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与广播新闻报道方式的重新定义

2017-12-18连新元

中国记者 2017年8期
关键词:连线微时代听众

□ 文/连新元

“微时代”与广播新闻报道方式的重新定义

□ 文/连新元

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流行的当下,广播的报道方式也在随之发生变革。信息传递的碎片化、新闻时效的全时态演进,以及观点评论价值的重塑,都在“微时代”逐渐深入广播新闻报道的肌理。

微信 微博 广播 报道方式

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微时代”的信息传播正越来越深刻地受到这些社交媒体的影响。广播新闻如何在“微时代”既兼顾时效、信息量,又能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立场,避免被“微”信息裹挟?

一、重新定义深度:深度报道弱化与广播新闻碎片化传播趋向

广播深度报道也称为广播新闻专题,是区别于广播消息的报道形式,比消息更详尽、深入和具体,能更形象地反映客观事实,更全面地评论社会现象,更充分地表达思想情感。

20世纪30年代中期,西方报业为应对广播即时性优势提出了新的报道理念,以深度报道改变新闻媒介处理信息的方式,建构了展示“为什么”为代表的深度报道形态。20世纪90年代,广播深度报道也曾热极一时。以1994年10月1日开播的中央电台《新闻纵横》为代表的深度报道节目在全国电台全面开花。这些节目以舆论监督内容为主,兼顾人物专题;大量采用音响报道,在深入报道的同时兼顾可听性。这一热潮持续了十余年,但近年来,广播深度报道开始弱化。这种报道类型在广播电台受重视程度下降,社会影响力降低。

越来越多的电台向商业化、娱乐化方向发展。即使是新闻台,也大多以资讯类和谈话类节目为主,自采的“硬”新闻正在减少。而广播类型化时代的到来,使一篇动辄十多分钟的深度报道失去播出平台。中央电台《新闻纵横》早已改版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新闻节目,长达两个小时,以资讯、短访谈、短新闻为主体。而改版之前,《新闻纵横》每期不过15分钟左右,以一篇或者两篇深度报道为主,包括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人物访谈等报道类型。改版之后的《新闻纵横》已经基本摆脱了“深度报道”的帽子。

除了《新闻纵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改版后,大量专题类节目被撤销。因为类型化新闻台的格式化要求标准化:全天播出6个半小时的《央广新闻》,以半小时为单元,每个单元内的新闻要求短小,一般不超过1分钟,记者连线报道不超过40秒,解读和专题1-3分钟。这是不少业界人士推崇的“小单元、碎片化的表达方式”。有业者认为,“在车上一个人的注意力实际上只有5分钟,之后会慢慢减弱,碎片化的节目设置最适合车上收听。而提供给听众的内容信息要简明通俗,每个小单元相对独立,避免冗长、深奥。”[1]

碎片化、类型化背后蕴含的深层问题是国内广播的商业驱动力越来越强。类型化需要有严格的市场细分和市场定位,一个类型电台就是专门针对某一群体设立的,出发点在于市场和商业;也在于对成本的控制。而深度报道是很难定位受众的,因此难以融入类型化电台中;而深度报道所需的人力、所耗费的时间相对来说是较大的,出于控制成本的目的,撤销这种节目,就成为电台管理者的“理性选择”。

深度报道的选题范围相对局限,主要关注重大的典型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处于“食物链”的高端。作为广播深度报道节目,选题还要适合以声音展现。但种种束缚的存在,的确使广播深度报道难以为继。随着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深度报道“微服私访”“包打天下”式的采访已经越来越行不通,百姓渴望的是通过法制、常态化地解决问题。因此,广播深度报道的样态也将迎来深刻变革。

从媒介生态角度来看,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之前有微博,现在有微信,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发布信息、分享心情早已成为时尚。社交型媒体的信息虽然琐碎,“但其形成方式是一个碎片化信息不断聚合的过程,往往一个事件包含许多人的参与,其参与者分布于各地,其中有亲历者、目击者,有分析者,也有提供背景或者相关信息链接的整理者。当信息、观点、知识聚合后,就有了复原事实真相的力量。”[2]“微时代”的广播新闻如何适当保持深度,避免落入“碎片化”的陷阱,值得探讨。

二、重新定义时效:现场连线报道与广播新闻的“快”“真”“平”

连线报道是指记者通过电话与节目进行直播报道的方式,目前在广播电视节目中运用广泛。一般来说,连线报道采用记者和直播间主持人对话的形式,通过现场的描述、背景声的衬托,快速、生动地传播新闻信息。连线报道在国内兴起于本世纪初,源于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记者可以很方便地在新闻现场用移动电话与直播间进行连线报道。

连线报道开始时只是作为偶尔为之的报道方式出现,但随着以上海东广新闻台、中央电台中国之声为代表的一批全新闻广播频率的出现,连线报道的重要性得以加强,出现的频率也大大提高。由于全新闻电台节目框架比较灵活,时间比较机动,更适宜现场连线报道的播出。因此,连线报道往往以突发、打破常规的状态切入新闻节目中。“时间版面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各个环节才能够无障碍接轨,连线报道才会出现。”[3]

□ 图表1:广播新闻报道时态的演进。

连线报道通过滚动连线持续报道新闻,这一新闻报道样态在近年的兴起和普及,不仅仅是广播媒体改进自身报道方式的结果,主要还在于: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听众对于信息传播的需求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传播方式和手段变革的背后是深层次的技术动因。“伴随着传播手段变革而来的则是传播内容的形态变革……即从单向的、延迟的、视觉或者听觉相关的内容,到互动的、即时的、视听觉甚至触觉相关的内容。”[4]广播的连线报道正是兴起于新媒体传播影响力日益增强的背景之下,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在传递信息时的快捷性、多媒体化给广播这样的传统媒体带来很大的压力。“网络新闻滚动式的出现,提高了新闻时效,新闻播发由‘TNT’(今日消息今日报道)发展为‘NNN’(现时的新闻现时报道)。这种时效性的增强,无疑影响到新闻写作观念和手法的变化。”[5]

