提高与家长沟通的能力,才能够与不同文化水平、不同教育素养、不同性格特点的家长沟通交流。我园鼓励教师把平时家园活动工作中的点滴经验,收集整理撰写经验文章,在教师的经验交流会上交流,并且将经验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2.家长获得了教育经验并积极撰写家教心得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家长在长期育儿过程中学习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总结了很多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益很多,而且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为此我园鼓励家长总结自己科学的育儿经验,积极撰写家教文章并评出优秀论文。在家教经验交流会上,家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摆观点、谈经验,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起到让“家长教育家长”的作用。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家长参与幼儿园活动的兴趣,促进了家园互动。

幼儿教育这项系统工程里,要促进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单单依靠幼儿园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家长、幼儿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共同努力。从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颁布和实施以来,教育部门对幼教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和调整,其中也包括家长工作。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的任务。”尤其是幼儿园和家庭,它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对于幼儿的成长来说,也都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就要通过家园合作,通过双方积极主动的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共同努力,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发展幼儿园与家庭是幼儿生活中两个重要阵地,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有效合作,可以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孙钠,毛华清.家园合作渗入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1).

[2]李承.以“五心”创“五新”——浅析提高家长和幼儿园对家园合作的认[J].家教世界,2013(06).

[3]吴云侠.浅谈家园共育中的多方职责[J].新课程(下),2013(03).

[4]石伟峰.家园合作的必要性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7).

[5]陈丹.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8-9.

[6]张帆.幼儿教师与家长相互作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8-9.

[7]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15-26.

[8]曹丹丹.家園合作问题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3,(Z1):19-23.

[9]冯晓霞:《新〈纲要〉与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幼儿园家长
家长错了
爱“上”幼儿园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