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 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
2017-12-19张力转
【摘 要】本文提出文化自信是中国人民对中华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共产主义文化的自信,认为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思想指导,扬弃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精神命脉;塑造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民族发展先进力量;信仰共产主义文化,引领民族复兴前进方向,才能使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科学理性地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华民族 文化自信 思想指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026-02
經济全球化浪潮下意识形态的多元冲击,影响着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充分认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推行肯定、对共产主义信仰的坚定信念,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从直观来看,文化自信特指对马克思主义这一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但从“文化”的广泛视野来看,则是对范围更广阔的中国文化的全面自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自信基础和动力源泉,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心,还需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扬弃民族传统文化、塑造社会主义文化、信仰共产主义文化中的思想指导,使中国文化发展在“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长河中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和伟大复兴。
一、扬弃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精神命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奠基于中华民族积淀的历史文明,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维系中华民族血脉和骨气、激励整个民族追求解放富强的精神支撑。因此,在中华文化沃土上,扬弃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发展精神命脉就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虽是一种“外来文化”,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成果,离不开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文化与中国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的结合。从两者的互动关联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文化的时代性特征和实现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更易与中国文化实现契合,具有民族性特征,在中国实现本土化发展。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一方面,要有“鉴别”地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取舍。面对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仅要看到传统文化“落后”一面,还要有所鉴别的认识到其“先进”一面。例如,经世思想、变易思想、民本思想、进取精神、忧患意识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活力的因素,在文化转型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要有“扬弃”地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发展。中国文化转型生成的新文化,不是一切外来文化的转变,重要的一部分则是传统文化的科学发展成果。对待传统文化,还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同时,根据时代的新特点和新进展,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协调发展中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即“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文化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是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制度等予以改造的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民族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但是,这种“自信”不是对文化传统的盲目自信、拒优排他,而是在全面审视、辩证对待、继承超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科学鉴别和扬弃,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传承精髓,又要具备敢于正视自身文化体系中与时代相违、与发展相悖的因素,并勇于进行自我批判。也就是说,文化自信要在“激活马克思主义在传统文化中的指导作用”“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内涵和时代内涵”“杜绝民族文化传统断裂和民族精神根基缺失”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二、塑造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民族发展先进力量
中国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封建的、官僚资产阶级文化转化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文化。这一文化蕴含着与中国当前特色发展道路相适应的文化思维、相对应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布局,是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同社会现实不断进行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文化成果,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塑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民族发展先进力量,就成为增强文化自信的保障,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在现代文化体系中建构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发挥了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推动力。中国文化发展既是传统文化现代化,又是先进思想文化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也是科学思想文化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对“先进思想文化”的辩证认识。“先进思想文化”不是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还范围广阔地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内的其他一切先进文化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不是一味地摒弃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而是辩证发展地看待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正反作用。坚决抵制思想文化领域的错误思潮,做好舆论引导和思想引领工作,帮助广大群众划清是非界限。在全面认识、辩证看待一切先进思想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升华为一种有力的精神支撑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成果的全面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文化意识与中国文化发展实际相结合而不断中国化,在不同实践主题的历史阶段下生成的有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文化成果,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逐渐形成文化原创的自觉,具备自主创新的自信和能力,也就是说,任何阶段形成的社会主义文化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endprint
文化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体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主题,是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文化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程中生成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引领中国文化发展必然性的肯定。文化自信是深入了解和把握社会现实这一“事物的根本”,是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的深刻认识,是将理论抽象与现实实践紧密结合并与时俱进的自信。
三、信仰共產主义文化,引领民族复兴前进方向
中国文化展望于中华民族信仰期待的共产主义文化。不管是作为社会形态、成熟理论、运动过程还是理想蓝图的共产主义,对其思想文化成果的信仰,都已深深根植到广大中国人民内心世界和灵魂深处,并为越来越多人所认同。与此同时,共产主义文化也一度成为中华民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文化方向,成为中华民族维系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精神财富,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明确了共产主义文化的文化影响力。共产主义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种理想和方向。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进行了科学并准确的预测,既指出了共产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又为未来理想的实现提供了中国方案。在此背景下,中国文化也受这一社会理想的掌舵,以共产主义作为文化发展的社会方向,使文化统一于社会发展进程中而不偏离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在其文化理想的构造中,成为中华民族普遍接受的一种文化动力,抵御着文化风险对我们的冲击和影响。在共产主义的未来指引下,中国文化在多样文化生态和异质文化冲突的问题中将成为引领多样文化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此外,中华民族不仅要捍卫民族文化的主体性,更要积极扩大文化影响力,使民族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发展。
文化自信,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共产主义文化的指导。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旗帜的马克思主义指引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文化自信则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抱有共产主义信仰的自信。这种对未来文化发展的自信,是对待本民族文化历史发展方向的理性态度,既坚信中国文化朝着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又肯定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实践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目标以及以此为目标的文化发展,不是将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一味热衷于玄想未来和描绘图景,也不是在远大理想的对比中丑化或美化现实,而是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未来指向性中,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批判现实,符合历史规律地化理想为现实,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因此,这一文化自信的主体应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又或是“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调整的新历史形势下,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文化自信在未来全球文化对话和秩序中依然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只有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充分认知以从容面对当前多变的文化格局;对社会主义文化的推行肯定以在多元文化格局中坚定社会主义立场;对共产主义文化的坚定信念以明确中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未来方向。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标识,具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性,同时,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一种内在认同,以一股强势的意识觉醒、精神力量和责任担当支持着人们对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未来”中的正确认识和发展,从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文化内涵,夯实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实现中国文化的振兴与繁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203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9
【作者简介】张力转(1979— ),男,湖南岳阳人,硕士,北海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王 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