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报副刊的文化传承、存在问题及发展探析
——从《大河报》文化周刊《河之洲》的创办实践谈起
2017-12-18□文/张渝
□ 文/张 渝
都市报副刊的文化传承、存在问题及发展探析
——从《大河报》文化周刊《河之洲》的创办实践谈起
□ 文/张 渝
国家的自信来源于文化的自信,文化在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精阅读、慢阅读、深阅读时代,文化类副刊是纸质媒体最能匹配时代需求的载体之一。纵观全国都市报,不少报纸在版面日益紧缩的情况下,逆势深挖文化资源,做足文化文章。《大河报》文化周刊,努力以报道的独创性、内容的思想性、版面的艺术性,展示中国及中原文化发展成果,助力河南文化高地建设,打造本土文化名片。自2016年8月13日正式出版以来,截至4月18日,《河之洲》已经出版了30期。在“三十而立”之时,作为《河之洲》的统筹人,本文“管中窥豹”观察全国都市报副刊的现状、困境及走向。
《河之洲》 都市报副刊 问题 走向
一、副刊适应纸媒阅读走向“慢、深、精”
移动传播中,“快阅读”成为常态。传统纸媒不能与新媒体比时效与信息量。因而,众多都市报在迎合读者需求时,也开始意识到了“慢、深阅读”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各种尝试,整合文化报道与副刊资源,推出文化类副刊便是其中之一。
笔者选取了《新京报》《北京晚报》《南方都市报》《华西都市报》等全国16家都市报的副刊进行了调查。其中9家都市报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副刊。例如:《新京报》的《书评周刊》《星期五》,《华西都市报》的《宽窄巷子》《当代书评》,《新民晚报》的《夜光杯》《星期天》。其中6家都市报选择每日出版一叠副刊,另外10家选择在周三、周五、周六、周日等固定时间推出副刊。例如:《北京晚报》的《五色土》,《北京青年报》的《天天副刊》,版量从4-12个版不等。
张 渝《大河报》文体新闻中心主任
在内容设置上,有些都市报副刊刊名即为主要内容,例如《新京报》《书评周刊》,每次围绕一个封面人物进行4-5个版的深度报道,其他以分类书评和书讯为主。还有一些副刊内容则较为丰富,尤其每天常设版面的,例如北京晚报《五色土》,从周一到周六,内容从历史人物、世界文化、文学作品到连载和漫画,每天不一;《华西都市报》的《宽窄巷子》除了文化人物、影视热点等话题,还有成都老故事。总结起来,当下都市报副刊主要以读书、人物、评论、文学作品为主要内容。
广告设置上,16家都市报中只有《新京报》的《书评周刊》广告较多,有时可达三个版;《北京青年报》《南方都市报》《都市快报》基本没有广告;其他各家每期有很少至一个版的广告。
二、《河之洲》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
《大河报》在文化周刊《河之洲》诞生之前,每天随新闻版出版的副刊有茶坊、河之洲、厚重河南、连载等,随着报纸本身的缩版,这些副刊也从原来的每天4-8个版逐渐减少至每周2-3个版。面对纸媒紧缩,以《大河报》为代表的都市报亟待重新对文化类副刊进行定位与包装,以有限的版面博取最佳传播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河之洲》应运而生,在整合原有副刊版面同时,确定了新的版面架构,选题更为精心,报道质量更高。
与过去有所区别的是,《河之洲》将目标人群瞄准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士、有文化情结的人、喜欢文艺作品以及关注文化事件的人;将办刊理念重新归结为深度、独到、可读、追求文字之美。而刊名《河之洲》继承了《大河报》的品牌优势;“文化周刊”的定位则来自《大河报》创刊时的报名《大河文化报》,传承大河报创刊22年以来关注文化现象、服务文化市场、重视文化报道的媒体基因。
在栏目设置上,《河之洲》力求精准,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精”,突出文化色彩,突出原创,突出深度;在版面设置上,采取“8+8”模式,与新闻版各出八个版,每周六出版。
常设板块包括:封面,以“深读引子+短评”的形式呈现,对每期主打的深度稿件进行推介,短评围绕一周热点文化事件展开,表达独到观点。这种“1+1”的形式独特、引人注目,同时使版面得到充分利用。
“深读”是《河之洲》的主打版面,也是特色和拳头产品。每期的版位包括封面+一个通版,用三个版的版量、以文化视角关注发生在文化、艺术、娱乐界的热点、冰点话题,内容或厚重或轻巧,力求通过文字的表现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文化之美。
“一本好书”是《河之洲》另一个重点打造的版面。每期推荐一本热点图书或大河报选中的有潜力图书,内容由简介、书摘、作者专访、书评构成,30期下来已经在出版界、读者圈中形成广泛影响。
“茶坊”采用名家名篇与小小说隔周出版的方式,在全国都市报副刊中独树一帜,深受读者欢迎,同时又吸引了大量作家投稿;“品质情感”则在原有都市倾诉的基础上,原创与时代应和的故事,对读者进行心灵按摩。其他版块还有评说、人物、文化空间、每月书讯等,内容丰富、服务性强。
三、《河之洲》经验对都市报副刊的启发
(一)让“阳春白雪”的文化选题“飞入寻常百姓家”
