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Pad之道
2017-12-18
金句
我不在乎人们是否会记住我的名字,也不在乎他们是否知道我对他们的思考进程做出过贡献,如果我一生成就的精神能够传给下一代,传给我的创新大军,那么我依然长存于世。
《ThinkPad之道》
作者:内藤在正,威廉?霍尔斯坦译者:武上晖
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分类:经济管理
许多人都是ThinkPad的忠实用户——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ThinkPad是我的第一台“生产力工具”,它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我。过去20多年来,我手上的每一个茧子,都和它有关。
自1992年第一台ThinkPad诞生以来,它在全球的销量已经过亿,上过珠峰也下过深海,甚至赢得NASA的订单飞向太空。但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缔造者叫什么名字。25年间,被誉为“ThinkPad之父”的内藤在正和他的团队,以这款PC行业丰碑级的产品,在快速迭代的科技领域奠定了不朽地位。
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话来说,“在一定程度上,ThinkPad就是产业标准”。ThinkPad基本上见证和引领了PC产业每一次重大的技术变革。它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了商务领域的工作方式,改变了科学研究和发明的方式,也改变了教育行业老师的教学方式,甚至改变了人们对音乐和视频消费的方式……
在《ThinkPad之道:无可替代的思考》一书中,内藤在正回顾了ThinkPad经历的艰难与荣光:“蝴蝶机”从万众瞩目到昙花一现、小红点打动“狩猎采集人”成为NASA主力大军、IBM出售PC事业部、与乔布斯硬碰硬……他并非要炫耀成功的经验,而是坦陈了自己的脆弱、困惑,以及公司的政治、中美日不同的文化等等。相对于硅谷式的英雄,他更推崇团队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相对于革命性的变化,他更信赖持续不断地改善。作为一个典型的工程师,他对自己的优点和局限都做了条分缕析。
本书的另一位作者威廉.霍尔斯坦曾两次前往日本,与内藤相处了很多个日日夜夜,感觉他“几乎没有表现力,也没有浮华的生活方式。他有着坚韧的性格,但他创新的风格却谨慎认真,一步一个脚印。”在他眼里,工作上的内藤像是一个管弦乐队的指挥家。尽管他并不是很了解电脑应用的所有不同种类的技术,但他的本事在于建立团队,将拥有技术背景的人团结在一起,整合组织他们的成就来打造实体产品。这些人總是能够跨越地域和文化的界限,圆满地完成工作。
内藤在正在书的最后说,“我不在乎人们是否会记住我的名字,也不在乎他们是否知道我对他们的思考进程做出过贡献,如果我一生成就的精神能够传给下一代,传给我的创新大军,那么我依然长存于世。”
现年65 岁的内藤在正也会谢幕离场,但他相信,他打造的创新模式并不依赖某个单独个体。而ThinkPad体现出的忠诚于技术和质量的“工匠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