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调查分析

2017-12-19冯玉如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调查分析民办高校

冯玉如

【摘要】学生的创业能力是当下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大高校也针对学生创业开设了相关机构。就业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日益提升,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本文对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识进行调查分析,从价值与意义出发,分析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力求为之后此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办高校;创业意识;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2-0045-01

创业教育在各大高校开始兴起,它与学生的思维及知识构成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下民办高校对于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受到了高度重视,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创业型人才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民办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改革中占有着关键的位置,创业教育让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学校竞争力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创业意识的内涵与价值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相关教育文件就已经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毕业生不光是求职者,同时他们还是创造者。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层面非常的宽泛,囊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开拓及创新,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它受到了教育机关的重视,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最好体现,能够更好的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

二、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识发展的现状分析

1.创业意识普遍不高

创业教育的推进,加速民办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进程。但是创业教育课程的成立并没有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只是停留在扩大学生就业率的目的上。并且创业课程的设计基本是效仿国外的案例。整个创业教学缺乏内涵,思想空洞,不能够引领学生,学生的创业意识不够坚定,创业精神也不够凝聚,在创业上学生一直处在非常被动的状态,积极性不够。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课程结构没有自主特色

民办高校的创业体系相当的不完善,整体发展处在非常不均衡的状态。在教材要求上没有统一的标准,民办高校对于创业课程的安排大多停留在选修或者公共课形式上。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学习的大多是理论知识,课程的结构没有特色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局限性很大,不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抓住学生所擅长的技能进一步的开发。课程没有灵活性,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业教学的课堂效率也不会得到应有的提高。

3.教学资金的缺乏,师资团队不够完善

民办高校的办学与管理模式与公办学校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它大量的經费投入都是自发的。创业教学不光需要结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课程开发、实践能力、设施人才上都提出了高要求,而这些的实现就必须有大量资金的投入。资金的缺乏让创业教育的运行不能取得非常大的成效。在师资方面,参与创业教育教学的教师必须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很深的造诣,而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教师侧重点在于理论管理,对于实践尤其偏弱,也有一部分注重技术的拓展,但是理论基础相对欠缺,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严重跟不上进度,学生的创业意识逐渐变得非常淡薄。

4.学生的就业指导没有针对性,缺乏有利的辅助

学生创业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完善的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完善与社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高校中对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够细致,没有针对性,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统一概括。对于相关优惠政策并没有合适的法律金融措施来辅助,毕业生不想承担风险,也没有相关企业能够给予引导与帮助,想法一直不去付诸实践,最终导致创业意识被扼杀掉。

5.缺乏有效的课程管理评价机制

当下民办高校的创业教育课程现状,纸上谈兵的现象过多,相关指导系统不够完善,课程没有得到合理的划分,对于课程的最终评价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创业意识得不到肯定也得不到合理的建议,创业热情会下降,主动性不强。

三、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

1.专业师资队伍的建立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认为教师队伍建设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教育事业中,教师应该放在首位,毕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传承,而一个好的专业老师更重要。但是,民办高校就存在这一根本性的问题——师资力量薄弱,这一情况亟须改善。首先,应当要做的就是要让老师找到自己的定位,要确定创业指导老师的重要性;另外也可以邀请一些有创业经验的人或者是正在工作的人来到课堂上,向学生讲述他们的经验。总而言之,一个完善健全的创业服务中心是亟须的,这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关键性的指导,给他们迷茫的前途指明方向。

2.时刻关注时态发展

很多老师认为创业教育没有必要,这种想法是错的,创业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就业,也能为他们创业提供方法和指导。民办高校的创业指导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做法帮助学生去提前了解就业,了解社会。除此之外,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现状,而不会等到真正走入社会时产生代沟。

3.将专业与创业结合

公办高校在创业指导方面做得还算比较专业,但民办高校就有一定的缺失了。民办高校必须要知道,创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在指导中了解很多社会知识,比如与他人的沟通技巧,面试须知,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完善教学内容,真正做到让学生了解创业风险。除了理论指导外,学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让学生真正去体验、去实践,这样的效果远比课堂教育要好,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

4.加强教育宣传

民办高校目前需要做的就是积极响应习近平书记的号召,邀请学校过去的创业学子回到学校给学生们传授经验,或者设置一些宣传栏,提高大家对创业的认知。并且将历届创业成功学子的故事讲述给学生听,鼓励他们去创业,学校也可以提供一些创业资助,让学生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创业,给他们的创业准备提供一个机会是学校应该做的。

四、结语

民办高校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在教学设施及师资团队上必须做到不断的完善,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政策及机构进行辅助,加强学生创业自信心,才能培养出适应当下社会发展的创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艳蓉,刘倩洁,相甜,艾俊杰,刘萌.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创业影响因素研究[J].知识经济,2017,(08):139-140.

[2]王锦,姜建华.陕西民办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OL].新丝路(下旬),2016,(12):132-133.

[3]王雪燕,徐世勇.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满意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01):25-29+19.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调查分析民办高校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岗位创业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研究
大学生网络参政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