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机之间的关系分析

2017-12-18王静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关系运动员

王静

【摘要】对于竞技体育来讲,运动心理疲劳主要是运动员在实际运动中,当遇到内外压力,心理以及生理能量被耗尽,同时没有得到有效的补充,进而表现出的一种机能不足,不能维持原有活动的一种情况。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运动员自身在情绪具有一定的变化,同时行为方式也具有变化。近些年来,体育科学者对延缓运动员心理疲劳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希望能够使其得到缓解,同时促进竞技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运动员;心理疲劳;运动机;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98-02

对于心理疲劳,又被称之为心理耗竭。在体育运动中心理疲劳是经常提到的一个词语,归属于运动性疲劳的一种。在运动训练中,具有着消极的影响,进而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关注,同时也是体育运动中研究的焦点性问题。对于心理疲劳以及运动机关系而言,研究者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我国研究背景下,运动员更加倾向于外在目标,进而参与到训练比赛中,对运动训练缺少一定的兴趣,最终导致没有无动机。因此,当运动员出现心理疲劳后,会回避比赛,最终出现了较少的参与。本文将针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机之间的关系进行针对性分析。

一、运动疲劳概述

疲劳是运动员常见的一种感觉。一方面运动员会利用各种方法来消除疲劳,另一方面,作为运动员,要想促进竞技能力的提高,就应经历疲劳的检验。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延缓疲劳成为了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的重要课题。与生理疲劳相比,运动员更加避免出现运动心理疲劳,因为其对运动员日常训练将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运动心理疲劳,主要是运动员自身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身心反应,表现在体力消耗殆尽,同时运动员运动能力下降等。

二、具体研究方法

(一)被试

本次研究主要是以安徽省运动员以及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为主,一共选取了大约300名学生,其中男运动员200名,女运动员100名。其年龄分布在23岁左右,训练年限在5年。被试涉及的项目包含了篮球以及排球和网球等。

(二)研究工具

第一,运动员心理疲劳问卷。在量表中,运动性心理疲劳主要分为情绪耗竭以及成就感降低以及运动消极评价等等。在量表中利用了计分这样的标准,最终得分越高,则表明疲劳程度高。

第二,运动动机量表。在量表中主要是由参与倾向以及回避倾向构成的,其中具有3个维度条目,同时还包含了6个条目组成。将两个维度相加,最终能够将运动动机总分计算得出。进行检验后,参与倾向分量表中的内部系统为0.675,而回避倾向分量表中的内部系数为0.732。

(三)测查方式

问卷调查利用集中测试这样的方式,同时进行当场回收。一共发放350份试卷,回收300份。

(四)数据进行处理

针对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集中化处理。其中统计方法主要包含,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分析路径分析等内容。

三、研究结果

(一)运动员运动動机以及心理疲劳之间的关系

要想对运动员心理疲劳以及运动动机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就应对维度之间的联系进行检验。结果证明,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以及运动机之间的存在着负相关这样的联系。同时与回避倾向间存在着正相关这样的联系。另外,运动员运动心理疲劳中的维度得分和运动员坚韧性之间的维度得分,存在着负相关的,进而达到了极为显著的水平。最后,运动动机其参与倾向维度中的得分以及其心理坚韧性维度得分,达到了正相关这样的水平。

(二)在运动员心理疲劳以及运动动机中心理坚韧性发挥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运动心理疲劳以及运动动机之间呈现出负相关这样的系数,最终达到了十分明显的水平。这表明拥有较高的心理疲劳,则运动动机较低,同时也可以对心理坚韧性中介效应进行检验。

四、分析讨论

(一)运动心理疲劳以及运动机之间存在的联系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运动员在心理疲劳上逐渐升高,但同时运动机逐渐降低。针对运动心理疲劳以及运动机之间的联系,可以发现,内部动机以及心理疲劳之间存在着负相关这样的联系。而缺乏心理疲劳,则出现了正相关。在调查中,一些人员表示,运动机的社会认可度与运动心理疲劳成就感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水平提高以及负评价呈现出负相关这样的情况。

针对这样的研究成果表明,近些年,运动心理学研究更加倾向于将自我决定理论进行有效的利用,同时对心理疲劳机制进行解释。在自我决定理论中认为,个体进行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成长这样的需要。另外,在理论中,社会环境能够促进个体动机以及心理健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关注。

(二)心理坚韧性具有一定的中介作用

当运动员心理具有一定的坚韧性,在运动中产生了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讲,心理疲劳以及运动机之间,心理坚韧性起到了中介性作用。当心理坚韧性逐渐提高,则运动心理疲劳将逐渐降低。另外,运动员运动机的不同,在心理坚韧性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进而表明心理坚韧性在运动机上具有着中介性作用。曾有学者指出,在心理坚韧性上,知觉以及韧性反应之间具有相互的影响。如果个体具有较高的韧性反应,对负性情绪反应具有威胁性作用。在一些其他因素中,例如:社会支持等,在中介中扮演着调节的作用。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运动员心理疲劳与回避倾向的运动机之间具有着正相关的联系,反之,与参与倾向这样的运动机具有着负相关的联系。而在运动机以及心理疲劳中,心理坚韧性起到了中介性作用,能够预测运动员的心理疲劳。

参考文献

[1]马忆萌.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J].科技展望,2017,27(07):250-251.

[2]曾明,刘伟.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的关系:心理坚韧性的中介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47(11):76-80.

[3]张连成,张力为,刘嘉蕙,刘浩.运动员心理疲劳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关系[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74-76.

猜你喜欢

关系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