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从边缘化生存到城市社会的适应与融合
2017-12-18杨倩胜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文/杨倩胜辉,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流动儿童:从边缘化生存到城市社会的适应与融合
文/杨倩胜辉,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相应的,流动儿童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各个城市,值得注意的是,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融合的现状并不乐观,原因包括当地社会的排斥;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流动儿童的同伴交往;流动儿童心理认知等多个方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当地政府、学校、市民、家长等多社会方面的共同努力。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融合
改革开放的加速和升级使得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向城市集聚,城市圈不断扩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务工。2016年4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5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结果,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增长1.3%。如图1所示。
图1 农民工总量及增速
城乡发展仍处于不均衡状态,城市对农村人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数量巨大的农民或个人转进城市或举家迁入城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不断上升,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带着十四岁以下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般被称为流动儿童。在“两为主”政策 的指导下,虽然随迁子女在各迁入地入学的种种问题基本得到了一定的落实和解决,但随之而来的一些“内质性”问题却成为流动儿童教育进程中的阻力,也给社会融合带来了挑战。
社会融合(socialinclusion)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城市生活的经济成本、城乡生活上的差异导致的社会排斥使得流动儿童无法快速适应并融入正常的城市生活。在城乡流动的背景下,这些流动儿童能否实现身份认同,适应并融入当地社会,能否被他人尊重并形成良好的关系,将影响他们对社会的认知和当前的生活质量。对学龄期的儿童来说,学校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场所,适应与融入学校生活是他们适应和融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探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与融合,探索其发展的困境,寻求解困之策,是社会转型期的一个重要话题。对于促进外来务工子女的社会融合,提升个人与家庭生活幸福指数,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国流动儿童融入当地城市生活的现状
流动儿童与城市身份认同。身份认同是指在族群交往中,一个人如何定位与该族群的关系,一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最能代表他是否融入某个群体。族群的概念的产生,在与其他和自身有差异或利益冲突时才会出现。身份认同是通过一个人在确定自身与接触的群体的边界而构建出来的。因此,一个儿童的身份认同就是指他本人是否与当地人划为同一类人,自己是否与所在城市的人有区别,比如说语言是否相通,文化是否相近,生活习惯、价值体系和社会规范是否一样等。
对于流动儿童而言,在认同与被认同的是其成长之路的最根本的和最核心的问题。据一份“关于中国某城市的民工儿童身份认同的抽样调查”显示:其中认为自己是城市孩子的占21%,是农村孩子的占58%,不知道或者说不清的占2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有21%的孩子说不清,或者说感觉自己既不属于城市,也不属于农村,因为与城市孩子的生活差距太大,对这个城市接触的太少,而自己长时间没有回到农村去,老家里的事情也已不太熟悉,从而成为农村与城市夹缝之间的第三种群体。另据一份“关于外来儿童平时生活状态的调查问卷显示,在问及“放假后,你和谁一起玩?”时,有53%的孩子表示自己待在家里,有28%的孩子表示自己会跟周围和自己一样的外来孩子玩,只有12%的孩子表示会跟城市孩子玩,其他的7%孩子选择了帮助父母干活。从这些调查可以看出,有一半以上的孩子没有融入到当地城市的生活当中去,没有认同自己的城市身份。
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结构性融合。城市与流动儿童的结构性融合是指流动儿童在自己的生活交往中与城市社会中的人群建立比较亲密关系,能够进入城市群体的日常生活之中,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否被城市群体所接受。这种接受要有比较频繁的往来,因此,流动儿童要想融入城市社会必须满足一个前提,即要有充足的机会与城市群体相接触。影响儿童与城市社会群体交往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儿童的生活居住环境;儿童是否有与城市群体交往的动机;儿童是否有与城市群体交往的平台。
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不可否认的是,很多城市的公办中小学是不接收外来民工子弟的,尤其是城市里的一些重点学校。一些本地政府指定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孩子上学的学校,很多也是将本地城市孩子与来城市务工孩子分开教学,这种分班制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与当地城市儿童的接触。大量的访谈与问卷调查发现,流动儿童在城市公立学校普遍存在着“知心朋友不多”的问题,缺乏同伴、朋友,可能会加重流动儿童的社交焦虑感和自卑感,他们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往往缺乏可以请教的同学或是好友,致使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无法解决,一拖再拖,越积越多,最终可能使他们的学业成绩下降、学习信心受挫,甚而会丧失学习的动力与克服困难的勇气。
2 我国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困境形成的原因
相关政策制度的不完善。多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流动儿童分享城市的教育资源。而这种限制其实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与排斥,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居民都享有着城市的各种公共设施,总是以一种主人的身份来看待外来务工人员,仿佛城市里的资源只是为了他们而存在,拒绝与城市农民工分享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同时我国教育制度是根据户口、工作单位而实行学区制,而农民工的户口不属于这里,因此,这更加让城市居民想当然的认为,流动儿童更不应与他们一起分享城市资源。
当地社会的排斥。国家政策所导致的城市居民不愿与民工分享社会资源只是流动儿童难与城市社会融合的原因之一。外来务工家庭的经济困难导致居住环境条件低下。外来务工子女多来自农村,经济条件较差,距离城市中心区域较远,物质精神生活相对贫乏。这种地理上的隔离也造成了情感上的隔离,从而造成城市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断裂,导致他们生长在完全不同的两种生活环境下。这也让城市群体对农民工形成主观“不文明、素质差”的刻板印象。
