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工作者:筑牢心中的精神高地
——延安国情研修班的心灵感悟

2017-12-18邓兆安

中国记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三五九旅张思德南泥湾

□ 文/邓兆安

新闻工作者:筑牢心中的精神高地
——延安国情研修班的心灵感悟

□ 文/邓兆安

2017年5月18日至25日,我与来自全国各地的47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度过了7天紧张忙碌的国情研修学习,通过一堂堂高水平的课堂讲授,一次次感染力强的现场教学,一场场讨论热烈的思想“碰撞”,对党中央从1935年至1948年的十三年火红岁月中,精心培育形成的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有了崭新的认识和切身的感悟……这是一次触动心灵、难以忘怀的精神洗礼。

一、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催生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它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发扬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靠自己改变命运的不朽传奇

5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南泥湾这片神奇的土地,首先参观了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映入眼帘的是三五九旅的战士刚刚开进南泥湾的一片荒凉景象,一幅幅珍贵的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令人印象深刻。面对当时的一无所有、困难重重,战士们却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开荒好比上火线,没有后退永向前,困难虽有千百万,它怕咱干劲冲上天。”看到这首打油诗,学员们眼眶湿润了,由衷地赞叹: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精神!

走出展馆,在毛泽东同志题写的“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八个金黄色大字的英雄纪念碑前,学院的程伟教授饱含深情地讲述了当年开发南泥湾的背景和不凡经历。

1941年前后,是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出现空前严重的物质困难。三五九旅的指战员,用辛勤的汗水,在短短几年间,把一个昔日荒无人烟的烂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带动了整个解放区大生产运动,不仅粉碎了日本侵略者、国民党顽固派的“困死”“饿死”共产党的企图,而且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为争取抗日战争乃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伟大精神推动了伟大事业的发展”,程教授的总结语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三五九旅开发南泥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他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有着重大的时代价值,需要我们很好地重温学习和继承发扬。回眸胶东在线15年的岁月历程,正是我们发扬了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才从“两间房、七八条枪(电脑)、十个人”发展成为荣获两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综合传播力进入全国城市新闻网站前5强的知名地方新闻网站。面对新的竞争形势,我们更要以三五九旅指战员为榜样,不辱使命,不畏艰难,勇于创新,始终走在前列。

二、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八路军战士,他短暂而光荣的一生,集中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张思德精神,是伟大延安精神的本质,是共产党人政治标准、党性标准和道德标准的统一

5月20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枣园后沟西山角下张思德广场,广场的中央矗立着张思德同志身背木炭、目光坚毅的石雕塑像。上方的山坡上悬挂着五个红色大字:为人民服务。左侧立着毛主席撰写的《为人民服务》碑文,右侧是一幅展现张思德不同工作场景的白色浮雕,庄严、肃穆,令人敬仰。

73年前的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就是在这个地方,参加了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亲笔题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并发表了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张思德的一生,一切从党和人民的利益需要出发,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履行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也正是这些革命者的高尚品质和感人事迹使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毛泽东头脑中逐渐清晰明朗起来,毛泽东就是要通过张思德这个普通战士的不凡业绩,来阐释“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在全党树立起一个把“为人民服务”如何在最普通、最平凡的岗位上体现出来的典型。

毛泽东的这篇演讲,虽然很短,但意义深远,他鲜明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和立党之本。此后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进一步将“为人民服务”发展为“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思想,并确定为党和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写进了党章,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仰望张思德同志的崇高形象,追忆着这段伟大领袖与一位普通战士之间的感人故事,使自己对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丰富内涵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也深深触动了自己的心灵……

三、他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支援抗日战争,不幸以身殉职,他就是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广为传颂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成为原生态的延安精神的重要内涵,成为长留中国人心间的怀念与感动

5月19日下午,我们瞻仰了凤凰山麓下的毛泽东旧居,院子正面有四孔石窑,走进一间会客室,我们看到墙上挂着一幅毛泽东会见加拿大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的合影照片,讲解员指着室内中央的一张桌子说,1938年初的一天晚上,毛主席就是在这里和白求恩同志彻夜交谈的。白求恩高兴得一夜未睡,在日记上写下了会见的情形,他称毛泽东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 本文作者邓兆安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参观完毛泽东旧居,学院的冯建玫教授以饱满的激情,给我们详细讲述了白求恩同志追求正义、无私奉献的传奇人生……

是什么让年过不惑的白求恩,放弃加拿大行医的优厚待遇,奔赴遥远的中国延安?白求恩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夜深人静,我一边翻阅整理笔记,一边阅读《白求恩在西班牙》一书,在不停的思考中,我渐渐找到了答案: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是白求恩同志执着追求的唯一精神动力。他人生最大的转折发生在1935年8月,他在目睹苏联为产业工人免费提供最完整的疗养院,与西方世界正好相反的对比后,他投身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而得出结论:“走向人类最后和最高目标的唯一道路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人生最崇高的理想是共产主义。”而共产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935年11月,他光荣地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因此,他与毛泽东一见面,就将自己的共产党员证郑重地递给毛泽东说:“毛泽东同志,我来向您报到!”他还在晋察冀建立“模范医院”的落成典礼上说:“你们不要奇怪,为什么在3万里以外,地球的那一边像我这样的要来帮助你们,你们和我们都是国际主义者。没有任何种族、肤色、语言、国家的界限能把我们分开。”

在晋察冀的510个日日夜夜里,白求恩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战斗第一线,以满腔的热忱不知疲倦地抢救伤员……

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下子把我们带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不仅给了学员们无数次感动,也把白求恩精神的实质诠释得更加清晰。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白求恩精神不能忘,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丢。在孔繁森、廖俊波、李登海等新时代的楷模身上,恰恰体现了这种精神。要做新时期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永远铭记毛主席的教导:“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种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来到延安,你想寻找什么?”第一次现场教学,教师就设问每个学员。七天下来,延安这座红色革命的“宝库”在我们的脑海中积淀得越来越深,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尤其是张思德、白求恩和三五九旅的战士们,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过去曾在课本上、电影里有一些碎片化的了解,这次亲临现场,听到了他们背后这些原生态,未经剪辑的真实场景,不仅激活了我们那遥远而模糊的红色记忆,更从他们身上领悟和汲取了伟大延安精神的巨大思想力量。“为什么曾经的英雄容易被抹黑与歪曲?”社会上一度出现这些否定历史的不正常现象发人深思,令人唾弃。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总书记的这番话在我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革命精神的传承、时代精神的体现。

延安,我心中永远的精神高地,它以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曲高亢的爱国主义乐曲、一部启迪后人的经典,永载史册,永远激励我们不忘初心,逐梦前行!

【注释】

[1]2013年习近平再次考察西柏坡时说的话,见新华社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7/13/c_116524927.htm

编者按 本刊本期选发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邓兆安同志这篇真情实感的体会文章,共同感悟、分享新闻人如何不间断地给自己以心灵的滋养。

(作者是烟台广播电视台副台长、胶东在线网站总编辑)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

猜你喜欢

三五九旅张思德南泥湾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南泥湾途中》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南泥湾开荒志
张思德尝毒草
三五九旅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南泥湾
传承红色文化 弘扬兵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