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优化方案探究
2017-12-18曹桂彬
文/曹桂彬
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优化方案探究
文/曹桂彬
本研究采用了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对比试验等研究方法对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进行问题发掘和解决方案探究,旨在提高本地区小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和教师专业素质,为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新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优化方案主要内容:1.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提高教学质量。2.体育“动”教材建设,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常态教学中。3.建立“互联网+微体育”平台,共享资源。
新形势;小学;体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伴随我国体育大环境的改变、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出台、三大球运动的振兴、国民体育意识的空前提高,改革越发激烈,矛盾也日渐凸显。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发现在教改中的几个倾向:一是重达标,轻课程,体育课几近训练课,反复强调和练习达标项目,课堂乏味,兴趣缺失;二是重课程,轻达标,造成课堂欢声笑语,达标数据弄虚作假;三是意图两者兼顾但是碍于各方面局限,不得不向某一方面倾斜,“达标”和“课程”对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如何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等问题感到不同程度的疑惑。笔者认为在教学改革中应当顺应现目前新的形式,在调研、测验、实践的基础上“大胆建设,小心求证”,以提高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促使“健康第一”得以贯彻和达成,结合体育学科特点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主要矛盾为该地区小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快速发展寻求最佳方案。
一、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1.重新优化学习内容和方法是改革的需要
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应该是为达到体育教学目的而独有,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法,但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内的体育教学方法与其他一些学科却如出一辙,因此重新优化学习内容和方法是改革的需要。综合国内外教改理论实践经验,加强学生基本技能学习、增加教学时间和运动量、采用游戏的方法对小学阶段这种基础性、年龄层次高跨度性的教学较为适宜。目前,各个学校都在申报“三大球”布点,或者是某某体育项目特色学校,“足球进校园”“足球课”等更是大行其道,每天40分钟大课间活动和每周两次课外活动已成常规配置,在这种形势下可以实行“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的教学改革。
2.立足学情做好学期项目教学安排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方案,首先按本校或本区域的学生实际情况规划出1-6年级12个学期内实施和循环实施的项目,立项时必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过程、方法、设计和评价。
以德阳市庐山路小学为例:该校共有6个年级,2200余名学生,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划分为一个年级一个组,分为三个水平阶段,在立项时采取一个水平段4个项目循环的方法,小学二年级两个学期分别以“50米跑”和“一分钟跳绳”为教学项目。在上学期,围绕50米跑,设计以个人竞赛游戏和接力游戏为内容,将游戏内容列为教学单元模块,在教授过程中,教师主要讲清楚游戏规则、在游戏中穿插讲解专业的技术动作,特别提醒的是,在游戏中不要以学生动作不规范来打断游戏的进行,甚至采用单独的技巧练习和规定使用技术动作的游戏,这样会让学生在游戏和训练的概念中产生模糊的定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应当在游戏的休息间隔中、在运动量上来的同时,讲授示范动作,让学生在投入下一个游戏中时不自觉的模仿教师的动作,在小学低段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场地以空旷画有线的球类场地为主,器材采用自制的纸质材料,学法上采用模仿跟随的方法,但在教学设计上却要体现50米跑的主题。学生的评价采取多次自评和班内互评的方法;教师的评价以教学过程的完成度为主,采取自评的方法,总结性评价采用30~50米的个人计时跑和小组接力赛的限时比赛来完成。在水平二和水平三(4~6年级),侧重于球类学期项目教学,不仅优化了师资配置,同时也为学生享受体育、集中感受体育文化氛围、开展专项体育赛事等做好了铺垫(表1)。
该校采取这种模式,把小学6年12学期的教学内容融合在学期项目中,这样做的好处有:1.以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为目的;2.能完成每一学期内的定量评价和一个水平段的定性评价;3.培养了学生运动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参加体育活动;4.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明显提升;5.利于小学时期学生体育生涯部署,实现学有所得;6.优化了师资和教师专项配套,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7.细化了体育分科,形成了系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对同一年级8个班,分两组进行“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的教学和传统模式教学的对比,在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上,运用此方案教改的班级达标率要高于其他班级,且年级越高,越发明显;其次是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明显高于一般班级,在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的从各方面获取该项运动项目的信息,会用学过的运动项目进行体育活动,参加该项目的体育竞赛,懂得如何欣赏该项目;第三,体育教师在教学业务和教研能力上明显增强,学校体育氛围浓厚,教改加强了整个班级和学生对体育文化的了解和熏陶,改变了以往“全面发展、全面平庸”的体育教学状态,进入到“学有所得、学有所乐”的新常态。
表1 小学体育课学期项目教学参考安排表