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因为经济条件有限而主要生活在城乡结合部或城中村等地区,这造成其子女与城市孩子交往的空间隔离,这种隔离对孩子融入城市社会生活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孩子的父母都是民工,流动儿童在认知、生活习惯等方面与父母趋同,从而与城市群体形成了较大差异。
流动儿童的同伴交往。同伴交往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也是儿童知识学习的重要促进因素。良好的同伴交往,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社会认知,对于他们的学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会给儿童的社会适应与社会认知造成障碍,进而影响儿童的学业发展。
流动儿童心理认知。随父母进城后,这些流动儿童普遍感到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又加上父母经常更换工作导致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经常更换居住地,城市生活的不稳定以及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沟通,往往容易使外来务工子女产生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另外,许多外来务工子女家庭居住环境相对复杂,孩子对城市的治安形势又缺乏正确的认识。父母往往因为忙于生计,子女的学习及行为不能得到及时督促与纠正,加上一些孩子自身防范意识差,使得一些不法分子乘虚而入,致使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受到扭曲和影响。同时外来务工子女家庭父母文化素质的低下也导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缺乏应有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教育方法,要么放任不管要么简单粗暴,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违纪、违法者偏多。
3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融合困境的解决对策
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我国民工与流动儿童的出现应该说是由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所造成的,解决这个问题,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必须打破这种二元化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因此,政府应降低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门槛,尊重他们进城工作的权利,对于进城买房和租住房屋的农民工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统筹社会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享有相同的教育资源。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断加快,城乡人流量不断增大,一些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适龄儿童逐渐增多,给当地的中小学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些公办学校不接受外来流动儿童入学,对一些被政府制定要接受外来务工人员孩子的学校则实行分班制,这种隔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流动儿童的一种歧视,严重影响了流动儿童融入当地城市社会的可能性。因此,国家和政府应放眼长远,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将义务教育阶段的责任落实到相关部门身上,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学生居住地政府和城市政府在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应承担的责任,并责令财政及相关部门给予积极配合,将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流出地教育资源统一组合,以保证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当地城市人民要主动接纳包容。留守儿童要想融入城市生活,仅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当地人民对外来人员的接纳与包容,需要当地城市全社会的参与,发动尽可能多的社会力量,为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受教育环境。我国的流动儿童占全适龄儿童的很大比例,他们是中国的合法公民,因此有权利享受接受教育。外来务工人员作为当地城市纳税人之一,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当地政府应该让其享受应得的国民待遇。只有当地居民不歧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孩子,给他们树立一种人人平等的社会观念,孩子在与城市的孩子交往中才不会感到自卑。
鼓励流动孩子融入当地城市,培养孩子交往技能。流动儿童作为我们研究的主体,在我们为其提供尽量好的融入城市生活环境的同时,应不断鼓励流动儿童加大与城市群体的交往,尤其是与城市孩子的交往。这需要流动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对其进行培养。比如家长不能总是向孩子灌输自己是乡下人,自己总是遭到城里人歧视,不要与城市人交往等观念,而是应该鼓励孩子与城市孩子交往,通过与城市孩子的交往来加大彼此的了解,消除隔阂。另外,流动儿童自身一定要努力学习,并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适应当地的语言、风俗习惯,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努力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4 总结
从现实视角来看,流动儿童进入城市之后的社会融合困难,成为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最突出问题之一。事实上,流动儿童的成长环境、学校教育、家庭生活、心理与行为发展等问题的核心是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互动关系,即流动儿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这些孩子跟随打工的父母生活在城市,城市的不认可,和其自身对农村的不认同,给身处其中的城市“流动儿童”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流动儿童”,用更加关怀的情感去理解“流动儿童”,促进农民工随迁子女融合教育,充分发挥互动在融合教育中的作用,建立学校、社区以及家庭三方联动的互动机制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谐社会,解决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帮助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只有依靠政府、市民、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流动儿童适应并融入城市社会的问题。
[1]方巍.外来务工青年的社会偏离与社会排斥[J],《当代青年研宄》,2008,(11)。
[2]史晓浩,王毅杰.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3]曾守锤.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困境、问题、优势及建议[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杨倩胜辉(1992-),女,浙江杭州人,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