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院外心搏骤停复苏实施率与成功率方法探究

2017-12-18杨叶秦国良刘宏波路剑新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搏目击者心肺

杨叶,秦国良,刘宏波,路剑新

(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 医务科,江苏 常州 213015)

提高院外心搏骤停复苏实施率与成功率方法探究

杨叶,秦国良,刘宏波,路剑新

(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 医务科,江苏 常州 213015)

目的探讨影响院外心搏骤停(OHCA)复苏的因素,以进一步提高复苏实施率与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对该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心搏骤停的急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同专业、学历、工作年限及是否是专职急救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实施率有不同。结论合理运用各种方法提高急救人员及目击者第一时间的心肺复苏(CPR)实施率,并通过系统性、综合性培训学习提高急救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提高复苏成功率。

院外心搏骤停;心肺复苏;实施率;成功率

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病率日益增高,我国每年仅心脏性猝死(cardiac arrest,CA)事件就有约54.4万起[1],及时、高质量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CPR实施效率低下,本文就如何提高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复苏成功率进行以下分析与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中心2012年1月‐2016年12月接诊心搏骤停患者2 266例,其中实施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584例,抢救成功20例。同期本中心专职急救人员33人(其中西医专业14人、中医专业4人、麻醉、五官、药剂等其他专业15人 ;大专及以下学历2人、本科学历2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4人;工作年限分布见表1),外院支援、轮转急救人员116人。

表1 2012年-2016年专职急救人员工作年限分布 人

1.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西医临床专业的急救人员救治率高于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急救人员救治率高于大专及以下学历的;工作年限超过15年的急救人员的救治率低于小于15年的;急救中心专职急救人员救治率高于外院轮转的。见表2~5。

表2 2012年-2016年不同专业急救人员救治率

表3 2012年-2016年不同学历急救人员救治率

表4 2012年-2016年不同工作年限急救人员救治率

表5 2012年-2016年是否为专职急救人员救治率

3 讨论

目前我市急救团队人员由急救医生、救护车驾驶员、担架员和/或目击者组成。提高急救团队的抢救质量的重点是提高CPR实施率以及实施的正确率,而正确率包括实施时间正确与技术准确。

3.1 提高目击者第一时间的CPR实施率,及时施救是抢救成功的基础

很多研究证实,延迟的CPR将大大地降低OHCA患者的生存率[2]。但是无论是目击者还是专业的急救人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会出现不救的可能性,原因不外乎是不会、不敢、不愿意。制定急救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倡公众普及急救培训[3],可以大大提高目击者施救意愿,减少无法识别或识别时间过长的情况,并提高实施的准确率。

3.2 提升急救人员内在动力,提高急救人员的CPR实施率是抢救成功的前提

OHCA复苏的抢救工作主要是依靠急救人员全力以赴地救治。造成目前实施率低的原因主要有医疗环境差、医患关系紧张,现场实施得不到家属的支持与认可;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团队协作能力欠缺;医生年资、学历、工作经验、身体素质、专业技术能力、有无抢救成功先例及对CPR的正确认识等。因而笔者认为,尽量配备专职急救人员,积极宣传OHCA患者现场急救的必要性,提升急救人员工作被认同感和成就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责任心,实行抢救实施率、成功率与业务考核成绩、职业前途呈正相关,树立正面榜样形象,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举等措施,做到既要有压力又要有动力,均可起到积极作用。

