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测试

2017-12-18山东李慎中

教学考试(高考地理) 2017年4期
关键词:降水河流

山东 李慎中

高中地理必修1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共40分)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东海岸比西海岸

( )

A.地壳更活跃 B.年降水量更少

C.沿海水位更高 D.人口更稠密

2.尼加拉瓜运河

( )

A.基本沿断层线修建

B.利用沿线河湖,工程量小

C.比巴拿马运河航程短

D.沿线城镇集中,经济发达

3.哥斯达黎加被誉为“世界最环保国家”,可能源于

( )

A.森林覆盖率高 B.潮汐能利用率高

C.以第三产业为主 D.推行清洁生产

一驴友在滇西北某地考察日记中写道“继续向上,脚下不再是如茵的低草,放眼望去:山坡上碎石遍布,这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流石滩。在这荒凉的‘石海’中,竟有鲜艳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然绽放……”。下图为驴友拍摄的流石滩照片。据此完成4~6题。

4.流石滩出现的位置在

( )

A.积雪冰川带 B.高寒荒漠带

C.高山草甸带 D.山地灌丛带

5.流石滩的“遍地碎石”可能来自

( )

A.风力搬运形成的沉积物

B.冰川融水形成的泥石堆积物

C.岩石风化形成的堆积物

D.流水搬运的砂石在山前堆积

6.根据高山花卉的形态特征,可以推断流石滩

( )

A.暖季短促,雨水丰沛 B.干旱缺水,沙漠广布

C.低温大风,日照强烈 D.降水丰富,生物量大

图1、图2分别为荷兰局部区域图及鹿特丹降水统计图。荷兰地势低洼、河流纵横,为此荷兰在三角洲的各海湾口和许多分岔河口筑起设有闸门的堤坝。据此完成 7~9题。

7.影响鹿特丹冬半年和夏半年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高低 B.西风强弱

C.季风风向 D.暖流强弱

8.图中闸坝的主要功能是

( )

A.拦沙蓄水 B.保障通航

C.拦海造田 D.防潮抗洪

9.图中闸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是

( )

①闸内水体盐度上升 ②河口地区水质变差 ③滨海湿地面积增加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某时段世界某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示时刻甲地和乙地的天气状况

( )

A.甲地位于暖锋锋后的冷气团一侧,阴雨连绵

B.乙地位于暖锋锋前的冷气团一侧,阴雨连绵

C.甲地位于冷锋锋后的冷气团一侧,大风阴雨天气

D.乙地位于冷锋锋前的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

11.图示季节

( )

A.地中海沿海炎热干燥

B.北京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南亚地区盛吹西南季风

D.上海市昼长夜短,昼渐短

12.图示季节丙地盛行风及成因

( )

A.东北信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B.东南信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东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

D.西北季风:海陆热力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冻裂(林木)是指林木向阳面受冬季昼夜温度剧变致使树干纵向冻裂,在高寒地区的疏林地受害更重。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的死亡,但可降低产量和品质。如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单位:米)。据此完成13,14题。

13.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林木冻裂灾害最重处与图中海拔最高处的高差最接近

(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450米

14.防治林木冻裂的措施可行有效的是

( )

A.入冬前涂黑树干

B.入冬前清理树木间杂草

C.入冬前修剪树木

D.入冬前用草绳包扎树干

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下图中河流流域是世界重要橡胶种植区,该流域某城市有“黑金之都”之称。据此完成15~17题。

15.图中河流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下列因素对其影响最小的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洋流 D.植被

16.图中河流未能塑造出宽阔的河口三角洲。其原因最可能是

( )

①海潮顶托作用强

②上中游地区森林水土保持作用强

③河口地壳的上升

④河口泥沙被沿岸洋流向西北搬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图中最可能为“黑金之都”的城市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林树下线是指干旱河谷地区由低至高出现的灌丛到森林的混合交错带的平均海拔。下图1是我国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地理区域图,图9是该河某段河谷植被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影响图中林树下线平均海拔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温 B.水分

C.光热 D.坡度

19.岷江上游河谷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 )

A.峡谷海拔高,阻挡夏季风到达该区域

B.距海遥远,夏季风难以到达该区域

C.气候变化异常,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大

D.河谷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20.考察发现该河谷林树下线平均海拔逐渐下降,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 )

