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结合乐曲说明揉弦在乐曲中的情感表现

2017-12-19姜莹

大观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快板乐段二胡

揉弦的方式和每首乐曲该匹配怎样的揉弦是将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有位演奏家说过:揉弦就是一首乐曲的灵魂。可想而知,在演奏和表达某首乐曲时不能正确合理地运用揉弦将会是一个不可原谅的过失,从而导致乐曲失去生命。

一、滚揉

以《江南春色》为例,我们在演奏这首乐曲时所使用的揉弦方式就以滚揉为主。《江南春色》是朱昌耀和马熙林根据江苏民歌音调创作的一首著名南派二胡曲,以优美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生动地描写了江南水乡那赏心悦目的秀丽风光,和人们对生活的无限赞美之情。乐曲的开头是一段散板,乐曲表现了江南大地,晨曦初露,我们仿佛听到了春的脚步正向我们走来,山川、河流苏醒了,布谷鸟的歌唱,江水的回旋让我们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在演奏本段的第一个长音时,随着音的逐渐变强,揉弦也应该配合音的变化逐渐加大力度和速度,感情色彩也在随之变化,由恬静变为兴奋。散板的感情的跌宕起伏为主,音的长短和强弱的变化非常丰富,所以在演奏滚揉时也要根据音的变化而变化。

第一段是本曲的精华,表现了春回大地、春风荡漾在江南大地,春雨沐浴着万物生机,我们要歌唱,歌唱春给了江南的滋润;我们要赞美,赞美春带给水乡的生机。本段是慢板,旋律流畅,曲调轻松,相比较前一段散板而言,本段的演奏要平稳中带着轻松,所以揉弦的变化也不会太大,从开头对春色的描述到收尾对水乡的赞美,情感也随之升温,滚揉在频率和幅度上要适当的根据情感的升温而加之变化。

第二段小快板,表现了万物争春、万物与春天的对话,生命在春天的怀抱里竞相争艳、茁壮成长的景象。因为小快板速度较快,情感轻松欢快,所以本段的演奏基本不需要揉弦。

第三段广板,表现了江南沃野看万山葱郁、层林尽然、江河奔腾、稻浪渔歌的意境。本段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情感主要以歌颂、赞美为主,情绪比较激动,在音色上应该多以饱满、洪亮为主。在揉弦时,手指与琴弦要紧密贴合,加大幅度、加快频率,以满足本段的感情需要。

第四段回到散板,本段“描绘”出夕阳西下,湖面的轻舟,唉乃声声,渐渐远去的景象。本段在感情上的处理是逐渐平静,揉弦也只是点缀,不需要大幅度、长时间的滚动。

二、半滚动揉弦

二胡曲《阳光照耀在塔什库尔干》由同名小提琴曲移植而来。乐曲素材取自歌曲《美丽的塔什库尔干》和笛子独奏曲《帕米尔的春天》,并结合塔吉克族民歌及民间音乐创作而成。 第一部分:“纵情高歌”,这部分旋律极富歌唱性,展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风光和牧民们骑在马上弹琴高歌的情景。在演奏这一段時,揉弦需要贯穿始终,并且随着乐段的感情发展,揉弦的幅度和频率也要随之加大和加快。由于本曲是移植于小提琴曲,我们在演奏揉弦时应尽量模仿小提琴的演奏手法,小提琴的琴弦是按在指板上的,它在揉弦时是不会改变琴弦的张力,我们二胡在演奏此曲的揉弦时要控制指尖对琴弦的压力,使揉弦的音色接近小提琴。

《第三二胡狂想曲》是以新疆地区民间音乐为素材为基调创作完成。其中优美的旋律、丰富的调式变化、富于律动而多变的节奏以及色彩绚丽的伴奏和声,生动刻画出一幅美丽而动人的西域风情画面。本曲用揉弦最多的是引子之后的一段行板。行板乐段的音乐委婉而不失弹性,以10/8的节奏型为律动,附点音型极富新疆韵味又赋予音乐以蓬勃向上的动力感。用连弓与分弓的有机结合造成特定的节奏型,既富有动感,又具有欢快跳跃的情趣,旋律由短小的动机组成,经过中间与乐队的协奏,音乐变得激越而流畅,结束在D徽调上。本段的揉弦基本用于两拍以上的长音,配合着跳跃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把动力感发挥极致。

