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创建初中政治创新课堂的有效途径

2017-12-18晏海蓉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政治课政治课堂教学

晏海蓉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主要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价值观,不断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但是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尤其是创建创新课堂方面存在不足。

一、创建初中政治创新课堂的紧迫性

1.传统政治课堂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关注的是老师怎样教,教得怎么样,而很少关心学生怎么学,因此,老师几乎成为了课堂的主宰,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生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禁锢,也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政治教师创新能力匮乏。很多初中政治教师没有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仍然迷信教材教参,或只听信所谓名师大家的片面言论,缺乏必要的质疑、批判和反思精神。许多教师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创新能力。如只是局限于“粉笔+黑板”的教学工具,不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方法上,也不能常换常新,仍然是传统课堂中的“满堂灌”路数。除此之外,在“升学率”的压力之下,许多政治老师无法突破其片面追求高分数的职责与角色,陷入了功利主义教育的泥潭,從而使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发挥。

3.初中政治课堂学生创新训练缺失。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老师教学观念的陈旧,教师处于教育的权威地位,往往是老师在简单生硬地地强调知识点、重点以及难点,学生都学生也永远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长期处于接受——记忆——检测的模式,这就使他们不敢怀疑也不敢提问,在反复地记忆、背诵及默写中度过,思维能力和情感认知也得不到应有的提高。这样形式单一,气氛沉闷的课堂教学,这使学生达不到有效思考从而减少了参与的兴趣,缺少必要的创新思考,课堂教学的效益之低就可想而知了。

二、创建初中政治创新课堂的有效途径

1.鼓励质疑,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考后的“质疑”是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第一步。因此,为了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问难,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创新的意识必然要求具备问题意识。作为初中政治教师,一定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民主博大的宽广胸怀,客观公正的政治立场以及高超启发引导技巧,要允许学生有各种思想。对同一个问题,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条件以及不同程度去回答,允许答案的多样化。在辩难质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鼓励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从而发掘出学生的智慧潜能。

2.提升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在创新式政治课堂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将传统的学生听、教师讲的单一授课形式,变而为丰富多彩的现代教育模式,如大力开展电化教学,教学中穿插使用PPT、音频、视频等现代技术。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使课堂信息量大大丰富,而且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激发,提高了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学生正值青春期的初中阶段,他们感情丰富,思想新颖,乐于接受新事物。并且独立意识正在急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也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许多学生所盼望的授课方式。抓住其这一心理特点,针对性的组织教学,一定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显而易见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着眼于广阔开放的教学视野。为了营造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氛围,教师一定要努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这首先体现在在教学设计的创新上。对初中政治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该从内容、形式、过程及手段诸方面都要不断改良、创新,以体现新课改理念,使之更符合现代教学规律。其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一定以创新的教学模式来促进教学成效提升,多采用演讲、辩论、小组竞赛、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途径。再次,在设计课堂核心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视野的开放性,突出问题的生成性。组织学生讨论时,一定要以问题为中心,使学生关注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得出客观公正的答案。此外,新课堂教学还应打破封闭,超越目标预定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式地吸纳弹性灵活的成分,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甚至可以超越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开放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

4.注重实践,深化课堂教学实效。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就在于与时俱进。初中学生正处在认识世界的初级阶段,他们虽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因为知识结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看问题容易停留在表面。如果,我们单纯就知识讲知识,而不结合当前时事和具体实践开展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对抽象的概念、理论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对政治学可产生厌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完不成政治课程教学目标,也不可能达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品行素质的教育目的。反过来讲,如果我们选取学生感兴趣的事件,摘取学生的生活片段及熟悉事例来加以说明,就会使政治课中宏大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可感,从而增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一定要提供一些供学生感受、理解和学习的情景、资料,将重大事件、日常生活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突破课堂材料的局限,使创新课堂更加有吸引力。

总之,初中政治创新课堂不仅需要教师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开放式课堂的构建,还需要教师突破传统观念,对教学教法进行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在广阔的视野下探究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成功构建创新政治课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收到预期的素质教育成效。

猜你喜欢

政治课政治课堂教学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答案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