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12-18赵小莉
赵小莉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思想观念上,教师要明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学实践上,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联系,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给学生有效的富有个性的评价。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与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167-01
当前,高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已呈汹涌之势。全新的培养目标、全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设计,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也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我既感受到新课程改革给传统语文教学带来的可喜变化,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不解与困惑。以下着重探究一下改变高中语文教与学现状的对策:
一、语文教师要明确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提出来的。首先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这里,语文素养这一概念比“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它除了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之外,还包含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特别是思想观念。
其次,要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高中语文教育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应该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受到审美教育,而语文课程是其中一条重要渠道。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以体味到语言美、书写艺术美、作品中的形象美、情感美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打好底子,提高文化品位和鉴赏能力,增强追求美的意识,提高发现美的能力,学会识别和抵制低劣丑恶的文化产品的现象,学习对美的表现和创造。
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一是要转变观念,下工夫改变长期以来习惯了的单纯接受学习的方式,大力开展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中增强探究兴趣,养成探究意识和习惯。二是要了解并逐步熟悉探究学习。探究学习是开放性的,它注重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且还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再次,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的编排具有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完成所规定的学习内容,都达到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同时,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个性的差异、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以及语文學习基础的差异,明显增大。因此,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
二、要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并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高中语文教学,首先要突出学生的发展。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有明确具体的结果性目标,也要有过程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以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学内容方面,强调学生经验、语文知识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内容的整合。其次,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在教学目标中体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即把教学过程看成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学生的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积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
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语文课堂。怎样让语文课堂通过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多重观点和解释的碰撞、消解、转化,走向融合和升华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呢?关键是要改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宽松、形式更多样。
比如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把重点放在对课文语言的品味上,并运用《平湖秋月》民乐曲这个音乐语言进行比较鉴赏,加深理解且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朗读体会。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文章,要求学生以电影编剧或词作者、摄影师等身份进行解读,改编成电影剧本,并配上主题曲。这样的课堂轻松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兴趣点极高,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深入。他们的理解远比教师讲解分析要深刻得多。如教鲁迅的《灯下漫笔》,则让学生试做一回《莽原》周刊的编辑。教授柳永的《雨霖铃》,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一幅画,或写一首歌词配上画面把情人难舍难分的情景展现出来。宽松的课堂氛围,灵活多变的课堂形式,远比教师一板一眼的讲解有趣得多。不用担心学生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干扰或出现问题,因为有了干扰或问题正说明学生真正动用了自己的脑子、情感去解读文本,有了自己独到的体验和感受。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都是平等的,通常提出的问题没有固定的正确答案,反馈也不是简单的对与错。教师是课堂的向导或协助者,不是传统教育模式中扮演的绝对权威角色。
三、要改变传统的语文评价方式,给学生有效的富有个性的评价。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以期中、期末、升学的分数为评价标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对语文学科的评价往往会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评价应该包括什么?评价如何才能促进学习的动力?评价都应该包括哪些人参与?我赞同《有效的学生评价》一书的观点:评价包括测查学生思考、分析、适应以及整合知识技能的能力。参加评价的人应该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这样的评价就不是光凭一份统一的试卷由语文教师作评定了。评价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成功或失败只能用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应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的具体事实说明。这种评价由原来的一味强调学习的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由被动反应转变成积极的意义建构。只要我们给学生多一点权利,让他们选择学什么和怎么学;只要当我们语文教师不再填鸭式地传授知识或者不以僵化的测验方式评价学生,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途经获取知识。
以上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了解,许多时候我感到无能为力,但我从没放弃过改变现状的尝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高中语文教学目前的处境,也会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让每一位语文教师挺直腰板教语文,让所有学生理直气壮、自觉主动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