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国际贸易关系浅论
2017-12-19龚浩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融合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际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国际贸易与我国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意味着我国经济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必须要考虑到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因此,本文在分析国际贸易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之后,针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业结构调整;平衡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难题,在调整和转型的过程中受到了众多经济学家的关注。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尤其是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从而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同时,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寻找产业转型升级和调整的方向,当前取得的成就主要集中在二、三产业,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也在不断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优化升级不仅提高了我国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而且我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一、当前我国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现状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的增加,从而在当前国际市场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出产业结构总体水平相较于发达国家而言较低,且结构比重失衡,这就需要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中能够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需要时刻注意减少对市场的依赖性以及对别国市场的观察,这样可以避免在出现经济危机时受到严重的干扰。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席卷全球,我国受到的影响比较严重。当时,我国许多的外贸企业在经济危机中纷纷倒闭,从而造成了國内产业结构巨大的转变。自此之后,我国产业结构开始进行有意识、大规模的调整和升级,从而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产业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且第一产业竞争力低下,所创造的效益也比较低,这样就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第二产业中则主要缺乏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含量低,性价比较低,因此还需要在转型中通过供给结构改革来提升第二产业的竞争力。第三产业在发展中主要表现出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发展较第二产业而言还比较薄弱。当前我国进出口企业的发展主要是进行材料加工等工作,进口高新技术材料加工后再进行出口,技术含量较低,因此急需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尤其是在加入世贸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运用,我国国际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在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在转型中不断的扩宽国际视野,不仅需要将眼光聚焦在国内还需要不断地吸收先进国家的经验,提高我国产品的技术含量。
二、国际贸易与产业结构间所存在的关联性
(一)产业结构决定国际贸易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充分发挥了劳动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主要是大力发展了密集型产业。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发展可谓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的贡献,因此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中国生产的产品遍布世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加工制造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和价格的优势,因此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产业结构逐渐向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中的竞争地位逐渐提高,例如我国的高铁等高新技术产品。因此,产业结构开始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这样就致使相关企业的职工大量下岗从而转向了第三产业,例如服务业、旅游业和个体工商业中,这样就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使得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逐渐提高。
(二)国际贸易影响产业结构调整
改革开放之后,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国际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我国竞争力的提升以及综合实力的增长。国际贸易通过进出口贸易的形式将产品进行输出和进口,因此我国国际贸易产业就需要随时关注国际需求的变化,并且能够及时地关注到国际市场的变动,及时做出应对。
首先,国际贸易能够推动我国产业规模扩大。随着我国加入到世贸组织之后产业发展逐渐向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产品的要求逐渐提高,在产品的种类和技术含量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不断的扩大制造业的规模。产品数量和质量在逐步的提升,同时,我国的产品价格在国际竞争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另外,我国宽松的投资环境和廉价的劳动力吸引着大批的投资商,众多的跨国公司到我国进行投资和商品生产,从而带动着我国产品的升级和技术的提升。而且,在国际贸易中,世界对手工制成品有非常大的需求量,因此我国第二产业的发展有着国内和国外双重优势。
其次,增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难度。我国在融入经济全球化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第一,国际贸易的发展为我国进出口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危机,主要表现为产业规模在贸易发展的大背景下盲目的进行扩张,使得产业过于饱和以至于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企业的生存时间特别短,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浪费的情况特别严重。第二,我国进出口贸易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以来程度比较重,很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加大对资源的压力。尤其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大量的企业倒闭。因此,我国产业结构继续升级。
三、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一)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endprint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在调整的过程中需要从国际需求实际角度出发,通过国际市场的变化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国际贸易产业的持续发展。在结构调整中,国际市场的变化速度快,因此,我国需要有专业人才对国际市场变化做专业的研究和预测,这样能够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做出正确的、科学的预测和引导,从而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1]。当前应该逐渐的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限制低端产业链的发展,从而有利于降低资源消耗率。
(二)外需与内需相结合
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和调整的过程中,需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考虑到国际市场的需求,同时还需要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考虑国内市场的需求。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我国政府在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中提出,要适当扩大外需,而对于国内的需求则是要扩大内需,这样在产业转型和调整中需要将内需和外需相结合。既满足我国内部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同時还需要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三)产业政策调整
首先,在农业产业政策方面,我国农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产业结构调整的组成部分之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主要面临着稳定性较差的现状,因此在转型和调整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农业政策进行引导。第一,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鼓励农民不断的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市场竞争中来。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创新思维的培训,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2]。第二,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各项资源发展农业经济。其次,在工业方面,需要不断的推进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将研究工作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积极的促进科研创新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变和应用。另外,还需要将工业发展放到我国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淘汰落后企业,完成工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第三,服务业。在服务业的转型中,需要将服务质量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有机的进行结合,这样才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有效调整和升级。
四、结语
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势在必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国际贸易受到世界市场的影响,各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为一个共同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因此,我国在产业转型和升级中需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需求以及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尽管全球化加大了我国产业转型的难度,但是也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机遇,需要我国能够及时把握机遇,促成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参考文献】
[1]田靓.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品牌营销,2015(02):18.
[2]李鹏.国际贸易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J].时代金融,2016(10):7.
作者简介:龚浩(1987-),男,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