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2017-12-19李艳萍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共青团高职院校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在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能够很好的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而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共青团要对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成为技能型人才等问题引起充分的重视。因此,本文对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研究了适用于高职学生、能够迎合高职学生需求和兴趣的新媒体时代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内容,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思考与启发。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共青团;创新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86-01

新媒体的含义是,以数字、网络、移动技术为基础,借助互联网、有线网络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信息的新兴媒体,常见的4G网络、微博、网络语音通话等都属于新媒体。随着信息化社会建设的逐步推进,如今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新媒体已经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受众特点发生了改变,共青团工作也面对着新的挑战。因此研究高职院校共青团应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开展工作,对共青团的建设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围绕着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展开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发展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构造和层次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学生的价值观、价值标准等观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的学生思维更加独立、多元化且多变,并且个体思维差异十分明显。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思维灵活、爱好广泛、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和组织工作能力以及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活动。但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不高,学生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同本科学生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缺少持之以恒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

如今学生在校学习和参与活动上,对自身的投入和回报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学习条件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开始考虑共青团组织的各类工作对其自身能力的提升和未来发展是否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共青团工作的开展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四)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

教育改革工作正在逐年推进,这也引发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挑战着共青团工作的开展。就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来说,要求共青团全面推行素质拓展活动,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完全学分制的要求,则必须彻底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同时以往的建团模式也需要改变等等。

(五)信息时代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

如今信息传播途径日新月异,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因此高职院校中主流思想和信息的传播不可避免的受到较大影响。互联网已然成为新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但互联网信息的多元化导致各类信息都能进行传播,在此之下学生的思维难免会受到信息膨胀的影响。

二、新媒体环境下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

(一)建立共青团数字化办公系统,加强团队数字化建设

新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为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更充足的空间。高职院校共青团开展课堂教育、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工作等,都可以利用新媒体和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充分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对象的要求,并针对这些不同的要求有特异性地开展活动工作。因此,要建立共青团数字化办公系统,加强团队数字化建设,让信息能够及时传递,高效地组织开展校园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工作等,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征集志愿者参与志愿工作;日常的审批工作都可以在共青團数字化办公系统上完成,有效的提升了共青团的日常工作效率。

(二)完善共青团微博微信,建立便捷的网络交互平台

为进一步探索运用新媒体开展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加强和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推动团组织实现网络化转型。共青团还应积极参考、借鉴团中央、全国试点高校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经验,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明确的工作思路,制定具有可操作性强、方便易行的全院基层团组织微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根据团中央的有关要求,在腾讯微博平台、移动微博平台上,建构有统一团徽标识的微博主页。并召开团组织微博建设动员大会,召集基层团组织负责人详细介绍活动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要求各级基层团组织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目标;还可以举行团组织微博比赛,通过设立不同年级评比,以及各类专项评比,如最佳微博设计奖、最佳内容编排奖、最佳人气团结奖等,充分展示基层团组织微博建设成果,进一步调动全体团员青年参与博客建设的积极性。

(三)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数字校园文化环境

在新媒体技术环境下,除了传统的活动形式,还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不断创新活动形式,营造和谐的数字校园文化氛围,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调动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同学们真正吸引到参与数字校园文化的进程中,营造和谐的数字校园文化氛围。

三、结语

综合上文所述,在新媒体时代的应下,高职院校共青团面对着社会发展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对共青团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改革带来的挑战;信息时代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等工作挑战,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要做到建立共青团数字化办公系统,加强团队数字化建设;完善共青团微博微信,建立便捷的网络交互平台;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创造数字校园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共青团要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积极学习新媒体技术并加以运用,提升工作能力、创新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内容,从而为高校共青团工作质量提供重要保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翔宇,何亮,荆丽婷,等.新媒体时代高校共青团宣传思想工作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7-18.

[2]刘锦鑫.以挑战杯为引领的高职院校共青团构建创新创业体系浅析——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2):60-61.

[3]金曼.基于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03):278-279.

[4]贾妍春,薛玲珑.高职院校闲暇教育视角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01):99-101.

[5]冉槐.新时期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创新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1,20(02):102-103.

作者简介:李艳萍(1983-),女,湖南冷水江人,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政工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共青团高职院校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共青团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名单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