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之电脑绘画的选题与注意事项
2017-12-18臧晶晶王馨
臧晶晶 王馨
电脑绘画是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的一个经典项目,也是历届活动中上报作品数量最多,最受老师和学生欢迎的一个类别。电脑绘画只针对小学组别设立,并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只要是“运用各类绘画软件或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作品”,都符合指南的界定要求。大多数参赛作品为单幅画,也可以是表达同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创作的视觉形象可以是二维的或三维的,可以选择写实、变形或抽象的表达方式。由此可以看出,技术并不是第一要素,作品的创意和表达才是决定因素。笔者对近三年辽宁省的电脑绘画作品的选题进行分析归类和提炼总结,希望对热爱这个项目的小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一些创作灵感。
纵观辽宁省近几年的绘画作品,约有50%的作品是利用windows自带的画图工具绘制的,约30%的作品是采用Photoshop软件来完成的,剩余的20%则是采用其他工具来完成的。包括电脑手绘板、Flash软件、光影魔术手等,以及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些手机APP。无论采用何种工具,技术已经不是创作的难点。许多看似简单的技术,也可以在比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是我们这里要重点探讨的问题——选题及其注意事项。
选题是吸引读者兴趣的首要因素。好的选题能够让人产生共鸣,深受感染和鼓舞。失败的选题则令人厌烦,愁眉深锁。因此,将选题列为一件作品成功与否的第一要素绝不为过。经过整理分析辽宁省近三年的上报作品,笔者将电脑绘画的选题归为以下几大类:
一、“小小幻想家”
小作者们展开联想的翅膀,尽情释放自己的想象力。作品题材包括太空旅行、海底世界、未来城市、智能伙伴、能源大战、导盲机器犬、音乐斑马线等。可以用五花八门,天马行空来形容。内容真实的反映了孩子们脑海中的世界,充满童真童趣,让人觉得温馨可爱,同时又不失道理,充满希望。这里要强调的是,想象是孩子们天性,是自发的。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去想象,而不是强制的、生搬硬套的指定创作方向。但要注意内容要积极正面,体现当代小学生的精神风貌。
二、“身边人和事”
顾名思义,即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和真实发生过的事。身边的同桌伙伴,远方的英雄榜样,都是创作的源泉。小到一场难忘的运动会接力赛,大到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事无大小之分,只要是作者认为有意义、值得纪念就可以去表达。还可以是家乡特产、民族特色、文化遗产等具有当地特色的事物。通过作者的阐述,起到一定的文化宣传作用。我省此类的优秀作品包括沈阳故宫、难忘九一八、大雪见真情、身边的小雷锋、二人转在东北、八王寺汽水等。教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身边的点滴小事,并善于发掘蕴藏在其中的故事,以小见大。
三、“我是大畫家”
此类作品在历届的参赛作品中为数不多,能够获奖的优秀作品更是凤毛麟角。究其原因,是因为此类作品除了要满足电脑绘画的最基本要求外,还要求作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绘画特长,并且要使用电脑绘画技法完成创作。所以作品的完成难度较高。一般多采用素描、油画、国画、水彩画、漫画,甚至是抽象画的形式展现作品。指导教师要因材施教,发掘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参与此类创作。
四、“不懂我世界”
此类作品在选题方面与前几类有相似之处,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夸张的线条、沙画、涂鸦,甚至是“不知所云”超现实主义等无法归类的作品都可以纳入这一范畴。如果你问学生为什么会采用这种形式,他们也解释不清楚原因,可能就是单纯的喜欢。这也是孩子们与成年人的最大区别。因此,指导教师不要为学生设定许多的条条框框,要多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当然,电脑绘画的类别并不拘泥于以上几种,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趋于多样化。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题材的范围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扩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匠人精神和传承精神等也渐渐的渗透在近几年的作品中,这是值得欣喜的。然而,从历届作品可以看出,依然有一些问题存在。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选题一定正,乐观积极
选题应反映当代小学生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一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教师要明确,这不仅是为了参加比赛而创作,同时还肩负着宣传小学生们健康成长、美好生活的使命。
二、选题不怕小,以小见大
选题大而空与内容华而不实是电脑绘画创作的两大忌讳。同时又是创作时最容易犯错的地方。选题太大不好把握,有限的画面很难展现太多太深的内容。如果非要选择一个很大很广的主题,建议从它的一个点切入,将这个点表达明白,以小见大。
三、选题尽量真,亲身所感
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选题要尽量从自己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里去挖掘,去展开。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选题往往由于不了解而缺少真情实感,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同桌同学的打闹嬉戏、左邻右舍的寒暄问候、父母每天的叮嘱唠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亲情友情和爱。都值得我们利用作品展现出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