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互联网+农机”现代农业新模式
2017-12-18王磊
摘要:现代农业的实现,必然以农业机械化作为前提和保证。目前,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互联网+农机”时代已经来临。积极运用互联网、物联网、GPS等新的信息手段与机械化生产进行深入融合, 努力探索一条“互联网+农机”的新模式,全面推动农机化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农机;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7.24.002
在信息化加快发展的大背景下,发挥好互联网、物联网的作用,探索“互联网+农机”现代农业新模式,可以使吉林省农业率先实现机械化、信息化,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建立和完善“智慧农机”信息化平台
信息化平台是实现信息管理和服务的基础。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此完善农机化信息平台的建设,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机信息网络体系,实现农机信息化,达到资源共享、共同运用的目的。还应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帮扶与支持,信息化建设中有很多潜在的市场价值,开发有形和无形的资源,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信息服务市场,促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信息化平台应以“智慧农机”为核心,构筑以农机综合信息化服务网络和农机综合监管网络两大服务网络,实现内部办公与业务自动化,建立农机监理、农机管理、农机推广和农机化服务等农机业务管理信息系统,使农机业务管理和社会服务有效融合。主要包括四个子系统:农机信息管理系统,采集和整合现有农机基础数据,实现对各类农机基础数据全面、规范的管理及查询分析等;农机办证系统,负责农机登记及驾驶证业务的管理工作,建立统一的农机监理业务计算机管理系统,依法确定注册登记农机的机型,负责考试员、检验员的考核、发证等工作;农机作业系统,农机作业系统建立在农机卫星定位基础上,系统要求在农业机械上安装GPS定位监测设备,通过信息平台,可以清楚的显示出机械作业信息,收集到这些信息,就可以进行监测、统计和管理。用户群面向农民、农机服务组织和政府三大类,从而实现农民用户查询农机服务组织及下单服务、农机服务组织订单管理及农机调度、作业监管、作业统计等功能、政府部门用户对农机统计、分析,农业生产工作的监管分析等功能;农机补贴管理系统,农机补贴管理系统利用平台和网络系统对农机购置补贴等进行科学的管理,针对管理要求,还能提供合适信息,为各级管理层提供有力的决策信息,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为广大农机生产、销售、管理单位和农民服务。
2 积极实施 “互联网+农机”培训
农民是实施“互联网+农机”的主体,因此应加强对农民“互联网+农机”的培训,确保培训的实效性。在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学员的需求,坚持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尊重农民意愿,确定教育培训内容,开展个性化教育培训。例如,国家农业农机重大方针政策培训专题、“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技术培训专题、保护性耕作和深松技术培训专题、玉米精量播种培训专题、薯类机械化技术培训专题、农产品机械加工技术培训专题等。处理好“互联网+农机培训”与传统农机培训的关系。“互联网+农机培训”与传统农机培训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统一关系,因此要与传统农机培训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农机培训内容大部分为实际应用技术培训,离不开现场实际操作。“互联网+农机培训”模式,都是基于传统农机培训平台而建立的。“互联网+农机培训”要以传统农机培训为基础,设立对应的网络课堂。例如,拖拉机的使用与维修、新型农业机械的认识、新型实用技术等,可以用于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加大学员的理解。农机培训和互联网融合,是通过产业的融合和创新,以最新的互联网行业之长,补传统农机培训之短,创造全新的培训模式。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充分了解“互联网+农机培训”基础上,挖掘农机培训与互联网的最佳切入点,促使农机培训转型和升级。
3 建设农机作业互联网动态信息监测平台
政府对先进农业技术的项目扶持日益增多,吉林省深松补贴项目已率先实施了物联网动态监测,互联与物联技术,从根本上保障了项目实施效果,因此现代农机作业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更加方便、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出现了。系统融合互联网与物联网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无线移动通讯技术、远程控制技术等前沿科技,使农机潜在作业能力充分释放出来,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农业机械在该系统的支持下,更易于管理,更加安全、节能。随着各项技术的不断成熟、不断发展,农机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会更加强大,运用领域会更加广泛。
农机远程监控管理信息系统由机械化终端、中间网络和监控中心三部分组成。机械终端可以采集农機作业的各种信息,运用现有的手机移动通信网络,将采集到的信息通过中间的无线移动网络传送给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对农机作业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4 探索“互联网+农机”维修服务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可以使现代化的农机装备维修问题得到快速、高效的解决。农机的维修、服务问题一直是当前困扰农机用户的一个大问题。农机手在生产作业期间,对维修都有迫切的需求,一些故障如果单靠生产厂家的售后人员进行解决,不仅会影响农业生产进度,也会影响农机使用者的收益。要鼓励引导农机生产、经销企业的售后服务团队和基层农机维修人员参与到维修技术平台当中。提供便捷的维修服务信息,探索通过网络视频、对话等手段对农机故障进行远程诊断,帮助及时排除故障。为用户提供快速维修、现场服务、故障判断等各项服务。实现“互联网+农机维修”,既实现了维修信息共享、提高修理质量,又方便了解相关故障信息,为企业产品改型升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王磊,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机械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