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研究

2017-12-19仵志浩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9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危机管理顶岗实习

仵志浩

【摘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中常见危机类型,分析多元主体协同的必要性,明确各类主体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结合现阶段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从权责分配机制、组织协同机制、信息沟通机制和资源整合机制等四方面提出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63-02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是由学校选派学生到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直接参加企业具体工作。顶岗实习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缩短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适应期,提高就业竞争力。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危机风险客观存在,如果防范不足、处理不当,将会危害学生的人身健康和正当权益,损害学校的声誉,破坏校企合作关系,造成负面社会影响。顶岗实习危机管理是针对学生顶岗实习中潜在或已发生的危机,在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采取一系列的控制行动,以期有效地预防、处理和消弭危机。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单由职业院校作为一元主体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只有通过政府、学校、企业、新闻媒体、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整合各方力量和资源,才能使危机管理达到最佳效果。

一、顶岗实习危机类型和协同管理必要性分析

(一)顶岗实习危机类型

1.人身安全危机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发生人身安全危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实习工作中,突发的安全生产事故和工伤事故给学生造成的伤害;二是在学生上下班或往返企业、学校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等造成人身伤害。这些风险事故发生的概率客观存在,一旦发生会给学生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2.权益保障危机

在頂岗实习期间,个别实习企业克扣、拖欠、拒付学生实习报酬,拒签书面实习协议或劳动保障协议,故意延长工作时间,无故辞退实习生等。这些行为侵犯了学生实习的正当权益,挫伤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

3.心理危机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面临着各种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和在校学习相比,学生在顶岗实习中遭遇到心理危机的概率更大,更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协同管理必要性分析

1.危机责任主体多元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学生,但管理的直接责任人却是企业。在危机发生时,既有学校管理失职的责任,也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的责任,同时学生自身的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危机的发生。因此,顶岗实习危机一旦发生,责任的划分及承担涉及多方,给危机的处理和善后恢复带来障碍。

2.危机管理难度大

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众多,分散在不同的企业和不同的地域,学生、企业和学校间信息不对称客观存在,危机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后果无法预知,危机预防和处理的工作难度大,危机管理仅靠学校无法有效实施。

3.危机管理需要整合各类资源

有效的顶岗实习危机管理需要信息、资金、物资和人员等多方面的资源保障,这些资源分散于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学生和新闻媒体等多元主体中。顶岗实习危机管理需要将各类资源协同整合起来,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的职责和作用

(一)政府

在防范危机上,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障等领域的检查。在危机应对上,政府应协调、监督各类主体积极参与,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和资源来应对危机。面对危机管理中不同的利益主体,政府应起到协调、监督和惩戒等作用。

(二)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在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前,应根据本校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做好学生应对危机的培训和演习。一旦发生顶岗实习危机事件,职业院校应和企业等相关主体密切配合,做好危机处置和善后等工作。

(三)实习企业

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由企业直接管理,企业应切实担负起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责任。在危机防范上,企业应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习环境,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管理。在危机发生时,企业应第一时间采取有效的救助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尽量降低危机给学生造成的伤害。危机发生后,企业应和其他主体共同做好善后和恢复工作。

(四)实习学生

学生是顶岗实习危机信息的最早接触者。在危机发生前,如果学生能及时识别并向学校、实习企业反馈潜在的危机信息,就可以使学校、企业及时开展危机预防工作,将危机扼杀在萌芽状态。在危机发生时,如果实习学生具备一定的危机处置能力和基本的自救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危机事件带来的损失。

(五)新闻媒体

媒体是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和必备力量,它能够及时传递危机信息,使政府、学校、企业和公众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危机状况,为危机的妥善处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此外,在社会舆论正确引导、公众情绪疏导和舆论监督等方面,媒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现状分析

(一)法律保障缺乏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安全生产法》等多部法律,教育部也专门出台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但在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方面还缺乏法律制度的规范和指导,多元主体参与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确安排,这限制了多元主体协同参与顶岗实习危机管理的途径,造成多元主体参与行为的无序化。

(二)权责不清

危机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多元主体的权力-责任问题。对可能发生的顶岗实习危机,单由职业院校作为权力和责任主体存在着诸多缺陷。而目前我国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尚未形成,政府、职业院校、企业等主体在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中权责划分不明确。具体表现在:危机发生前,各类主体不作为,都没有意愿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危机发生时,政府、职业院校和企业等“一窝蜂”跟着上,责任不清导致群体乱作为;危机发生后,各主体间又相互推脱责任。

(三)信息沟通存在障碍

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障碍有两个层面:一是多元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障碍:由于实习学生分散在众多企业,多元主体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等问题客观存在,这会造成潜伏的危机不能被及时发现,或危机发生时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处置而造成损害的扩大。二是危机管理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沟通不及时,这往往会造成信息的误传和谣言的扩散。

(四)资源保障缺乏

在人员保障上,职业院校和企业没有设立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和人员配备,通常是在危机发生时设立临时机构,危机处理人员事先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不足。在资金保障上,职业院校和企业大多没有将顶岗实习危机管理所需的经费事先列入财务预算,危机的预防、处理和善后恢复等所需经费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四、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构建

(一)多元主体权责分配机制构建

顶岗实习危机管理多元主体有效协同的前提是明确界定各类参与主体的权利与责任。权责划分的基础是法制建设。因此,要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规定各类主体参与危机管理的方式、权责体系以及分工协作,使得各类主体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完善法律监督,对危机管理中各类主体的失职、渎职和违法行为予以惩戒。

(二)多元主体组织协同机制构建

网络结构的形成是实现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顶岗实习危机协同治理应构建多元主体虚拟网络结构。它是建立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基础上,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媒体和学生等多元主体为高效应对危机事件而建立的彼此依賴、相互协作、共享权力的动态调整的自组织网络系统。网络结构中各主体都拥有一定的权力并承担与其权力和能力对等的责任,各司其职,形成多元主体间动态变化的、柔性化的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体系,实现危机管理低成本和高效能目标。

(三)多元主体信息沟通机制构建

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可以提升危机管理主体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扩展多元主体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协同。职业院校可搭建现代化信息平台,采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信息沟通机制,实现多元主体间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此外,还应建立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信息公开和沟通制度,建立多元主体间的应急联动信息渠道。

(四)多元主体资源整合机制构建

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动员和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在顶岗实习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保障是经费保障和人员保障。职业院校应该针对顶岗实习危机设立专门的救助资金,用于顶岗实习危机的预防管理和危机发生后的处理。职业院校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为学生购买顶岗实习保险,用商业保险的方式来增强危机的抵御能力。人是顶岗实习危机协同治理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职业院校和企业应注重对危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危机管理能力和效率。职业院校应组建涵盖心理、工伤、医疗等领域的专家委员会,为危机管理工作提供专业指导。针对顶岗实习中常见的危机事件,职业院校要在学生实习前组织培训、宣传,开展危机模拟综合演练,提高学生的自救和共救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智勇,刘文杰.公共危机管理多元主体协同研究述评[J].社会科学研究,2012(3).

[2]曹现强,赵宁.危机管理中多元参与主体的权责机制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4(7).

[3]陆升将.论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活动危机的防范与处理[J].广西教育2011(15).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危机管理顶岗实习
探析“三网联动”品牌传播机制
协同机制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新经济时期高校纪律检查与业务监管协同机制建设的探索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