3.3 系统性、综合性培训提高急救团队的专业技术水平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3.3.1 根据院前急救CPR的实际需求制定培训教 材 ①制定团队抢救流程、分工与职责: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急救流程主要为:接到呼救电话后,乘救护车立即赶往现场的急救医生电话连线家属:帮助识别心跳呼吸骤停并指导现场实施CPR;急救人员携复苏急救包到达现场后,快速诊断、确定并实施抢救方案。急救医生为急救小组组长,全程参与并指导抢救过程,具体人员分工与职责可在其所应掌握的培训内容中体现,因此不再赘述。②确定培训内容:急救医生的培训内容分技术性与非技术性内容两方面,技术性内容围绕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学习CPR、心电图、直流电除颤、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及相应药物使用;非技术性内容包括:心理素质、人文科学、团队的沟通与协作、管理决策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驾驶员、担架员培训内容为CPR及简易呼吸机的使用。目击者培训内容主要是CPR单技能训练。③设置抢救成功的标准: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分阶段制定标准或目标,先以提高施救率为目标,进而逐渐提高施救成功率,如现场自主循环恢复率、24 h患者生存率、1个月生存率、半年及以上生存率等。

3.3.2 运用综合方式进行CPR的有效培训 较之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方式,现在比较认可的培训方式是通过“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回放分析”的综合培训方式进行学习[4],培训具体方法应与阶段目标匹配,总体应呈递进方式,并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增加效果:①提前预习培训教材内容,整理相关问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早在2007年,乔纳森·伯尓曼和亚伦·萨姆斯就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之上传至网络以供学习[5],该方法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都能取得良好效果,笔者不妨可以在此处借鉴。②课前分组、分工设置课题,课时相互讲解与指导。分组学习可以营造学习氛围、增加互动交流的机会,相互监督与督促对学习可起到促进作用。③检验培训成果可以通过考核与竞技来实现。考核可分为模拟案例考核和现场真实案例考核。后者还可包括随车考核、视频摄像装置收录的现场案例考核和病例回访等。竞技可分为急救人员分组竞技、与兄弟城市的同行竞技等。④培训结束进行相关内容统计。教学方式与内容满意度调查、考核结果的统计、患者CPR实施率和有效率的统计等,均有助于对培训内容与方式的不断调适。⑤培训频率应由密到疏。有研究发现,学员掌握的CPR技能和知识在2个月内逐渐遗忘[2],有人建议,定期(2~6个月)进行复训或考核。引导医护人员在进行学历教育、职称教育等继续教育时不断更新知识,目前比较主流的继续教育方式有课堂教育、刊授、电话和网络教学服务[6]。

3.4 引进CPR新方法、新装备或与科研开发团队合作研发新技术

如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在OHCA事件中的作用已得到肯定;可以提示按压深度、频率等关系按压质量数值的按压手环、精确可靠的呼吸末二氧化碳(PetCO2)传感器、便携的自动胸外按压装备等均预示未来CPR自动化的可能,都有助于提高CPR效率。

提高急救人员及目击者第一时间的CPR实施率,并通过系统性、综合性培训学习,使急救团队人员正确认识CPR,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实施意愿,准确、及时完成施救;不断更新CPR技术与方法等,均有助于提高OHCA复苏成功率。

[1]葛英军,蔡美香,孙克玉,等.上海市闵行区院外心脏骤停旁观者心肺复苏的现状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5):477- 480.

[2]杨正飞,黄子通.如何改善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2):1139-1142.

[3]杨叶,秦国良,路剑新.急救培训普及工作的开展与推广方式探讨[J].广州医药,2016,47(6):91-93.

[4]孙长怡,秦俭,贾建国,等.提高各级医护人员应急救治能力的新方法——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J].中国医院管理,2006,26(4):64-66.

[5]李雁平,高洁,金凤娟.翻转课堂理念在医护人员单人成人心肺复苏培训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6,24(2):100-102.

[6]徐静,周亚夫,葛运运,等.国外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医生培训情况分析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9):3155-3158.

R459.7

B

10.19338/j.issn.1672-2019.2017.09.018

2017-06-14?

(张立芳 编辑)

猜你喜欢

心搏目击者心肺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10秒钟之内的决断(上)
——心搏骤停的漏诊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围术期非心脏手术呼吸心搏骤停相关麻醉因素回顾性分析
《心肺血管病杂志》
目击者隔街相望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心电图心博识别
四人中谁是凶手?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突然倒地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