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与幼儿教师发展新探
2017-12-19陆海莲
【摘 要】本文从学习故事探讨幼儿教师发展,认为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评價方式,不仅能记录和反馈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而且能反映和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拓出新路径,为幼儿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提供新来源,为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搭建新平台。
【关键词】学习故事 幼儿教师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122-0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传统的自上而下、“填鸭式”、“ 灌输式”的教师教育方式难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是根本的、长期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的转变,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呼吁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实践知识生成与发展的教育。学习故事正是一种能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生成和发展教师实践知识,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的新途径、新方法。
“学习故事”最早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提出,是一种通过叙事性的观察记录方式来评价儿童、促进儿童发展一种方法。一个完整的“学习故事”通常由“注意”“识别”“回应”三个部分组成。学习故事是在自然情景中对儿童学习与发展进行的一种叙述观察,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对儿童学习行为完整真实的再现,为教师科学评价儿童提供帮助。学习故事不仅记录和反馈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特点,而且通过学习故事还能反映和体现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学习故事要求教师将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反思和研究价值的“哇时刻”进行客观翔实的记录,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经验对幼儿的外显行为进行解读分析,明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体系和发展水平,加深对幼儿的认识和理解,以便采取更有针对性、有效性的个别教育指导。相关研究表明,学习故事可以提升幼儿教师的记录能力、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组织教学能力,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拓出新路径,为幼儿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提供新来源,为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搭建新平台。因此,从学习故事的角度探究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拓出新路径
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有别于以往量化研究的、实体思维范式的新视角和方法。在自然科学研究范式下,教师专业发展被划分为一个个数据指标,强调客观、中立、实证、定量的科学取向。在国外,学习故事已经不仅仅被看作一项教育教学活动的辅助工具,也是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通过阅读学习故事,不但可以从中窥探教师的哪些专业能力得到了提升发展,还可以从中详细了解教师的思维习惯、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可以说,学习故事为教育研究者提供了一种与量化研究不同的方法,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幼儿教师教育行为背后的原因。
学习故事成为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研究的新方向、新视角。在以往的研究中,多从教师职前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育制度与政策、教师自主学习等角度研究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实现途径。鉴于学习故事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关于学习故事的研究已经逐渐与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幼儿园加入这一研究中,这些研究可以划分为基于幼儿发展和教师发展两个维度的研究。基于幼儿发展的研究中,试图将这一学习评价体系运用于幼儿园课程中以帮助幼儿建构自我认知的学习评价体系;基于幼儿教师发展的研究中,主要探索如何通过学习故事有效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意识到,学习故事给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带来的价值或许远远大于其自身的价值。
二、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实践知识的生成提供新来源
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具备个人的、经验的、建构的以及再诠释的特性”,“是在其生活历史中,基于主观的现实认定与需求,通过诠释的过程,以自己的语言所建构出来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专业实践知识比教师的专业理论、教学方法与策略等实体知识更能提升教育的质量。实践思维取向认为,教师如果离开了教育实践,就不可能真正走向自主成长,只有实践思维才能真正诠释与理解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实践知识形成的途径有幼儿教育的现场、教师间的分享交流和教学叙事的开展,学习故事正是一种在幼儿教育现场发生、需要教师间互相分享交流,开展教学叙事研究的手段。
幼儿教师记录、评价幼儿的学习故事,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的、主动建构实践知识的过程。Margret Carr也认为,“学习故事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是提升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工具。”自2008年学习故事进入我国以来,学者们一致认为学习故事有利于提升幼儿教师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评价能力,以及有助于教师实践智慧迅速、有效地生长和提升。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而实践智慧的生成是建立在教师丰富的专业实践知识之上的。实践智慧生成通常包含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认识,即教师对教育实践情境以及幼儿个体的观察和理解;其次是评价,即对幼儿的表现与发展水平做出分析与判断;最后是决策,即提出解决教育情境中蕴含的实际问题的策略和支持儿童发展的方案。因此,学习故事是幼儿教师的实践知识的获得和实践智慧的生成的重要来源。
具体表现在,在运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对幼儿行为描述从主观笼统到客观具体,使得幼儿教师更多地关注幼儿的行为,通过进一步观察去理解幼儿的行为,再利用个人的教育经验和已有知识进行解释、分析,为提供适宜的、个性化的教育指导建议提供依据。幼儿教师要观察和记录幼儿的行为,需要具备在日常生活和教育教学中观察幼儿的能力,并能运用适宜、科学的方法进行记录,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研究能力;幼儿教师要幼儿进行评价,既要紧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等文件的要求,又要做到因人而异、尊重个体的差异,这使得幼儿教师必须内化《指南》的精神以及深入了解幼儿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水平等,再把两者结合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便是教师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整合了幼儿教师观察、记录、解释与分析、方法与策略几个方面的能力,也是幼儿教师实践智慧生成的生动体现。学习故事帮助教师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情况,剖析教育实践行为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反思对幼儿、家长的教育指导策略是否适宜、科学、有效等,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专业实践知识不断生成提供新来源。endprint
三、学习故事为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搭建新平台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教育改革,反思已经成为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2012年初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七个专业维度构建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其中就包括了反思与发展能力。反思是促进幼儿教师自主发展、主动成长的重要途径,反思亦是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过程,探索实现幼儿教师通过反思促进专业成长的路径成为研究的重要问题。
教师的反思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即反思怎么教和怎么教更适合学生的问题;二是对教学行为背后观念、思想的反思,即为什么要这样教和这样教为什么更适合学生的问题。前者是技术性的反思,后者更多的是价值性的反思。技术性的反思主要通过行动研究法、微格教学法、个案研究、人种志研究进行,同时以深度访谈技术、日志日记、反思性小品文、阅读随笔等策略得以实现。而价值性的反思需要新的方法,学习故事就为幼儿教师的价值性反思提供了重要的手段。
教师的“个人理论”或“个人实践知识”(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的形成源自教师真正的教育经验的理论与专业实践知识的混合体。幼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常用到的教育理论、教学理论、儿童理论,通过学习故事这个形式和载体得以内化和深化,教师努力地联结以往的教育经历、教育經验,以及现在的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手段(其中个人认同的主张和看法)进行解释与分析,弄清楚幼儿具体行为的“WHAT”“HOW”“WHY”,特别是对“WHY”的解释与分析可视为教师的教育价值性反思。同时,这种价值性反思也是教师意识的觉醒,学习故事的运用有助于教师的意识觉醒。这种对教育价值的反思、教师意识的觉醒帮助教师形成了个人的实践智慧,与教师的个人生活史也是分不开的,最终幼儿教师获得个人的专业自主发展。因而,学习故事是教师反思自身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得以形成的重要方式,为幼儿教师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搭建了新的平台。
【参考文献】
[1]Margaret Carr,Helen May,Valerie N.Podmore.Learning and teaching stories:Action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 early childhood in New Zealand[J].Europe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Research Journal,2002(11)
[2]何丽蓉.基于幼儿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学习故事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亚妮,等.“学习故事”蕴藏的教育精彩[N].中国教育报,2015-03-22
[4]姜勇.个人生活史与教师发展初探—— 一种解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3)
[5]姜勇.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新取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5(3)
[6]张亚妮,程秀兰.基于“学习故事”的行动研究对幼儿园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与发展的影响[J].学前教育研究,2016(6)
[7]许冰灵.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5(9)
[8]许贞.新西兰学习故事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考试周刊,2016(22)
【作者简介】陆海莲(1984— ),广西马山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础理论、幼儿园课程、教师教育的研究。
(责编 王 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