《河之洲》的“深读”广受好评,不仅专家学者点赞,普通百姓也爱看。把厚重、严肃、难解的文化选题,变成人人翘首称赞的美文,这期间记者、编辑下了很大功夫。例如,《美洲人“老家河南”?》,这原本是一个围绕美洲与中国文明渊源展开的话题,稍显静、冷。但《河之洲》将其发表于南美洲举办的首个奥运会——巴西运动会开幕之际,使其摇身一变成为了与热门文化事件相贴近的报道。疑问句式的标题设计,也吸引了更多读者的目光,最终,报道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影响力。
“深读”在较为静态的文化选题上,通过呈现历史时代感,找到和读者的贴近性,让静态稿有纵深感。例如,《2016考古新发现要玩“三国杀”?》一文,由郑韩故城首次发现城门以及瓮城的热点新闻开始,撇开沉重的考古写法,没有枯燥的数据和专业名字,只有一个想来攻城和一群想要守城人的故事,用新鲜的手法还原了古代城池攻防战争。
这样的尝试,既表现了《河之洲》的专业功底,又让读者充分感受到文化力量与文字之美。
(二)重视传统文化与河南特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河之洲》自诞生日期起,就肩负着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河南特色文化的使命,从30期的出版情况来看,《河之洲》可谓不负使命。《中国神兽》《千年社火是少年的主场》《清明不止雨纷纷》《4000年前,中原文化就有了朋友圈》等文章,力求通过新角度烹出传统文化的新味道。
以《千年社火是少年的主场》为例,记者在采访中将焦点放在少年身上,与千年社火形成反差,以亲历记录的方式呈现一场社火原态;《清明不止雨纷纷》则诠释了清明节文化不止单一扫墓、而是丰富多彩的道理。
围绕河南特色文化,《河之洲》推出了《豫剧,你在他乡还好吗?》《黄河戏剧节,带着青春范儿》《“稀有”魅力》等报道,展现河南传统戏曲豫剧、稀有剧种在当下的新活力,让更多年轻读者了解中原沃土上的宝贵财富。
(三)选题视野广而大
大事有大河,大河有《河之洲》,虽然只是河南省都市报的文化周刊,但《河之洲》胸怀天下,在文化大事上绝不缺席。2016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美国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这是诺贝尔文学奖有史以来第一次颁给音乐人。《河之洲》立刻组织记者采写了《歌诗者鲍勃·迪伦》的深读报道;得知张献忠沉银考古即将召开新闻发布会,《河之洲》的记者马上赶往四川考古现场,早于不少媒体,发出了独家重磅报道。
河南正处于打造文化高地的关键时期, 2017年河南省两会期间,《河之洲》推出《河南文化范儿》特刊及新媒体产品,从文博考古、书香社会、文化市场、文化新生态等角度,纵览河南文化高地建设的背景、现状及未来,大视野、小切口的写法,充分显示了都市报在解读政策上的灵与巧。
(四)打造别具一格的版面
有了好稿,还需要漂亮的包装。《河之洲》的编辑从寻找选题时提前介入,出版前3-4天琢磨版样、与美编沟通,力求稿与图相辅相成、版与稿浑然一体。编辑经常制作“双头版”,反复推敲、论证之后,最终挑选最佳的视觉效果。
如《河南文化范儿》,如何彰显河南的文化味儿?编辑在图海中,发现了一种图标组合的图形具有时尚感,就与美编沟通,能否用在河南地图上。通过反复沟通与尝试,制作出了河南元素丰富、具有设计感的封面。
四、都市报副刊存在问题及融合仍需探索的方面
都市报重新闻轻副刊是长期以来存在的普遍现象。近年来又遭遇减版、出版周期不固定等情况,影响力更受到影响。副刊作品、版面地位下降,编辑、记者劳动难以完全体现。与日报副刊相比,都市报副刊又存在主流文化意识淡化,娱乐化严重,甚至少数副刊出现品位低、格调不高问题。外部环境上,又遭遇优秀作者队伍人数减少、好写手匮乏、作品质量下降、稿酬低更难吸引优秀作者等困境。《河之洲》出刊30期之时,《大河报》就文化周刊的发展举行了一场研讨会,邀请河南文化界名人、专家、读者建言献策。期间,有读者反馈,读报纸时甚至会主动将《河之洲》文化周刊这一叠抽出来读,足见《河之洲》在读者心中获得了良好口碑。更让文化周刊团队高兴的是,多位文化名人对《河之洲》里的一些报道如数家珍,对喜欢的选题也是不吝赞美之词。当然,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一)亟须扩大《河之洲》的影响力
《河之洲》出版以来,虽然赢得了普通读者和专家学者的广泛好评,但作为河南都市报唯一文化周刊的影响力仍未显示出来,其品牌号召力也很有限。这可能是目前都市报文化类副刊在传播力、影响力上存在的通病,亟须破解。
(二)与融媒体的深度结合还需探索
《河之洲》除了在报纸上呈现,每周还通过大河客户端、朋友圈海报、微信及河南手机报向外扩散。但在融媒体时代,《河之洲》作为一份文化专题读本,如何通过新媒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如今,《大河报》尝试通过直播一些文化类线下活动如考古讲座、新书推荐等,逐步扩大《河之洲》影响力。但作为深阅读、享阅读、经阅读的代表,《河之洲》的深度融合之路还很漫长。
(三)不够时尚与轻巧
《河之洲》的深读选题过于厚重,不够时尚与轻巧,文化味够浓、耐读,但缺少“娱乐精神”,这就导致无法吸引年龄较轻、喜欢新媒体阅读的读者来到《河之洲》。目前,《大河报》尝试通过扩大《河之洲》的选题范围,触角伸入娱乐、影视等话题,例如《摔跤吧爸爸》带来的体育电影探讨等,改善这一状况。
(四)市场运营单一
除了与文博单位、出版社、作家、剧团等合作,《河之洲》还未找到与市场结合的更灵活方式,这个文化富矿亟待开采。《大河报》拟通过与书店的合作,设置“河之洲”阅读廊,推出“河之洲”报亭等实现市场化的品牌推广。这种尝试对于全国都市报的文化副刊也有先河意义。
(作者是《大河报》文体新闻中心主任)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