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实施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
2017-12-18门英华张焕灵张慧
门英华,张焕灵,张慧
(广东省蛇口人民医院 产科,广东 深圳 518067)
剖宫产术中实施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
门英华,张焕灵,张慧
(广东省蛇口人民医院 产科,广东 深圳 518067)
目的对比剖宫产术中实施传统方法与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该院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32例,以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剖宫产手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在剖宫产手术的基础上,以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红细胞压积(HCT)下降、血红蛋白(Hb)下降、住院时间及产后出血率。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HCT下降、Hb下降及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9.09%(P <0.05)。结论相较于传统方法,剖宫产术中实施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妊娠质量与产妇的生殖健康,适于临床推广。
剖宫产术;传统方法;挤压法;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属于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又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后,受体内激素的影响,可刺激子宫肌瘤,使其在孕期增大或发生肌瘤样变化,增加了早产、流产、产后出血及剖宫产的发生率。可见,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产科学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临床对于剖宫产术中是否采取子宫肌瘤剔除术仍存在一定的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剖宫产术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可以避免再次手术对患者身心的影响[1]。但也有学者发现,剖宫产术中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增加产褥病的发生率与产后出血量[2]。为了进一步完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就医效果,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对6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剖宫产患者实施了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并与传统方法对比,观察两种方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剖宫产术的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3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6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第8版《妇产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证实;② 剖宫产指征均为产科相关指征(胎儿窘迫、骨盆狭窄、胎位异常等);③产妇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自愿配合并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多胎妊娠;②合并严重内外科疾病;③胎盘早剥、胎盘前置;④胎膜早破在48 h以上;⑤发热、术前疑似宫内感染;⑥胎盘粘连;⑦凝血功能异常。研究组:年龄22~40岁,平均(34.5±5.3) 岁;肌瘤大小1.2~6.6 cm,平均(3.6±1.2)cm;肌瘤数量1~4个,平均(1.6±0.8) 个;肌瘤部位:肌壁间16例,浆膜下50例;孕周期37~42周,平均(38.8±1.2) 周。对照组:年龄22~40岁,平均(34.6±5.4)岁;肌瘤大小1.2~6.6 cm,平均(3.5±1.6)cm ;肌瘤数量1~4个, 平均(1.5±0.4) 个;肌瘤部位:肌壁间15例,浆膜下51例;孕周期37~42周,平均(38.6±1.4)周。两组在年龄、肌瘤大小、肌瘤数量、肌瘤部位及孕周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传统剖宫产手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①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麻醉和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在耻骨联合上做横切口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取出胎儿后,向子宫肌层注入20 IU缩宫素,缝合子宫切口。②传统子宫肌瘤剔除方法:将止血带扎在子宫颈围上,并向肌瘤周围注入20 IU缩宫素。梭形切开子宫壁,直至肌瘤假包膜下,钳夹瘤核,充分分离后将瘤核取出,之后8字或间断缝合瘤腔,开放止血带,若有渗血者可给予缝扎或压迫止血。研究组在剖宫产手术的基础上,以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方法:挤压肌瘤,使其突出,表层肌层变薄,四周肌肉变软。肌瘤四周采用湿纱布,根据肌瘤大小制成“一”字形或梭形切口,在设计的切口上下端分别进行8字缝合,暂不打结,将子宫肌层与浆膜层切开,达到肌瘤假包膜下,之后挤压并挤出肌瘤。需要注意的是,操作时挤压的手不可放开,避免出血。手术助手进行打结,在两个8字间再进行8字缝合,缝合时针要垂直进出子宫壁,使缝合组织呈U形,以便减少出血量,针对缝合针眼渗血者给予缝扎与压迫止血。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手术敷料血量(重量法)+吸引瓶血量(容量法)]、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下降、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住院时间。②观察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率(术中出血在600 ml以下;或相较于术前,术后次日Hb降低在15 g/L及以上;或HCT降低10个百分点)。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与分析。所有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HCT下降、Hb下降、住院时间对比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HCT下降、Hb下降、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产后出血率对比
研究组无产后出血发生,产后出血率为0.00%,对照组6例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为9.09%;研究组产后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365,P <0.05)。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HCT下降、Hb下降、住院时间对比 (±s)
表1 两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HCT下降、Hb下降、住院时间对比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产后出血量/ml HCT下降/% Hb下降/(g/L) 住院时间/d研究组 66 36.5±10.5 234.5±50.5 2.23±0.52 6.15±2.52 4.30±0.45对照组 66 36.6±11.3 260.5±58.6 2.30±0.62 7.12±4.52 4.15±1.52 t值 0.523 3.532 0.523 0.420 0.352 P值 0.325 0.042 0.325 0.425 0.483
3 讨论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在产科十分常见,其对于妊娠的危害主要与肌瘤位置、大小及数量有关。据相关调查显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约占0.3%~7.2%[4]。近年来,随着女性育龄的增加及影像学技术在产科中的广泛应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也以显著上升的趋势发展。
目前,临床对于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仍有质疑。传统方法剔除子宫肌瘤出血量偏多,可提高产后出血的发生概率,甚至部分患者需要切除子宫。部分学者通过多种方式来预防术中与术后出血,例如:双侧子宫动脉上支结扎、促宫缩、宫颈止血带及选择性子宫血管阻断等技术[5]。虽然上述方式能够降低出血量,但术后可能导致子宫缺血所致的相关并发症,影响卵巢功能。通过挤压法来剔除子宫肌瘤则无需阻断卵巢与子宫供血,操作简单易行,不需要额外的器械操作,且宫缩剂用量少,可以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
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本身既符合微创理念,可以避免二次手术对患者身心所带来的创伤。有研究发现,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再手术概率仅为2.8%,而未同时行肌瘤剔除术的再手术率则为41.7%[6]。同时,剖宫产后,产妇子宫的大小为正常子宫的10倍,对增大的子宫肌纤维进行剔除操作,切开的子宫切口长度与肌纤维也会相对较小,具有瘢痕小、愈合好等优势[7]。采用挤压法将子宫肌瘤剔除则更为微创,它可以将肌瘤表面所覆盖的肌纤维分离至两侧,进一步降低了对肌纤维的损伤。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HCT下降、Hb下降、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9.09%(P <0.05)。结果可见,剖宫产术中以挤压法剔除肌瘤,符合妊娠子宫的解剖特点与子宫肌瘤的生长特性,相较于传统剔除方法,显著降低了出血量。同时,挤压法剔除肌瘤并未延长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安全可行[8]。
总之,相较于传统方法,剖宫产术中实施挤压法剔除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保证妊娠质量与产妇的生殖健康,适于临床推广。
[1]夏坚,李春阳.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48例临床疗效及HCG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154-155.
[2]胥华,朱建春,孙丽萍.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后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干预[J].江苏医药,2014,40(7):835-836.
[3]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
[4]谢冬梅.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4):525-526.
[5]邢丽颖.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62例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190-191.
[6]朴香淑,周丽萍.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切除79例临床观察[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275-276.
[7]胥红斌,吴强.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117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4,40(8):900-902.
[8]王立伟,程小侠,栾晓丽.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2):246.
R737.33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09.027
2017-02-15
(张立芳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