A.加剧水土流失 B.加剧土地荒漠化

C.改善生态环境 D.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综合题(共4道大题,共60分)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北极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北极航道的巨大潜力。数百年来,北极航道大部分时间被厚厚的冰层覆盖而被称为“传说中的航道”。近年来随着通航期延长,北极航道未来商业潜力也正在被各方所关注。商业潜力巨大的北极航道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如图为北极航线和苏伊士运河航线图。

图2

(1)指出影响北极航线航运价值提升的主要因素。(2分)

(2)比较鹿特丹和上海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4分)

(3)与苏伊士运河航线相比,北极航线有哪些优势和劣势?(3分)

(4)简述北极航线通航对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拉萨有“日光城”的美誉,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其成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如图为青藏高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1)分析拉萨成为“日光城”的原因。(3分)

(2)简述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分)

(3)该小组对“拉萨作为新兴避暑旅游城市”意见产生了分歧。请你从自然地理角度列举该小组的意见分歧。(7分)

(4)有人说“在这高寒之地,温暖湿润之地是河流制造出来的”,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23.下图为贺兰山及附近自然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

(1)指出宁夏平原的形成过程。(2分)

(2)分析云杉林在贺兰山东西坡分布差异的原因。(2分)

(3)说明贺兰山对宁夏平原自然环境的影响。(4分)

(4)阿拉善高原戈壁、流动沙丘面积广大,试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下图为巴尔喀什湖及其附近地区等高线图。伊犁河从南面注入巴尔喀什湖,入湖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80%~90%,湖中产芦苇和鲤、鲈等鱼类。随着中亚地区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发展,中亚地区的用水量持续增大,巴尔喀什湖受到“灭湖”威胁。

(1)分析巴尔喀什湖一湖两水、东咸西淡原因。(6分)

(2)与乙河相比,甲河湖口三角洲更明显,试解释其原因。(6分)

(3)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图示区域产生的环境效益。(4分)

(4)提出解决巴尔喀什湖“灭湖”威胁的可行性措施。(4分)

【参考答案及解析】

1.C 读图可知,图示西海岸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该地区中部为西北—东南向山脉,东部为海洋信风迎风坡,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因东部气候湿热,人口多分布在西部山区;东海岸受东北信风和暖流影响,水位较高。

2.B 尼加拉瓜运河利用了东部的河流和中部的湖泊,工程量较小。

3.A 该地区地势起伏大,气候湿热,森林、草场资源丰富。

4.B 读图可判断流石滩位于高山冰雪带和高山草甸带之间,属于高寒荒漠带。

5.C 流石滩的遍地碎石是在高寒环境下,剧烈的昼夜温差和反复冻融的风化作用,使大量岩石不断崩解破碎形成的堆积物。

6.C 高山花卉植株低矮、匍匐在地表反映了“地势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和“多大风”的环境特点。由于白天光照强烈,光合作用强,所以花色鲜艳。

7.B 图2显示鹿特丹冬半年比夏半年降水多,结合图1中的位置判断,鹿特丹受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西风强,降水多。

8.D 荷兰地处莱茵河入海口处,地势低洼。该地终年盛行西风,因此海湾口和河口的闸坝的主要功能是阻挡风暴潮及海水涨潮导致的洪涝。图中闸坝也有利于拦海造田,但不是其主要功能。

9.D 图示堤坝建设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滨海湿地萎缩;闸坝阻断鱼类洄游通道,河流带入海洋的营养物质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闸内水体因流速减缓,河水下泄减少,水质恶化;闸坝阻断海水入侵,闸内水体盐度下降。

10.B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为南半球澳大利亚大陆部分区域,甲乙之间为低压槽,且处于低压中心的右侧,故该低压槽处形成一个暖锋系统,甲地处于暖气团一侧,天气晴朗,乙地位于冷气团一侧,因暖锋移动速度较慢,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11.B 读图可知,30°S~40°S大部分地区被高气压控制,按其位置可知该高压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故图示季节为南半球的夏季;则北半球冬季,地中海沿海气候特点为温和多雨;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直射点在南半球,上海市 昼短夜长。

12.D 夏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由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北季风,该季风主要是由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而成,同时也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陆地上形成热低压,形成西北季风。

13.B 图中最高处海拔范围是600~700米;我国东北地区山地南侧为阳坡,甲和乙位于阳坡,乙位于山脊上,白天阳光照射时间长,气温较高,夜晚降温快,乙处冬季昼夜温度剧烈变化,树木冻裂最严重;乙地的海拔范围是300~400米。所以二者的相对高度范围为200~400米。

