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技术学校如何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

2017-12-18唐春兄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9期
关键词:城镇化现代化培训

唐春兄

【摘要】“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工业化,然后是城市化,最后是现代化。而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教育和培训。因此,农民工技能培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实用技能;城镇化;培训;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37-02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民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大多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再围绕着一亩三分地而靠天吃饭。他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和外面的生活,觉得自己不能再蜗居在农村简易的避雨房中,因而他们逐渐走出大山走向城市,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进入城市的这些农民工,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生活,尤其是没有任何技能的他们,基本上还是只能依靠自己廉价的劳动力来换取微薄的酬劳,来维持自己基本的日常生活,而用人单位也对农民工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提高农民工素质,使他们能够较快的掌握实用技术,更快地融入城市发展的大潮中,更好的服务于城镇化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便承担起了具体的培训任务。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践,对农民工技术培训谈谈浅显的看法。

一、农民工技术培训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十七大再次明确提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农业部、劳动保障部教育部等决定:2003年至2005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1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5000万农民工进行岗位培训。2006年至2010年,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并对其中的3000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这是党中央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适时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也是推进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三农”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首先是工业化,然后是城市化,最后是现代化。而只有实现人的现代化,才能实现社会的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教育和培训。因此,农民工技能培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有利于将人口负担转变成人力资源优势。农村人口资源是最丰富的资源,也是最沉重的负担。通过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农民工能够掌握城市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基本技术和技能,不断改变农民工“一无是处”的务工窘境,逐渐提升农民工在城市用人单位的地位,从而让农民工在城市发展中获得存在的价值感,树立农民工生活的自信心,使他们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2.能够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发展。通过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使“一技在手”的农民工能够顺利进城,找到与之对口的相应工作,使他们得心应手的开展工作。这样,他们就能够在积极、向上、快速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就能受到良好的城市环境熏陶,改变他们原有的生活陋习,促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步发展。

二、农民工技能培训的现状

(一)政府主导职能欠佳

由于地方财政原因,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太少,农民要参加培训,培训费、考证费、生活费等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往往使不少农民工在专业的职业培训机构槛外望而却步。尤其像我们这样的贫困县拿不出更多的资金,仅靠国家和省里补助进行培训,导致培训时间短,质量没有保证,输出去的多,流回来的也多。农民工的技能含金量太低。一般的农民工培训规模小、效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国家对其的管理和重视明显不够。

(二)由于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运行机制不健全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在以往,我们的培训就是接到上级的培训通知后,按期按时开展相应的培训工作,而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培训机制不完善、不健全、不明确,使我们的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出现了乱而无序的局面。在培训结束后,真正掌握了实用技术的人明显不多,导致参加培训的人多,因培训而受惠的很少,培训效果不理想。

(三)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认识过于肤浅

在以往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抱有一种凑数字的态度。对技能培训没有一个较好的认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时间观念,导致他们在接受技能培训时往往不能比较熟练的掌握培训技能,对培训知识似懂非懂。

(四)农民工外出务工有着较大的不稳定性

农民工进城务工大多数都是盲目进城,没有选择性和导向性,进城后才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如果一座城市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又会转身奔走于另一座城市,继续寻找。大多数的农民工一年当中就是这样来回穿梭在城市之间,没有稳定性。因此,想要对这些进城的农民工集中起来进行技能培训,难度可想而知。

(五)培训单位缺乏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

在平时的技能培训中,由于职业技术学校缺乏专业培训的专职人员,培训时的辅导老师只能请外援教师,他们的教学计划、授课内容有时脱离当地实际情况。因为每次培训的地点不同,尤其像中药材的种植受环境制约较大,外援教师培训的实用性不太明显。而真正了解掌握当地实际情况的职业技术学校只能起培训辅助作用,培训没有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

三、职业技术学校做好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具体措施

(一)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中,作为具有行政职能的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在县、乡、村三级全面部署落实农民工技能培训的转移就业工作,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培训部门主动的有效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的新路子。

(二)職业技术学校应主动承担农民工的各类技能培训

由于自己生活所需主动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为数不多,要想让贫困地区的农民工人人有技术,个个能独干,职业技术学校就要在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上冲锋陷阵,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为农民工能够学到真正实用的技能添砖加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要准确及时的掌握市场需求,按需培训,这样农民工学到手的技术才能真正适合市场所需,才能使农民工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香饽饽。另一方面,职业技术学校要对农民工的培训真正做到“手把手”的培训,确保“培训一人,出师一人,”这样才能让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中真正站稳自己的脚跟。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工对技能培训的认识

由于农民工文化素质较低,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往往非常肤浅,认为农民工不就是个干苦活的吗,还需要什么技术呢?这就使他们在参加培训时态度消极,没有积极性,制约着培训效果。这就需要乡镇、村社、培训学校联合加大培训力度。endprint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现代化培训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我的女巫朋友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