面对小学生这一群体,用游戏来引导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用项目来带动教学,符合社会关注教学过程的希望,使得二者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武器。不再单单凭借学校每年网报的数据来监测小学生的体质,从重视结果转变为重视过程。
3.学期项目教学带来的成果
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的德阳市庐山路小学,在2013年德阳市小学体育项目抽调考试名列全市第二,2015年德阳市小学体育项目抽调考试名列全市第一(表2)。
表2 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后调考情况表
表3 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后各运动队成绩统计表
“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还带来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尤其是在足球教学和篮球教学中,该校在4年级开始足球项目教学,同期进行校内年级足球联赛,到该年级学生进入5年级,即有3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被发掘进入市青少队训练和参加比赛;同时,学校各运动代表队成绩也得到质的提升。到2016年,该校足球、篮球、健美操均收获全市第一名(表3)。“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在庐山路小学的成功,使得细分项目教学成为德阳市区小学体育教改的一次有效尝试。
二、体育“动”教材建设,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常态教学中
1.GIF动教材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采用GIF动画图片的格式将学期项目教学内容制作成动态图片库,让体育教材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动”起来,方便师生在任何媒体上享受体育学习带来的快捷、乐趣。解决了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没有教科书的尴尬,或许会让体育教研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
2.动教材的制作和优势
GIF是将多幅图像保存为一个图像文件,从而形成动画。任何一个能使用手机或者电脑的人分分钟就能轻易制作出一张GIF;GIF能提供一种“动态的直观”,打破以往单凭挂图和教师示范展示体育技术动作步骤的传统,学生能客观完整的看到整个动作细节和衔接;GIF体积小,并且能够形成“慢动作”。这样一部可以“动”的体育教材更加适合学生对体育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动”教材编制中,参照上文所述的项目分类,一个项目可以使用多个GIF图像描述,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教材从多角度学习了解这项运动或某一技术动作,达到指导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作用,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增加其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3.动教材开拓体育常态教学反馈新途径
GIF动教材往往是教师轻松的利用手机即可录制,学生和家长也可在课下用手机和电脑制作,用来体现自己对某项动作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形成“动日记”,既有利于教师及时评价和反馈,还有利于学生课下互评和作业,直观展现学生在体育教学当中的成长。把教学和生活互相融合,在生活中随时感受教育,而不是把教学局限在学校范围内。一部体育教学的“动”教材,既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体育学习更轻松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当中,而且充分体现体育教学的特点,在常态教学中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为体育教学的深入改革打开新的思路。
表4 “互联网+”通过微信进行体育技术动作教学表
三、建立“互联网+微体育”平台,共享资源
1.从“圈”教学到“网”教学
利用“班级朋友圈”和学生家长建立运动技能互赞互评活动,家长利用微信“小视频”功能或发布GIF动态图片功能,录制并发布学生学到的运动技能,家长或学生可以单独私信给体育教师,老师根据技术动作的完成情况加以指导,并可将动作技术完成度好的视频或GIF图片通过朋友圈转发,作为班级学习成果和榜样,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长期实行实际上是借助了微信互联网平台发布体育教学的“微课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点评,还可以录制自己的示范视频供小学生在网络平台再学习。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微信“朋友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制定适合的教学设计。学生间可以在网络上对学过的运动项目进行拷贝和再学习;两种教学评价系统依靠互联网和手机、电脑的应用程序可以同时进行。通过资源的整合,可以缓解体育教师密集的工作时间,使得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扩大体育教学的关注面,提升了体育学科和体育教师的地位。
2.校园“微”体育的“大”作用
目前许多学校已有不少的班级开始建立类似的微信朋友圈,笔者所在学校曾在小学5~6年级分别进行了有微信朋友圈教学和无微信朋友圈教学,发现经过微信朋友圈教学的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更浓,效率更高,对课堂内容的接受和消化程度、身体对技能的熟悉和掌握程度都大于没有进行微信朋友圈教学的学生。且网络的沟通更能释放出该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低年级对此的应用更多的还是依赖家长的支持,但通过班级微信朋友圈的建立,也加强了家长和体育教师间的沟通,为教学质量的提升得到家庭的支持打开了一扇大门(表4)。
综上所述,在目前社会发展、教育进步以及人民群众新的需要的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传统教学、项目教学、信息技术、互联网都成为小学教学改革中需要统筹的新因素,且在面对改革的阻力时,这些新的因素必须统一起来,成为改革的利器,推动体育教学在改革中继续向前。笔者和本校的一批体育工作者在教学一线中突破保守思想的桎梏,“大胆想象,实践求证”,以为小学体育教改寻觅适合的方案为教科研己任,实施“项目带动教学,游戏引导内容”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体育“动”教材建设,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常态教学中;建立“互联网+微体育”平台,共享资源,把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作为学生终身体育的起点,身体健康和素质提升的基石,探究最佳方案,做质量最优、吸引力最强的体育教学。
G633.96
A
1005-2410(2017)11-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