连线报道一方面是广播革新微观传播语态的成果,另一方面,也在进一步影响着广播新闻报道语态的改变。连线报道让广播新闻更“快”。连线报道比广播任何一种报道方式都要快,广播新闻因为连线报道耳目一新。连线报道可以实现第一现场、第一目击、第一时间的新闻传播,比记者发回口播再播出,或者写消息、制作录音报道播出都要快。使广播新闻能够超越其他传统媒体,以快取胜。甚至比新媒体(网络、手机)还要快,因为说话的速度比打字的速度快得多。当然,要实现这一点,有赖于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主持人的无缝对接,以及广播电台快报新闻的反应机制,否则,只要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会使连线报道的时效优势大打折扣。

连线报道让广播新闻更“真”。一般来说,做现场报道的记者都在新闻现场,记者对于细节的描述、背景声的衬托、即时的表述(哪怕是气喘吁吁,或者有些磕巴)都是新闻现场最鲜活的内容,能让听众身临其境,使广播新闻缩减了传播环节,直接把听众带到了新闻现场,更为真实可信。

连线报道让广播新闻更“平”。所谓“平”,即平实。连线报道采用记者口语化的表达传播新闻,这种方式不需要记者念稿,不需要宣讲,只需要把现场情况“告诉”听众即可。当报道方式形成一种交流的语境,记者的报道状态也会自然放低,把自己放在一个讲述者的位置,形成平实、贴近的文风。

三、重新定义观点:广播新闻评论以开放、互动、快捷优势营造新时期舆论场

□ 图表2:多层次广播新闻评论分类系统。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社会现象)发表的言论,包括观点、态度和分析解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是一种具有重要作用和分量的新闻体裁。广播评论要求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进行评析和解读,在文本要求方面重视发挥听觉的优势,在追求可听性的基础上,以其深入浅出的特色更易于受众接受,凸显其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这一点在信息纷繁芜杂、观点五花八门的“微时代”尤具价值。

但长期以来广播媒体对新闻评论重视不够,缺乏评论观念;同时,“许多广播电台没有建立科学的评论机制……广播新闻评论个性化之路的探索明显滞后于广播媒体的发展。”[6]新闻评论最早从报纸媒体中兴起,广播媒体借鉴了报纸的评论机制,但报纸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特点毕竟与广播有着巨大的差别,广播新闻评论应基于广播媒体强烈的传播特性,形成鲜明个性。因此,广播新闻评论要健康发展,广播媒体要建立合理的评论体系,就要廓清对广播新闻评论的认识。

概括而言,广播新闻评论主要的分类标准有如下几种:评论规格高低和重要性程度、评论主体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差异、播出方式的不同和反映领域的不同。将这些依据不同标准建立的分类体系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广播新闻评论的多层次分类系统,似可以更清晰地展现广播新闻评论基本类型的全貌。(见图表2)

正如“报纸必须有了社论才具有完全的政治价值”[7]同样,广播电台应通过播发评论,表达媒体观点,从而达成引导舆论的目的。广播媒体应更多地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表达对于时代和社会有建构意义的观点。在“微时代”,广播电台可以通过微博和微信与听众实时互动,一些节目建立了微信聊天群,使主持人和听众随时处于互动状态中。“新闻评论节目从口播评论文稿到录音评论,再到听众和网民直接参与讨论的热线话题节目,为受众建立了一个平等的话语平台,评论话题也由社会重大新闻转向民生热点。”[8]

重视与听众的互动交流是广播评论节目的特色,“这种直播状态的、在传播过程中能和外界进行及时信息交流的广播评论节目被称为‘开放式’评论节目;与之相对应的是‘封闭式’评论节目。”[9]上海电台的《市民与社会》是国内较成功的开放式评论节目。节目开播十余年来,几千个社会话题在主持人、专家、听众的互动之间深入讨论,有力地发挥了广播评论的社会思辨价值。

广播评论也应重视时效,中国之声在《央广新闻》中请评论员坐镇,以直播的方式,对最新的新闻时事及时点评。在信息纷杂的现代社会,第一时间告诉听众“为什么”“怎么样”,和告诉听众“是什么”一样重要。广播电台所要做的不仅是梳理新闻资讯,还要做观点引导和舆论引导。迅速的传播观点,往往意味着“抢先一步”占据受众的大脑,也意味着赢得新闻传播的先机。

(作者是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特别报道部主任,主任记者;本文系北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资助项目《社会转型期城市广播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2014000020044ZS01)

【注释】

[1]董传亮.车载收听环境下服务理念的再运作[j].中国广播2012(6)

[2]王建磊.社交型媒体与变形的新闻[j].新闻记者.2010年(9)

[3]刘文庆.广播连线报道兴起原因初探[j].中国广播.2012(6)

[4]乔新玉.广播的数字化与节目形态[j].新闻爱好者2009(13)

[5]孙发友.传播科技发展与新闻文体演变[j].现代传播.2004(1)

[6]连新元.从中国之声看广播新闻评论机制的构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4)

[7]语出自邓拓.转引自田文雁.论报纸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j].新闻与传播.2013(7)

[8]童云.广播节目形态的衍生和创新[j].中国广播.2012(3)

[9]连新元.从中国之声看广播新闻评论机制的构建[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4)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连线微时代听众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快乐连线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快乐连线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