三、压揉

民间乐曲《江河水》,原名《江儿水》,原是一首具有浓郁东北地方特色的“辽宁鼓乐”。全曲激越悲愤,缠绵悱恻,如泣如诉,感染力极强,音乐形象深刻动人,扣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一曲催人泪下的悲歌。 关于此曲,东北地区有着这样一个传说:某地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服劳役离乡而去,因遭百般虐待,惨死异乡。妻子闻讯,如雷轰顶,来到当年与丈夫依依惜别的江边。面对滔滔江水,回忆往事,悲愤欲绝,诉之泣之,遥相祭奠……乐曲反映了旧社会广大劳苦大众的深重灾难和悲惨遭遇,表现了被压迫人民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满腔悲愤和自发反抗的心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湖北艺术学院青年教师黄海怀将双管曲《江河水》移植为二胡独奏曲。应该说,管子独奏和二胡独奏各具特点。管子以其特殊的音色和气滑音等特殊演奏技巧表现了乐曲凄凉和悲愤的情绪。二胡独奏模仿管子演奏的特点,运用了压揉和不揉弦的交替及弓法的丰富变化,使它别具一格。本曲的第一段是全曲的精华所在,也是压揉用的最多的一段,但是压揉也并是贯穿始终的,而是时而揉、时而不揉,营造出一种如泣如诉的感情色彩。压揉一般出现在左手四指按弦的音上面,虽然只有一个音,但是为了加大力度,演奏时应该用左手的四个手指同时用指腹按压琴弦,这样的音效听起来与人哭泣的声音极其相似,也就能突出本段所要求的悲痛的感情色彩了。乐曲的第三乐段是本曲的高潮,旋律与第一段相似,但是在演奏的速度和运弓的幅度需要大幅提高,同时也有加重压揉的力度,这样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与第一段就完全不一样了,而是表达出了一种悲愤、伤心欲绝的感情色彩。虽然本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都是用压揉,但是不一样的速度和力度也就表现了不一样的感情色彩。

四、滑揉

《河南小曲》是胡琴大师刘明源先生以河南曲剧音调为素材创作的一首著名二胡曲,它以清新的旋律、浓郁的地方风味和丰富的演奏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河南人民对家乡的赞美和主人翁的自豪感。乐曲借鉴了坠胡的许多演奏技巧,大大丰富了二胡的表现力,为特色二胡曲的创作树立了典范。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由快板、慢板和快板再现三个段落组成。第一段:快板,是乐曲的呈示部,情绪喜悦,旋律流畅,具有诙谐的情态和浓郁的河南地方风味。第二段:慢板,是乐曲的中部,舒展如歌,表现了河南人民愉悦、自豪的情感。第三乐段:快板,是一个大大简化了的再现乐段,其奏法与第一段相似,速度要比第一段快,情绪要更加热烈奔放些。最后乐句,速度突漫,运弓宽阔,音符顿挫分明,在轻轻的、富有韵味的外弦拨音中结束全曲。乐曲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里大量的运用了大滑揉,大滑揉也称悬腕滑揉,顾名思义要将手臂稍稍抬高,使手腕悬起,手指居高临下之态,用指尖触弦,虎口要松开,以手臂大幅度的上下摆动来带动左手在琴杆上作整体滑动;手指在弦上滑动的幅度较大,一般都在围绕音准基线上下小二度以上。

五、结语

恰当、合理地运用揉弦,就意味着一个演奏者真正掌握了揉弦的全部技术因素和用以表现音乐的各种手段。因此,能够准确、自由地去表现演奏者头脑中已形成的情感力度和声音色彩及其情感内涵表现,是一个二胡演奏者必须重视的。因此,对于每一位二胡演奏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各种类型的揉弦方法,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简介:姜莹(1983.06-),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硕士,三级演奏员和高职讲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就职于江西艺术职业学院。研究方向:中国乐器演奏。endprint

猜你喜欢

快板乐段二胡
浅谈快板的创新与发展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为快板艺术正名
二胡悠悠
快板艺术形式及其发展路径
视唱练耳与钢琴
一把二胡
我的二胡情结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诗的精灵,海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