14.D 涂黑树干利于吸收太阳辐射,使白天增温快,会增加冻裂程度,不可取,涂白是可行措施;提前清理杂草和修剪树木,会使林木间透光性提高,也会增大昼夜温差,不可取;包扎树干将会减少树木夜晚的降温幅度,提高夜晚温度,避免树木冻裂,该措施可行有效。

15.D 图中河流为亚马孙河。该河流域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沛;东部沿海有暖流流经,增湿作用显著;来自于海洋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来大量的水汽;北、西、东三面高、向东开口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同时受西部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大小影响最小。

16.D 海潮顶托作用强、河口地壳抬升都有利于泥沙在河口沉积,促进三角洲形成。河流上中游地区森林保持水土,可减少河流含沙量;受南赤道暖流的冲刷搬运作用,河口泥沙向西北搬运,不利于河口三角洲扩大。

17.C 由材料可知,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对风的适应能力较差,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图中丙区域纬度较低,受上升气流影响,高温、高湿,且风力微弱,且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土层深厚,利于橡胶树根系发育。

18.B 从图文可知,林树下线是由低到高的干旱河谷灌丛到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平均海拔,这是由于随着海拔升高,受地形雨的影响,降水增加,植被类型由灌丛带演变为森林带,故该林树下线的海拔高低是水分导致的,与气温、光照、坡度等关系不大。

19.D 岷江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川西高原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是受到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影响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海拔高,河谷处于夏季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降水稀少,形成干旱的河谷。

20.C 林树下线平均海拔下降,说明河谷地带水分增加,落叶阔叶林带向下扩展,森林面积增加,荒漠面积减少,其生态环境改善。

21.(1)全球变暖,极冰融化(2分)。

(2)鹿特丹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2分);上海受季风环流控制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2分)。

(3)优势:航程短。(1分)

劣势:仅夏季可以通行,通航时间短(1分);沿途浮冰、极端天气等影响航行安全(1分)。

(4)加快北冰洋沿岸地区资源的开发(2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促进环北极地区经济发展(2分)。

22.(1)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少(1分);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1分);大气透明度高,晴天多(1分)。

(2)白天降水少,夜晚降水多(2分) 原因:拉萨位于河谷地区,夜晚气温比谷坡气温高,形成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成雨(2分)。

(3)有利条件:海拔高,夏季凉爽(1分);濒临拉萨河,夏季夜雨多,湿度适中(1分);空气清新(1分);晴天多,阳光充足(1分)。

不利条件:海拔高,空气稀薄,氧气不足(1分);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1分);气温日较差大(1分)。

(4)河流流水侵蚀下切,形成地势较低的河谷(1分);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水汽沿河谷进入(1分)。

23.(1)两侧地块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形成低地(1分);后经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1分)。

(2)贺兰山西坡坡度较缓,且地处阴坡,蒸发较弱(1分);土壤水分条件较好,适宜云杉林生长(1分),因此西坡比东坡云杉林面积大。

(3)削弱冬季风(西北冷气流)对宁夏平原的侵袭(1分);阻挡西部沙漠的侵袭(1分);夏季东南季风遇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增加宁夏平原的降水补给(1分);山体植被减弱水土流失和山洪暴发(1分)。

(4)位于贺兰山以西,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蒸发旺盛(1分);距亚洲高压源地近,冬春季节大风日数多,风力作用强烈(1分);过度放牧及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导致沙丘活化(1分)。

24.(1)受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影响,注入湖泊西部的伊犁河径流丰富,对湖水的稀释作用明显(2分);东部流入河流少,蒸发量大,盐度大(2分);中部狭窄,阻碍了东西部的水体交换(2分)。

(2)甲河流经荒漠地区,河流含沙量大(2分);受地形影响,甲河流速较慢,泥沙容易沉积(2分);甲河有多条支流入湖,泥沙沉积量大(2分)。

(3)通过湖水蒸发,活跃该区域的水循环过程(1分);对该区域气候起到调节作用(1分);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1分);延缓该区域的荒漠化进程(1分)。

山东省临沂一中)

猜你喜欢

降水河流
四川盆地极端降水演变特征及拟合
黑龙江省玉米生长季自然降水与有效降水对比分析
河流
Cloud seeding
为什么南极降水很少却有很厚的冰层?
流放自己的河流
河流
河流
当河流遇见海
“SEEPS”降水预报检验评分方法在我国降水预报中的应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