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7-12-18朱晓华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年22期
关键词:肌瘤开腹腹腔镜

朱晓华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3)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

朱晓华

(太原中西医结合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择本院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30),对所有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所有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传统组比较,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此外,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率与传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传统开腹手术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常见于育龄妇女,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目前临床上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两种方式。本院对6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展开对比。对本次研究过程和结果做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段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选择此段时间内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资料,纳入标准:经各项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的良性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家属同意且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者;合并其他子宫病变者;确诊其他系统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采取入院编号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0)和传统组(n=30),腹腔镜组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2.6±7.8)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2.4±6.8)个月;肿瘤位置:浆膜下肌瘤7例,肌壁间肌瘤18例,多发性肌瘤5例;传统组患者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32.5±7.7)岁;病程3~21个月,平均病程(12.5±6.7)个月;肿瘤位置:浆膜下肌瘤6例,肌壁间肌瘤19例,多发性肌瘤5例。对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分析发现差异不明显,可比对,P>0.05。

1.2 方法

对所有传统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对患者下腹正中行直切口,逐层暴露患者子宫,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切除后使用可吸收线进行8字缝合,将患者切除瘤体进行病理检查[2]。

对所有腹腔镜组患者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患者术前实施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取患者脐缘正上部位,行纵向切口,将患者皮肤切开,切口约为1 cm,为患者建立气腹,维持患者气腹压力为10~13 mmHg,在患者脐周部位穿刺,置入10 mm套管针,沿套管置入腹腔镜,使用腹腔镜辅助检查了解患者子宫肌瘤数目、大小、位置、脏器粘连状况等,随后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对患者左右髂前上棘2 cm位置行切口,置入相关手术器械,对患者子宫肌瘤周边宫体注射6 U垂体后叶素(南京新百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637)+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82)治疗,采取单极电凝或采取超声刀将假包膜切开,保证切口长度为肌瘤3/4左右,深入肌瘤,使用齿抓钳辅助,将患者瘤体进行钝性分离,并术中采取双极电凝止血,术后常规冲洗盆腔,并在腹腔镜下使用可吸收线将瘤腔肌层、浆肌层等缝合。若患者为多发肿瘤,且肿瘤位置较远,则可对患者肿瘤进行逐个剔除。术后将病灶送检。术后给予所有患者常规的临床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主要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评价)、术后并发症情况、3个月随访后的短期预后状况和复发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分析

与传统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低,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复发状况分析

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2例,传统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患者术后3个月复发率6.7%与传统组10.0%相比无明显差异,2=0.218,P>0.05。

表1 手术效果分析( ±s,n=30)

表1 手术效果分析( ±s,n=30)

注:与开腹组相比*: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肛门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传统组 98.2±15.8 341.5±58.7 26.1±7.4 7.6±2.4腹腔镜组 75.8±14.7* 201.5±57.6* 16.8±6.5* 4.8±1.9*t 5.685 9.324 5.172 5.010 P<0.05 <0.05 <0.05 <0.05

表2 术后并发症发生状况分析 [n(%)]

3 讨 论

研究证实激素分泌紊乱、遗传因素是引起子宫肌瘤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3]。子宫肌瘤患者早期症状不显著,患者诊治不及时极易导致不孕、流产等诸多并发症发生,且部分患者存在癌变风险[4]。以往治疗子宫肌瘤采取子宫切除术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但影响了患者生育能力,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当前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见术式,其与子宫切除术相比治疗创伤明显减小[5]。本次研究表明,采用腹腔镜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表明腹腔镜对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更好的效果。采取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而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术后恢复。腹腔镜的出现使得微创手术获得进一步发展。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时,对患者手术切口小,术中术野清晰,对患者子宫损伤较小,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可有效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并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时,可保留患者生育功能及盆腔结构完整,可有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恢复,并改善患者预后[6]。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无差异,说明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患者病灶。

综上,子宫肌瘤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更优,能极大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推广运用价值高。

[1] 王瑞敏,侯 懿.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重庆医学,2014,43(7):852-853.

[2] 刘晓莉,王兰香.微创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比较[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10):1064-1066.

[3] 张 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1):117-118.

[4] 董学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2):36-37.

[5] 赵 艳,马瑞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43-44.

[6] 翟高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4,35(31):6942-6943.

R713

B

ISSN.2095-8803.2017.22.47.02

本文编辑:刘帅帅

猜你喜欢

肌瘤开腹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